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8篇
眼科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利用半导体激光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绝对期青光眼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绝对期青光眼患者158例163只眼,应用810nm半导体激光的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充分术前准备;术中采取卧位、积极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飞秒激光制作角膜板层瓣联合准分子激光切削治疗近视和近视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60只眼,按手术方式将分成两组:飞秒激光制作角膜板层瓣组(FS-LASIK)30只眼和机械角膜刀制作角膜板层瓣组(常规LASIK)30只眼,其中FS-LASIK组平均年龄(25.7±4.8)岁,常规LASIK组(24.1±4.4)岁,两组年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FS-LASIK组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作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一,是首位危害视力的视网膜类疾病。尤其在发达国家,其发病率呈现日益增高的趋势。近年来有学者提出DR不仅仅是微血管的病变,更是视网膜血管-神经单位的损伤,且有研究发现在DR的早期就存在神经病变,即神经病变先于微血管病变。关于DR病变的机制有许多,如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慢性炎症等。本文主要针对高血糖诱导的氧化应激以及导致微血管病变和神经变性发病的分子机制及其病理生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杜长虹 《当代医学》2012,(33):129-130
目的总结脑外伤术后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及护理。方法对10例重型脑外伤术后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结果 10例重型脑外伤术后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2例死亡,8例进入康复治疗阶段。结论重型脑外伤术后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有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行2 mm与4 mm切口的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患者术后的视力、屈光度、高阶像差和角膜地形图的变化.方法 前瞻性对照研究.接受SMILE手术矫正近视和近视散光的患者34例(68眼),按手术中切口大小分成2 mm切口组(44眼)和4 mm切口组(24眼).分别测量并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3、6个月的裸眼远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屈光度、总高阶像差(HOAs)、球差(Z40)、垂直彗差(Z3-1)、水平彗差(Z31)、角膜前表面散光、角膜不规则指数(CIM)和形状因子(SF)等.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2组之间手术前后各参数的差异.结果 2组之间各个时间点的UCVA、BCVA和屈光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时,4 mm切口组的Z3-1较2 mm切口组大(t=-2.031,P<0.05);术后1周和1个月时,4 mm切口组的角膜前表面散光较2 mm切口组高(t=-2.126、-2.108,P<0.05);术后1周和1个月时,4 mm切口组的CIM较2 mm切口组大(t=-2.360、-2.395,P<0.05).结论 在角膜前表面散光、Z3-1和CIM方面,2 mm切口的SMILE比4 mm切口的SMILE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的护理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按照脑外伤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大剂量冰盐水诱导亚低温治疗。观察到达目标温度(肛温34℃)的时间,计算降温速度,颅内压并于伤后3个月按照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定疗效。结果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未出现严重并发症。3个月时治愈率54.5%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4.5%明显低于对照组;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配合有效的护理,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SMILE矫正高度近视散光术后1年的视力、屈光度、对比敏感度、高阶像差和角膜地形图的变化,评价SMILE矫正高度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接受SMILE手术的高度近视散光(散光度数≥-1.0 D)患者38只眼,跟踪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3、6和12个月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UDVA)、最佳矫正视力(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CDVA)、屈光度、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CS)、总高阶像差(higher-order aberrations,HOAs)、球差Z(4,0)、垂直彗差Z(3,-1)、水平彗差Z(3,1)、角膜不规则指数(corneal irregularity measurement,CIM)和形状因子(shape factor,SF)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术前的等效球镜度数为(-7.16±1.28)D,散光为(-2.24±0.72)D;术后1、3、6、12个月的等效球镜度数分别为(+0.16±0.35)D、(-0.25±0.41)D、(-0.31±0.47)D、(-0.38±0.57)D。