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40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一代基因测序平台(HiSeq2000)在甲基丙二酸血症(MM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采集已经临床确诊的9例MMA患儿外周血并提取DNA,将设计好的基因捕获探针与患儿DNA文库混合,然后利用基因捕获联合高通量测序分析技术对有机酸代谢相关的48个基因全部外显子区域进行测序.2.获得原始数据,去除接头和过滤低质量数据,对数据进行SNP、InDel等分析,并采用Sanger测序方法对异常位点进行测序验证.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对尿液标本的有机酸测定及其他辅助检查.结果 1.突变基因:7例存在MMACHC基因突变,7例患儿中共检测出7种突变,包括c.482G>A、c.567_568insT、c.609G>A、c.440_ 441del、c.80A>G、c.315C>G、c.90G>A,其中c.440_441 del为未见报道突变;1例存在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MUT)基因突变,均为内含子异常,分别是c.754-1G>C、c.1677-1G>A,其中c.754-1G>C为未见报道突变;1例未检测到突变.2.临床症状:9例患儿均存在智力运动发育迟缓,伴抽搐3例,反复顽固性代谢性酸中毒、头痛及面瘫、反复性溶血各1例.脑电图异常9例,头颅磁共振异常8例,尿液中甲基丙二酸水平均升高(273.4 ~146 022.8倍),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8例(27.13~ 396.84 μmol/L,正常<20 μmol/L).3.Sanger测序验证:均符合新一代测序平台结果,无假阳性存在.结论 1.进一步证明c.609G>A突变位点为中国MMA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儿的热点突变位点.MMA基因突变类型较多,与临床症状无明显相关性.2.推测MMACHC基因c.440_441 del突变及MUT基因c.754-1G>C突变为新发突变.3.基因捕获联合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一次性捕获突变基因数量大,获取疾病的遗传信息量广,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高效等特点,适合于MMA患儿检测,也可为其他儿科临床常见遗传性疾病的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柴防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柴防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6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柴防口服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疗程3d.比较两组的体温变化及主要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①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2.8±1.3)]d短于对照组[(3.8±1.0)d](P<0.01);治疗组退热起效时间[(2.0±1.1)d]短于对照组[(2.8±1.1)d](P<0.01).②体温疗效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84.4%;对照组总有效率64.7% (P <0.05).③治疗后第5天两组患儿伴随症状比较,治疗组咽痛、咳嗽、流涕、鼻塞等症状完全缓解者多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咳嗽完全缓解者7例,对照组3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柴防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热证具有起效快、疗效好的特点,故可作为治疗小儿急性热证的首选药物之一,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正常儿童胫后神经(PTN)体感诱发电位(SEP)的特点及正常值。方法:对121名正常儿童进行PTN—SEP检测,分析各波的特点及各波参数随年龄变化规律。结果:PTN—SEP随年龄增长,波幅增高,使波容易辨认,波幅在个体问变异较大。左右双侧对应波的潜伏期(PL)和峰间期(IPL)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各组男女间PL和IPL无性别差异(P〉0.05)。外周神经电位的腰髓电位(LP)、马尾电位(cE)、胭窝电位(PF)等3个波的潜伏期随年龄增长PI。延长,而P40和N45等皮层电位的PL在8岁前变化则不明显(相邻组间P〉0.05),8岁后延长明显。PF-T12的IPL也随年龄增长而延长(相邻组间P〈0.05);而T12-P40IPL3岁组较1岁组延长,但差异不明显,以后随年龄增长而缩短,6岁组达成人值。结论:儿童PTN—SEP的正常值按年龄组划分是完全必要的。由于各波PL受身长的影响大,因此绝对PL不宜作为PTN—SEP的异常标准。PTNSEP是评价小儿躯体感觉通路、脊髓、脑干和大脑功能的客观指标,具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石琳  李尔珍  张明明  梁璐  丛晓辉 《北京医学》2012,34(10):935-936
