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中医学认为,人体有形之器官和无形之物质的生理活动都离不开阴阳调控,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 论》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神经系统能够调控和维持人体各器官和系统生理活动的协调统一;内分泌系统通过其分泌的激素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物质代谢,调控生殖并影响免疫功能和行为;免疫系统在维持人体内环境的平衡中起关键性作用[1]。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将人体各系统和器官有机地联络起来,发挥相互统一、协调的重要作用。由于“阴阳”与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在调控人体的生理活动上具有相似性,现本文就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医理论现代化研究提供参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一般情况下,妊娠妇女白细胞比正常人偏高,从妊娠7~8周开始轻度增加,至妊娠30周达高峰,为(5—12)×10^9/L,有时可达15×10^9/L[非孕妇女为(5—8)×10^9/L],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增多,而单核和嗜酸粒细胞几乎无改变,分娩1周后此现象消失。我校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妊娠妇女,妊娠期白细胞一直明显增高,至分娩时达到高峰,至分娩第6天恢复正常,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皇甫谧的文、史、哲、医、养生和精神内涵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整理,对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肺、脾、肾三脏的生理功能和特点及其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的角度出发,分别阐述了肺、脾、肾三脏形成膀胱咳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并从文献中选择了3例验案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5.
杜发强 《中医研究》2012,25(10):1-3
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实际上是中医辨证论治与西医对症治疗的简单叠加,如果将两种理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意义上的医学理论,才能有效推动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本文试图围绕中西医的理论结合,在对中医理论认识的基础上,着重以组织学与胚胎学等现代医学理论,从微观层面阐释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从而丰富了中西医结合理论的内涵.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分泌型IgA( SIgA)和肺巨噬细胞是肺主卫外的物质基础之一,肝细胞胞浆中的β-胡萝卜素15,15’-双加氧酶和胆汁是“肝开窍于目”的物质基础,1,25 - (OH)2D3和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是肾主骨生髓的物质基础.②补气能促进红细胞生成.③胃主细胞、壁细胞与“脾胃”化生气血的功能相吻合,肾脏维持体内水液平衡与“肾主津液”的功能相吻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全面了解我校医学生对中成药种类的熟悉情况,为中成药知识宣传与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成药)为标准,对我校临床专业1000名学生进行中成药种类熟悉情况调查。结果:回收合格问卷980份,60%一70%以上的医学生中成药知识缺乏。同时,熟悉频率最高的前10种中成药为感冒类、止咳类中成药制剂,以及药名易记的中成药制剂等。结论:我校医学生中成药知识缺乏,需加强中成药知识的宣传与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在心肺复苏(Cardiac 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后心衰患者辅助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78例CPR后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衰治疗,观察组辅以rhBNP,治疗72 h后对比两组疗效、心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相关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P<0.05);治疗72 h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高于对照组,外周血管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相关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hBNP辅助治疗CPR后心衰患者疗效确切,有效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血流循环,提高心功能,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胸皮肌一例     
杜发强 《解剖学杂志》2019,42(3):333-230
<正>解剖1具男尸,发现其右侧胸前壁皮下组织中,有大致呈横行和纵行的皮肌各1块,2块皮肌的起、止点与附着处的骨骼肌均无肌纤维延续,现将其形态观察测量报告如下。横行皮肌位于第3肋间隙水平高度,且对胸大肌表面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