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107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中华 《中国卒中杂志》2019,14(10):1045-1046
<正>假脑瘤综合征(pseudotumorcerebri syndrome,PTCS)是一种颅内压升高性疾病,它可以是原发性疾病,比如特发性颅内高压(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IH),也可以是继发性疾病,比如四环素相关PTCS。虽然PTCS的危险因素已被广泛研究,但是这些触发因素很难被确认,因此大部分PTCS为特发性疾病。尽管90%的PTCS-IIH患者的MRV存在脑静脉窦狭窄,且很多患者血管内支架治疗有效,但是脑静脉窦狭窄是PTCS的病因还是PTCS的结果,或兼而有之,  相似文献   
2.
目的便秘是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病理改变复杂,病因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多种客观检查方法对ARM术后便秘患儿肛门直肠功能和神经功能进行评定,并对其病因进行探讨。方法利用同位素排便造影、直肠肛管测压、肌电图和肛门括约肌神经电生理等方法对49例ARM患儿和31例正常儿童的排便功能进行全面、系统和动态的评价,49例ARM患儿根据畸形位置分为中低位组和高位组,每组再根据是否发生便秘分出两个亚组,并对上述测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同位素排便造影结果显示,ARM术后便秘组半排时间[中低位:(13.45±8.35)s;高位:(20.59±4.26)s]与术后无便秘组[中低位:(4.69±6.86)s;高位:(7.66±6.38)s]相比明显延长,ARM术后便秘组排空率[中低位:(29.35±14.84)s;高位:(33.00±9.04)s]与术后无便秘组[中低位:(61.70±23.01)s;高位:(60.31±30.38)s]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肛管测压检测结果显示,直肠感觉阈在所有ARM组中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ARM便秘组[中低位:(53.57±9.45)mL;高位:(57.50±9.14)mL]高于ARM无便秘组[中低位:(46.32±14.61)mL;高位:(47.27±8.76)mL]。ARM便秘组感觉收缩时间[中低位:(2.79±0.39)s;高位:(3.51±1.93)s]明显长于ARM无便秘组[中低位:(1.97±0.67)s;高位:(2.11±0.43)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电图结果显示,反映排便动力的痉挛指数在术后合并便秘组均明显高于未合并便秘组。神经电生理结果显示会阴-肛门反射潜伏期在ARM患儿组均明显延长,其中ARM合并便秘组[中低位:(66.04±16.20)ms;高位:(70.41±17.91)ms]延长更加明显,与ARM无便秘组[中低位:(38.51±16.92)ms;高位:(49.91±9.45)ms]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RM术后便秘患儿直肠感觉功能和排便动力存在明显异常,其严重程度与支配盆底肌肉的神经功能异常有关。治疗前应进行详细、系统的肛门直肠和神经功能的客观检查,明确排便功能障碍的具体病因和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3.
正卒中后物理治疗应该高度重视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动力机器人外骨骼(powered roboticexoskeletons)是一种有希望的工具,有助于为患者提供高剂量、高强度以及渐进性治疗方案,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实现更大的步行训练量,同时还能减轻治疗师的工作负荷。由本田研究与开发有限公司(Honda RD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改良的Clavien分级系统对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围手术期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级。方法对2013年1~12月间171例行PKRP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前列腺体积将患者分为3组:<40mL(A组)、40~79mL(B组)、≥80mL(C组),采用改良的Clavien分级系统对围手术期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期间,共有3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43例次,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9%(34/171),其中并发症发生率A组为11.5%(3/26)、B组20.7%(18/87)、C组22.4%(13/58)。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05,P>0.05)。43例次并发症中,Ⅰ级22例次、Ⅱ级16例次、Ⅲa级1例次、Ⅳa级3例次、Ⅳb级1例次,无Ⅲb级和Ⅴ级(死亡)并发症。结论采用改良的Clavien分级系统,不需要处理或不需要介入治疗的ClavienⅠ、Ⅱ级并发症占绝大多数(88.4%),而ClavienⅢ级(2.3%)及ClavienⅣ级(9.3%)并发症较少见,无ClavienⅤ级并发症。改良的Clavien分级系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能成功地应用于PKRP术后并发症的分级。  相似文献   
