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脏是各类原发及继发肿瘤发生的常见器官,组织学类型多种多样,但部分肿瘤类型较少见,CT和MRI可显示肝内病变大小、形态、密度或信号、周围组织关系及肿瘤血供情况,同时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综合运用CT和MRI检查,总结肝脏少见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对肝脏少见肿瘤的诊断水平,更好的发挥影像学在肝脏肿瘤诊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僵人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分析4例病例,总结其临床表现、典型的肌电图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 4例患者3名男性,1名女性,年龄29岁~51岁,1例为受凉约2w后出现症状,3例无明显诱发因素.4例既往均无特殊疾病史,亦无家族同类病史.2例为亚急性起病,2例为慢性起病,病程分别为1~13个月.主要表现为躯干、四肢近端肌肉出现阵发或持续性僵硬和疼痛,从而引起相应部位的运动障碍.4例均行常规肌电图检查,显示在放松状态下时有持续运动单位电位,应用安定后消失.经苯二氮草类、巴氯芬治疗后2例可痊愈,另2例亦无反复发作及恶化.结论 僵人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肌肉疾病,易误诊,苯二氮草类、巴氯芬治疗可获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偏头痛急性发作期的检测意义。方法将200例偏头痛患者按不同年龄段分成5组,在急性发作期进行TCD检测血流速度。结果偏头痛患者不同年龄段急性发作期脑血流速度和正常人血流速度与同名动脉比较,偏头痛患者MCA及PCA、VA血流速度和正常人血流速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偏头痛患者TCD检测的总体表现脑血管血流速度增快。有先兆偏头痛与无先兆偏头痛的2组血流速度比较不明显(P〉0.05)。结论TCD能敏感地反映偏头痛患者在急性发作期颅脑血管舒缩功能及其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TCD检测结果可作为偏头痛患者急性发作期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4.
病历摘要患者 ,男 ,50岁 ,农民。因“腹胀、腹痛 5d ,加重 1d” ,于1 999年 1 1月 1 1日由外院转入我院 ,患者于入院前 1周因饮食不当出现中下腹部疼痛 ,呈阵发性加剧 ,稀便数次。第 2天出现全腹胀痛 ,恶心呕吐 ,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以急性胰腺炎入外院住院治疗。经禁食、胃肠减压、止痛 (曾肌注哌替啶数次 )、消炎、补液等处理 ,效果不佳 ,全腹胀痛加重 1d ,故急诊转来我院。门诊以“麻痹性肠梗阻 ,可疑急性胰腺炎”收住院。患者既往体健。体格检查 :T 36 .7℃ ,P 1 0 8次 /min ,R 2 5次 /min ,Bp1 0 5/ 75mmHg。痛苦面容 ,被迫半坐卧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并探讨影响后循环脑梗塞溶栓治疗后出现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及与预后相关性。方法:150例后循环梗死患者接受静脉尿激酶(80~150万IU )溶栓治疗,根据是否有出血性转化分成出血性转化组( HT)和非出血性转化组( NHT)两组。观察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 FDP )、血小板、血糖、血脂等的变化;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 )、以修正的Rankin指数评分( MR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价后循环溶栓治疗的远期疗效。并对可能与出血性转化相关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HT的发生率为24%;HT组总胆固醇( T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低于NHT组(P<0.05);HT组NIHSS、纤维蛋白原降解物(FDP)、D-二聚体高于NH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TC、LDL-C、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是发生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 P<0.05)。尿激酶输注后6h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均有不同程度升高,HT组明显,24h后再次升高。尿激酶输注后12h两组患者FDP 水平均下降,而HT组降低最显著。溶栓后90d两组NIHSS评分及MRS评分均较溶栓前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NIHSS评分、FDP、D二聚体、TC、LDL-C是后循环脑梗死发生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且溶栓治疗能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丁苯酞与依达拉奉联合应用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丁苯酞治疗,研究组(49例)给予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两组均治疗14d。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检测血清TNF-α和IL-1水平变化,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和IL-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研究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研究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与依达拉奉联合应用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TNF-α和IL-1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和缺血再灌注损伤,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龙健中  李欣明 《华夏医学》2011,24(1):114-116
偏头痛是一种与大脑神经血管功能失调有关的慢性神经系统性疾病,好发于中青年,以反复发作的中、重度头痛为特点,在偏头痛发作期间,患者活动会加重头痛程度,使患者不得不停止原来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娱乐活动,慢性偏头痛患者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往往受到严重限制。经统计,慢性偏头痛的患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偏头痛的检测价值.方法 59例偏头痛患者,按不同年龄段分成5组,在急性发作期应用TCD检测血流速度.结果 偏头痛患者不同年龄段急性发作期脑血流速度和正常人血流速度与同名动脉比较,偏头痛患者和正常人血流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CD可敏感而准确地反映偏头痛患者在急性...  相似文献   
9.
脑梗死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有很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带来巨大的社会负担.及时有效的溶栓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但溶栓也会引起出血性转化等并发症.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可加重神经功能障碍,增加病死率,这大大限制了溶栓治疗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变化,并进一步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其有无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52名正常对照者,检测其血清内脂素水平有无差异,并分析其与临床各指标的联系.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再进一步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每组43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2周,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内脂索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明显增高(78.52±16.41 ng/mL、42.83±13.45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高内脂素水平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子(OR 1.652,95%CI 1.032~2.256;P=0.014).相关性分析表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内脂素与梗死面积、空腹血糖、收缩压和三脂酰甘油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治疗2周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的血清内脂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62.14±14.37 ng/mL、78.52±16.4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常规治疗组的血清内脂素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具有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内脂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