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医疗纠纷增加的原因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纠纷也不断增加,根据有关统计,1995年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全年鉴定12例,1996—1997年两年共鉴定57例,1998年为70余例,由此看来医疗纠纷增长速度是十分惊人的,而且调解难度也越来越大。结合笔几年来在医务处的工作实践,就医疗纠纷增加原因及防范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湿疹平治疗血虚风燥型湿疹42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所致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性、瘙痒性皮肤病,病因病机十分复杂,易反复发作,临床上一般较难治愈.  相似文献   
3.
安效先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尤其擅长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在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中医治疗方面有其独特的疗效。依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他提出"痰瘀伏肺"是哮喘的夙根,风邪为其发作诱因,哮喘发作期以"祛风、豁痰、化瘀"为大法。小儿"脾常不足"、"肺常虚"在哮喘缓解期表现尤为突出,也是小儿哮喘与成人哮喘最大不同所在,所以小儿哮喘缓解期以肺脾气虚为主要证型,自拟"益肺健脾汤",健脾补肺,益气固表为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4.
笔者归纳总结了以酸甘化阴法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小儿肠痉挛、多发性抽动症、支气管哮喘及小儿夜啼症的辨证应用经验及典型病例。结果显示,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小儿夜惊虽然表现不同,但其病机均体现小儿"肝常有余"、"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特点。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调和肝脾,具有养血滋阴、平肝抑木、敛肝柔肝之功效,治疗切中病机,故可取得满意疗效;芍药甘草汤应用于治疗小儿肠痉挛、支气管哮喘肺部听诊有广泛哮鸣音,在辨证基础上,结合现代药理研究芍药甘草汤具有解痉、镇痛、抗炎、止咳、平喘、抗过敏作用,提示参照中医理论与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选择用药可提高疗效,起到事半功倍、一举多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潘璐  柏燕军 《北京中医药》2010,29(7):512-512,524
呕吐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其病机为胃气壅滞,失于和降,气逆于上.安效先教授认为小儿运化力弱,食积停滞易于化热,同时反复呕吐,伤津耗气,出现脾胃虚弱、气阴不足之证,故临床常表现为虚实夹杂.治疗当以降逆和胃为大法,兼清热补虚,方选济生橘皮竹茹汤加代赭石,紧扣病机,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乳房异常发育症(或称乳房早发育)是儿童青春发育期以前出现的一种原因尚未明确的疾病,指女孩8岁前孤立性乳房发育,而无其他第二性征成熟体征出现。近20年来发病率有明显增加趋势,虽然本病预后良好,但仍有一部分可以转变为中枢性性早熟,且对儿童的身心发育带来负面影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儿科主任安效先教授从医数十载,临床经验丰富,善于将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知识相结合,治疗儿童疑难杂症。  相似文献   
7.
复方五龙颗粒剂治疗银屑病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9年以来,笔者运用复方五龙颗粒剂辨证加减治疗银屑病58例,收到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58例银屑病患者均为本院皮肤科门诊病人,其中男性38例,女性20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4岁;病程最短半个月,最长34年。病型均为寻常型,其中进展期25例,静止期33例。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本方剂治疗前用过中成药、汤药或西药外用剂等,因效果不佳,或因复发来我科就诊。 临床表现:皮肤上起红色斑片,上覆多层白色鳞屑,刮去鳞屑可见点状出血。全部病例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基础…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收集到的674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ADR累及的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74例中,以抗感染药物引起ADR最多(44.81%),其次是中药制剂(29.08%);ADR/ADE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多数(35.32%)。结论抗感染药、中药制剂的不合理应用及静脉给药方式是导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其使用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0.
治疗组46例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19~49岁,平均31岁,病程1日至2.5年,平均1.2年.对照组46例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17~51岁,平均32岁,病程1.5个月至2年,平均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