5.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28岁,主因"发现意识不清17 h"于2017年11月24日入院。患者17 h前被发现躺倒在地,当时意识不清,呼唤可睁眼,可简单说个别字词,坐起后身体向右侧倾斜,间断躁动,二便失禁。患者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12 h前呼唤不睁眼,呼吸急促,入我院急诊,测量血压180/100 mm Hg,查头颅CT示左侧外囊基底节区ICH破入脑室,脑疝征象,收入神经重症医学科。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早期血液凝血和纤溶相关标志物进行动态分析,探讨其与迟发性脑缺血(DCI)之间的关系,尝试从临床角度阐述微血栓形成机制在DCI发生发展中可能的潜在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北京天坛医院发病3 d内的aSAH住院患者165例。入院后按照统一标准化方案分别采集患者入院时、发病后(4±1)、(7±1)、(10±1)、(13±1)d的血液样本,记录DCI患者及非DCI患者各时间点的部分血液凝血[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原定量和vWF活性]及纤溶相关标志物参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PT、APTT、纤维蛋白原水平通过凝血酶测定,D-二聚体含量通过乳胶光度法测定,vWF抗原定量和vWF活性检测分别采用vWF抗原检测试剂盒和vWF活性检测试剂盒,并对两组间不同时间点各参数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DCI发生率为31.5%(52/165)。凝血及纤溶标志物相关结果显示,DCI患者在aSAH后早期即出现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原含量和活性升高,并在发病后(7±1)d达到高峰,DCI患者vWF抗原及活性水平较非DCI患者更高,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873、5.784,P值分别为0.017、0.021),同时vWF抗原及活性水平与时间相关(F值分别为105.448、89.141,均P<0.01),且存在组别与采样时间之间的交互效应(F值分别为9.525、10.114,P值分别为0.022、0.016)。此外,DCI与不同采样时间对PT、APTT、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等水平无明显影响(均P>0.05),并且两组别与时间不存在交互作用(均P>0.05)。结论DCI患者vWF抗原含量及活性明显高于非DCI患者,提示可能存在微血栓形成,动态监测vWF抗原含量及活性有助于早期发现DCI。  相似文献   
7.
8.
杨中华 《中国卒中杂志》2020,15(9):1015-1016
正rt-PA静脉溶栓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有效治疗措施,但是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一直是静脉溶栓最严重的并发症。基线影像上的早期低密度、高龄、糖尿病病史、血糖、血压升高及高负荷脑微出血等与s ICH风险增加有关。溶栓前抗血小板预治疗不是急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描述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造成反常性栓塞(paradoxical embolism,PE)的临
床表现、影像学特点。验证反常性栓塞风险量表(Risk of Paradoxical Embolism,RoPE)评分。
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观察性研究,连续性入选2013年1月~2014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
坛医院神经科收治的隐源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79例,其
中经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contrast-enhanced transcranial Doppler,cTCD)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确诊合并PFO的患者44例,其中37例为PFO所致PE,7例仅合并
PFO无栓塞症状。由另一名神经科医师盲法评价颅脑磁共振成像,确定其影像学的特点,收集两组
患者的人口学信息,临床资料,相关辅助检查(如cTCD、TEE、颈部血管超声及双下肢静脉超声结果),
计算并比较两组RoPE评分情况。PFO所致PE患者根据PFO大小分为3组,依据右向左分流量(rightto-
left shunt,RLS)大小分为3组。比较不同PFO大小和不同RLS患者之间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并评
估不同PFO大小和不同RLS之间的关联性及RoPE评分与PFO的大小和RLS的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结果 两组的RoPE评分分别为5(4.5,7.0)和6(4.0,8.0),差异无显著性(P>0.05)。合并颈内
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高度提示非PFO相关缺血性卒中(P<0.01)。小PFO组(<2 mm)和中/大PFO组
(≥2 mm)相比较,两组的RoPE评分分别为(5.5±1.9 vs 6.3±2.0,P>0.05),后者更容易累及后循
环。不同RLS患者之间相比较,3组的RoPE评分分别为(5.4±1.7,6.5±2.7,5.8±2.0,P>0.05)。PFO
大小和RLS之间无显著性相关(r =0.031,P>0.05)。
结论 PFO和脑梗死的关系可以分为:无相关性(即PFO合并存在)或有相关性(即PE),PE的影像学
特点和PFO大小有一定的相关性。RoPE可能有助于进一步区分PFO的大小和RLS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