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0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肺部疑难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对一些纤维支气管镜无法到达部位病变的定性尤为适宜.但这种创伤性检查目前仍存在许多的并发症,有些并发症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由于CT扫描图像可清晰地显示病灶的大小、形态、位置以及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也可精确地确定进针点、角度和深度,避免损伤心脏、血管、神经等重要的组织结构,提高了介入放射技术的精确度和安全系数。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并取得了较丰富的经验。现总结本单位的工作体验,就如何提高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胸肺活检的安全性、准确性作分析。  相似文献   
2.
随着艾滋病患者的逐步增多,继发卡氏肺囊虫肺炎(pneumocystis carnii pneumonia,PCP)是艾滋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机遇性感染,占肺部感染性疾病的50%~60%,常导致呼吸衰竭,成为艾滋病的死亡原因之一[1]。因此认识并掌握AIDS合并PCP的CT影像诊断迫不及待。国内文献对本病  相似文献   
3.
随着MRI的发展和广泛应用,MRI的高对比,较好的空间分辨率的优点愈来愈多地运用于肾上腺肿瘤的诊断,而无症状嗜铬细胞瘤比较少见,可以没有症状,直到死后尸检时才发现有嗜铬细胞瘤[1]。笔者收集了2001-01—2005-12无症状嗜铬细胞瘤5例进行分析。1材料与方法5例经过MR扫描,男2例,女3例;年龄34~60岁,平均48岁。无症状,血压正常,都因体检B超发现肾上腺占位,随后经MR扫描,经手术病理证实,手术出现低血压现象,术后血压保持正常情况。扫描采用日立AIRI-II0.3T永磁型磁共振扫描仪,使用腹部体线圈做常规轴横断T1WI600ms/14ms,T2WI4000ms/120…  相似文献   
4.
骨斑点症(Osteopoikilosis)属硬化性骨发育异常,甚为罕见,多为散发或为家族性,家族性发病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本病为无或少有症状的骨硬化性发育异常。据有关文献报道发病不足人群的1/1000万,Stieda于1905年首先发现并描述,Ledonx于1916年将本病症命名为骨斑点症,一直沿用至今。多在X线检查时偶然发现,可见于任何年龄,男女性别发病率无大差别,本组报道为一家族2代3例均患此病,临床及X线表现颇具特点,结合文献报道,就其临床及X线表现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在拔管前行造影检查已成为常规,传统的造影方法是手工推注造影剂,近期我们采用滴注法造影,将体会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胆总管探查、胆总管切开取石后T管引流的患者20例,T管引流2周以上,经夹管观察无不良反应。男9例,女11例,年龄22~68岁,平均45岁。其中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1例。全组病人碘试验阴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CT鉴别诊断,从而提高CT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5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腺体及病灶的CT影像特征.结果 结节性甲状腺肿和乳头状腺癌在发病年龄、性别比例、发病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甲状腺腺体体积、病灶体积大小及其在平扫和增强扫描时的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5);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在结节形态、边缘、内部密度、腺体被膜关系、周围晕圈、内部钙化特征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扫描对鉴别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乳头状癌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得宝松封闭治疗结节性痒疹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晚期癌性疼痛患者的居家镇痛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居家镇痛治疗的晚期癌性疼痛患者进行镇痛效果的观察和评估。方法 选择 5 12例经病理证实的晚期癌症患者 ,以世界卫生组织三阶梯止痛原则为指导 ,在家中镇痛药物为主 ,辅以其他麻醉技术和心理疏导进行综合镇痛治疗。镇痛效果采用数字分级法、生存质量评估和卡诺夫斯基功能状态评分评估。结果  5 12例患者中途退出 3例 ;4 97例药物镇痛有效 ,有效率97 1% ;出现顽固性疼痛 12例 ,辅以经静脉病人自控镇痛术和神经阻断术镇痛成功。患者治疗前后数字分级法、生存质量评估和卡诺夫斯基功能状态评分均明显改善 (均P <0 0 5 )。结论 晚期癌性疼痛患者居家镇痛治疗安全可靠、镇痛有效 ,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首诊影像学特点与临床严重度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1日至2020年2月25日云南省经核酸检测确诊116例输入性COVID-19病例(年龄范围为5~84岁,男59例,女57例)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比较不同临床分型(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的差异.结果 116例输入型患者中,不同年龄组间患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89,P=0.006),21~55岁患病率较高,占44.83%(55/116),51~70岁者患重症肺炎(6/42,14.29%)较21~50岁3/52(5.17%)高(P<0.05);发热/畏寒(70.8%)及呼吸道症状(58.4%)是新冠肺炎最常见首诊症状.本组病例从症状出现至第1次CT扫描时间平均为(4.17±1.12)d,时间越长,临床分型越重(F=2.688,P=0.049);不同临床分型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总数、淋巴细胞百分比、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86,3.640,5.154,15.361,8.195,P均<0.05);重型、危重型淋巴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百分比较轻型与普通型明显降低(P<0.05).116例共383个病灶,总累及范围平均评分为(4.17±2.12)分,普通型较危重型累及范围小(F=62.137,P=0.000);病灶多累及双侧肺,约占70/116(78.26%),下叶85/116(37.12%)较中叶70/116(30.13%)、上叶75/116(32.75%)多见(χ2=10.190,P=0.021),胸膜下区87/229(57.24%)较肺门区29/229(19.08%)、肺中带36/229(23.68%)多见(χ2=5.187,P=0.018);圆形、椭圆形病灶多见(χ2=43.922,P=0.000),其中带状及盘状病变以重型、危重型患者多见(P<0.05);不同类型患者病变特点不同(χ2=50.974,P=0.000),其中GGO内血管增粗发生率最高,约占19.58%.单纯GGO、PS、混合密度影、支气管充气征及晕征普通型较重型多见(P<0.05),GGO伴支气管壁增厚、纤维索条、支气管变形以重型、危重型多见(P<0.05);伴随病变中以胸膜增厚为最多见(χ2=42.119,P=0.000).结论 不同临床分型的输入性COVID-19,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在核酸检测试剂盒不足的情况下,HRCT对COVID-19的早期筛查、诊断、临床分型提供立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造影在乳腺导管内疾病中的影像学表现,比较乳腺导管内疾病在乳腺导管造影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影像特点,及乳腺导管造影对导管内疾病诊断的优势,并分析其病理结果,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临床表现为乳头溢液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溢液乳腺疾病20例,包括乳腺癌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9例、乳腺导管扩张症6例及2例乳腺囊性增生病,回顾性分析其乳腺导管造影的影像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本组20例:乳腺常规检查诊断导管扩张4例,乳腺囊性增生2例,乳头状瘤0例,乳腺癌1例;乳腺常规检查对乳腺导管内病变检出正确率40%。乳腺导管造影检查诊断导管扩张6例,乳腺囊性增生2例,乳头状瘤9例,乳腺癌2例;乳腺导管造影钼靶摄影对乳腺导管内病变检出正确率为95%。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对溢液性乳腺疾病是一项安全而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极高价值。对导管扩张症、乳腺囊性增生病等疾病亦能作出较准确的诊断。乳腺导管造影在导管内疾病及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