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94篇
内科学   88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脊髓型颈椎病(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是颈椎病最严重的一种类型[1,2] ,一般将超过2 个以上节段颈脊髓受压的CSM称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MCSM ) [3-4].本文通过按年龄分组,回顾性对比研究了老年与非老年MCSM患者采取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液细胞成分与男性冠状动脉慢血流( SCF)的关系。方法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经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狭窄<40%的男性患者199例,根据校正的TIMI血流计帧法分为SCF组151例,正常对照组48例,比较2组临床变量。结果2组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吸烟史和冠脉轻度狭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SCF组年龄较低,而高脂血症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5)。血液细胞成分比较发现SCF组白细胞计数[6.70(5.62,7.94),6.12(5.38,6.65)]、血红蛋白[150(142,157),145(137,151)]和红细胞压积[43.2(40.74,5.0),42.2(40.4,44.2)]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5),多因素分析提示高脂血症( P =0.014,OR 2.385,95%CI 1.197~4.753)和血红蛋白( P =0.030,OR 1.034,95%CI 1.003~1.066)是SCF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高脂血症和血红蛋白是男性冠状动脉SCF的临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不同细胞因子定向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类神经元,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取第5代细胞随机分成A、B、C、D 4组,在A组基础培养基中加入b FGF,B组中加入b FGF和BDNF,C组中加入b FGF、BDNF和BHA诱导培养,D组为对照组,使用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诱导2周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的nestin、NEFH和GFAP mRNA表达情况,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的变化。结果:Ⅱ型胶原酶消化法能成功分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第3代细胞发现,细胞均强表达CD29、CD44和CD105,而CD34、CD45和HLA-DR均未见表达。经定向诱导分化成类神经元后,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细胞表面突起增多,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nestin在A、B、C组均呈阳性表达,NEFH在A、B组呈阳性表达,而GFAP在A、B、C、D 4组均不表达。A、B组n EFH和nestin表达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成功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所培养的细胞扩增迅速,生物学性状稳定;与b FGF单独处理相比,b FGF联合BDNF更能有效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类神经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U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者408例。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正常组和冠心病组,并根据SYNTAX评分,将冠心病组分为低危组(1~22分)、中危组(23~32分)及高危组(>33分)。测定空腹UA水平、空腹血脂:包括TC、TG、HDL-C及LDL-C。比较各组患者血脂、血UA水平。男性UA以<416μmol/L为正常值,女性以<357μmol/L为正常值,再将患者分为高UA组和正常UA组,比较两组SYNTAX评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YNTAX评分高危组、中危组与正常组比较TC、LDL-C显著增高,而正常组、低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YNTAX评分高危组、中危组与同性别冠状动脉正常组比较,血UA水平显著增高。正常UA组与高UA血症组在年龄、性别、TC、TG、HDL-C及LDL-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UA血症组患者的冠状动脉SYNTAX评分显著高于正常血UA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U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结论:血UA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危险因素,随着血UA水平的增高,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16-MSCT)对外伤性视神经管微细或隐匿性骨折(micro-or occult-fracture’s,MOF’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常规头颅CT检查发现视神经管骨折或可疑骨折者,复查时常规5 mm层厚螺旋扫描后进行0.625、1.25、2.5及5 mm高分辨率骨算法重建(以下简称骨重建),收集数据完整者45例,结合二维及三维图像进行阅片;按不同层厚计算MOF’s的显示分值及显示率,进行自身对照。结果:45例均查出有MOF’s,每例1~11处不等。不同层厚下MOF’s的显示率:0.625 mm层厚为100%,1.25 mm层厚为95.35%,2.5 mm层厚为75.19%,5 mm层厚为41.09%;不同层厚下MOF’s的显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层厚与显示率之间存在线性趋势。结论:16-MSCT趋于各向同性,在本研究范围内,重建层厚越薄,MOF’s显示越清楚。对可疑视神经管MOF’s的病例应常规作0.625 mm骨重建,以便及时准确地提供诊断信息,以降低视力损伤以及致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骨细胞骨髓基质细胞合成和分泌,是破骨细胞调控的关键因子,其抑制骨吸收过程,能有效的促进骨质愈合,低频超声是近年来研究的经济有效的促进骨折愈合的方法,两者结合,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骨不连的发生率,节约了医疗成本,我们进行了系统的临床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巴替非班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ACS患者66例,随机分为巴替非班组(n=34)和安慰剂组(n=32),其中巴替非班组脱落/剔除5例,安慰剂组脱落/剔除8例。2组术中及术后24 h分别采用巴替非班或安慰剂治疗。观察2组术后慢血流发生率与支架植入后冠脉血流TIMI分级。观察2组术后2 d、30 d内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基线资料相当(P>0.05),术后均未发生即刻慢血流事件,TIMI分级均为3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术后2 d、30 d内均无MACE事件发生。2组术后2d内出血事件、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巴替非班在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及术后应用,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完全性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achycardia—inducedcardiomyopathy,TCM)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完全性TCM患者45例(TCM组)与扩张性心肌病(dilatedcardiomyopathy,DCM)患者50例(DCM组),记录2组首诊和随访时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特点及预后。结果TCM组28例接受射频消融术根治心律失常,17例持续用药物控制心室率或维持窦性心律,其中1例植入自动复律除颤器;随访10~14个月时,TCM组心率、纽约心功能Ⅲ~Ⅳ级患者比例、脑钠肽前体水平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DCM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治疗前及DCM组(P〈0.01);随访10~14个月时TCM组发生复合终点事件3例(6.7%),DCM组发生复合终点事件16例(32.0V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当合并存在快速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时,应注意TCM的诊断;药物控制或射频消融术可使多数TCM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恢复正常,预后明显优于DCM。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伤柏膏在治疗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疼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单侧踝关节损伤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分别在入院治疗前及治疗第3,7,14天对患者进行疼痛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和kofoed评分,同时测量患者踝关节周径,以及踝关节损伤后下肢功能自我功能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第3,7,14天后,治疗组在VAS评分及肿胀消除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第3天后Kofoed踝关节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7,14d后,治疗组在Kofoed踝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自我功能评定上,治疗前和治疗第3天,两组患者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7,14d后,治疗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伤柏膏外敷治疗能够较快改善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的疼痛,并改善相关功能性评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模拟天然骨组织的结构和成分,寻找适合骨组织工程的新型支架材料。 方法 以透明质酸、壳聚糖为基质材料,在微酸性环境中以一定配比与氯化钙和磷酸二氢钠混合,冷冻干燥得到多孔复合支架材料。然后在乙醇/水/尿素环境中分别陈化0、2、4、8、12和24 h,以生成产物钙磷盐前驱体转变为羟基磷灰石,最终制备出一种深度矿化的透明质酸/壳聚糖复合支架。并通过SEM、EDS等对支架进行表征,研究支架的形貌、成分及力学强度等性能。 结果 SEM观察显示,支架材料具有比较均匀的多孔结构,孔径大小为100~200 μm。EDS结果表明,复合支架在一次冻干之后形成的是磷酸氢钙(DCPD),随着陈化时间的延长,DCPD逐渐向羟基磷灰石(HAP)转化。而压缩强度则表明经过原位矿化的支架力学性能显著提高。 结论 通过该法得到的透明质酸/壳聚糖复合支架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的新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