正支原体肺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主要使用大环内酯类药治疗。呼吸道感染的药物治疗,主要是抗炎、止咳、祛痰。尽管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抗炎方面疗效显著,但止咳、化痰作用并不十分令人满意。儿童咳宁的功能主治是镇咳祛痰、抑菌、消炎、解毒、镇痛,主要用于治疗刺激性干咳等。我们于2011年4月至2011年8月选择支原体肺炎患儿62例,在阿奇霉素治疗基础上,加用儿童咳宁,探索其抑菌、消炎、解毒、镇痛、稀化痰液等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杏贝止咳祛痰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90例支气管肺炎住院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7例给予支气管肺炎常规治疗(依病原菌选择给予头孢或阿奇霉素治疗,病毒性肺炎不给予抗生素,合并喘息患儿给予复方异丙托溴胺雾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杏贝止咳祛痰口服液口服.对照组43例仅给予常规治疗.7d为1个疗程,观察患儿体温、咳嗽、肺部体征变化、疾病转归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患儿咳嗽明显好转(咳嗽频率减低>50%)时间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患儿体温降至正常的时间及肺部体征消失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未愈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杏贝止咳祛痰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以缩短患儿症状和肺部体征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提高治疗的有效性,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病房中的实施与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08年12月,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儿科内科病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运用风险寻源、归因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儿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实施前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住院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意外伤害事件、护理不良事件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果:持续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儿安全,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儿童不同年龄组急性偏瘫伴随症状和病因的关系。方法 对2007-2009年本院收治的31例急性偏瘫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患儿中,<1岁5例,>1~3岁12例,>3~6岁儿童4例,>6岁年长儿10例。主要伴随症状:惊厥21例、发热12例、意识障碍10例。急性偏瘫的主要病因:①脑血管病10例:其中脑血管畸形4例(幼儿3例、学龄儿1例)、外伤性脑梗死2例(学龄前)、合并先天性代谢缺陷病(同型半胱氨酸血症)2例;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9例(<1岁4例);③先天代谢性缺陷病5例(均为年长儿);④偏侧惊厥偏瘫综合征/偏侧惊厥偏瘫癫痫综合征(hemiconvulsion-hemiplegia/hemiconvulsion-hemiplegia-epilepsy syndrome,HH/HHE)4例;交替性偏瘫2例;⑤其他:维生素K1缺乏性颅内出血、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和脑干肿瘤各1例。结论 ①小儿急性偏瘫病因繁多,各年龄段均有发病,其中1~3岁所占比例最大;②偏瘫主要伴随症状有惊厥、发热、意识障碍;伴随症状不同其病因各异;③婴幼儿主要病因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幼儿和学龄前期儿童中外伤性脑梗死和脑血管畸形并不少见;先天性代谢缺陷病是年长儿偏瘫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的特点,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科2012-01-2013-06收治的3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结果30例患儿以发热、意识障碍、头痛、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发热27例(90.0%),意识障碍22例(73.3%),昏迷1例,头痛22例(73.3%),呕吐21例(70.0%);阳性12例(40.0%),颈抵抗可疑阳性5例(16.7%);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12例(40.0%),单侧巴宾斯基征阳性3例(10.0%);布鲁津斯征均为阴性;2例(6.7%)凯尔尼格征阳性;血液肠道病毒学检查(柯萨奇、埃科病毒及EB病毒抗体IgM、IgG),抗体[IgM 和(或)IgG]均为阳性,但脑脊液病毒学抗原检查仅7例阳性;脑电图(EEG )和磁共振成像(M RI)检查,7例(23.3%)EEG异常,2例(6.7%)M RI异常。经抗病毒、降颅压等治疗,随访6~12个月,1例昏迷,1例小脑共济失调,余28例完全康复,未见后遗症。结论儿童病毒性脑炎多数发病较急,临床表现多样,以发热、意识障碍、头痛、呕吐为主,血液中病毒抗体阳性率高,但脑脊液病原学阳性率较低。对症治疗后大部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