统计分析显示,术后3个月时等效球镜度数有(0.41±0.39)D回退改变,与术后1个月时的等效球镜度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后等效球镜度数稳定(P0.05)。术后1、3、6、12个月残余散光分别为(-0.26±0.18)D、(-0.27±0.21)D、(-0.28±0.31)D、(-0.29±0.38)D,术后不同观察时间点的残余散光度数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裸眼视力恒定(P0.05);术后1个月时88%和95%的患者目标屈光度在±0.5 D和±1.0 D;术后12个月时82%和91%的目标屈光度在±0.5 D和±1.0 D;与术前相比,术后不同时间点的总高阶像差、球差和彗差均较术前增大(P0.05),但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总高阶像差和球差有逐渐恢复的趋势,然而彗差基本变化不大(P0.05);术后角膜不规则指数(CIM)和形状因子(SF)均较术前增加(P0.05),且切削的角膜基质透镜厚度越大增加的越明显。术后对比敏感度(CS)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MILE矫正高度近视散光具有较好的可预测性,术后残余散光度恒定;术后屈光和视觉效果稳定;极小的等效球镜度数的回退对患者主观视力没有影响;术后高阶像差的增加对患者主观对比敏感度(CS)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病人适宜的吸痰初始负压。[方法]以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并监测有创动脉血压的成年病人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适时吸痰指证分别采用150mmHg、250mmHg、300mmHg 3种初始负压行开放式吸痰,吸痰前2min、吸痰后5min、吸痰后10min监测吸痰过程中吸引压力下降趋势、吸痰效果和病人气道黏膜损伤情况、心率和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吸痰初始负压为250mmHg及300mmHg时痰鸣音改善状况明显优于150mmHg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痰初始负压为150mmHg及250mmHg时吸痰间隔时间长于300mmHg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痰初始负压为300mmHg时,吸痰后5min及10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相对于吸痰前2min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P0.01)。[结论]机械通气病人在250mmHg的初始负压下行开放式吸痰,能维持吸痰过程中吸引压力在100~200mmHg,吸痰后痰鸣音改善良好,吸痰间隔时间较长,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是机械通气病人开放式吸痰安全、适宜的初始负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飞秒激光透镜切除术(femtosecond lenticule extraction,FLEx)治疗近视和近视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行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30例(60只眼),按照非随机自愿原则分为两组:FS-LASIK组患者30只眼,采用飞秒手术系统制作角膜板层瓣联合准分子激光仪进行屈光治疗。FLEx组患者30只眼,采用飞秒手术系统制作角膜板层瓣并同时完成角膜基质透镜切除术。两组患者术前测量中央角膜厚度≥500μm,计划治疗后剩余角膜基质床厚度≥300μm。术后跟踪随访6个月。记录术后1周,1、3和6个月时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客观验光值、眼的高阶像差值、对比敏感度值。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及术前屈光度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全部患者手术进行顺利,术中和术后均无危害视力的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时,FLEx组30只眼,96.7%的欲矫正屈光度与实际矫正的屈光度值相差在±0.75 D以内,93.3%的裸眼logMAR视力在4.9及4.9以上(平均4.99±0.13),80.0%的最佳矫正视力未变,13.3%的最佳矫正视力提高一行,3.3%的最佳矫正视力提高两行,3.3%的BSCVA下降一行。FS-LASIK组30只眼,90.0%的欲矫正屈光度与实际矫正的屈光度值相差在±0.75 D以内,86.7%的裸眼logMAR视力在4.9及4.9以上(平均4.98±0.12),83.3%的最佳矫正视力未变,6.7%的最佳矫正视力提高一行,6.7%的最佳矫正视力提高两行,3.3%的最佳矫正视力下降一行。两组中均未出现最佳矫正视力下降两行及两行以上的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半年内屈光度的变化:FLEx组的平均屈光度术后1周时为(+0.25±0.79)D,术后半年时为(-0.05±0.56)D,半年内平均屈光度数变化0.30 D。FS-LASIK组的平均屈光度术后1周时为(+0.72±0.92)D,术后6个月时为(-0.15±0.65)D,半年内平均屈光度数变化0.87 D,向近视方向漂移,表明FLEx组术后屈光度比FS-LASIK组更稳定。在6 mm瞳孔直径下检查术后眼的高阶像差值,无论是总高阶像差值还是球差值,FLEx组均明显小于FS-LASIK组(P〈0.01)。在暗光5 mm瞳孔直径状态下,FLEx组术后6个月时各空间频率(1.5、3、6、12、18 c/d)下的对比敏感度值均高于FS-LASIK组(P〈0.01)。结论 FLEx术治疗近视和近视散光安全、有效;在术后屈光度的稳定性、避免术后高阶像差增加、以及提高术后对比敏感度方面,FLEx术比FS-LASIK术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