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97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模式(简称“并轨”模式)与“传统”模式培养对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消化科轮转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消化内科轮转的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并轨”模式(30人)或“传统”模式(20人)培养,比较研究生的临床知识、技能以及各项核心能力。采用SPSS 13.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并轨”模式较“传统”模式培养的研究生临床考核各项成绩总分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2.60±2.52)vs.(83.80±3.14),t=10.93,P<0.01];两种模式培养的研究生在职业素养、医患沟通能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轨”模式培养后的研究生在临床专业理论知识及临床思维能力、诊治技能、心理素质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模式培养的研究生(χ2=27.00, χ2=10.23, χ2=12.21,P均<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临床科研能力方面,“传统”模式较“并轨”模式略有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9,P=0.24)。结论 “并轨”模式优于“传统”模式,“并轨”模式较“传统”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其临床实践等综合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红景天苷(SAL)是否会通过抑制线粒体的氧化应激,从而恢复模拟失重大鼠脑动脉的炎性反应。 方法 利用尾部悬吊方法建立大鼠模拟失重模型,将24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 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CON)组、对照+红景天苷(CON+SAL)组、尾部悬吊(SUS)组和尾部悬吊+红景天苷(SUS +SAL)组,每组6只(n=6)。尾吊1周后,免疫荧光法检测脑动脉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线粒体内SOD(SOD2)的荧光强度,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脑动脉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mRNA水平变化,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脑动脉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脑动脉线粒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2)的蛋白表达,共聚焦显微镜下观测MitoSOX染色的急性分离脑动脉平滑肌细胞线粒体内活性氧(ROS)含量。 结果 与CON组相比,SUS组脑动脉中IL-1β染色荧光强度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均P<0.01),mRNA水平增加(P<0.05),提示SUS可导致脑动脉炎性增强;而SAL干预可降低SUS大鼠脑动脉中IL-1β染色荧光强度和蛋白表达(均P<0.01)。与CON组相比,急性分离的SUS组脑动脉平滑肌细胞内ROS染色荧光强度显著增加(P<0.01),SOD2染色荧光强度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而SAL干预可降低急性分离的SUS大鼠脑动脉平滑肌细胞内ROS和SOD2染色荧光强度(P均<0.05)以及降低SOD2蛋白表达(P<0.01)。 结论 SAL可减轻模拟失重大鼠脑动脉中的炎性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线粒体内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弹簧圈联合医用胶栓塞脾动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接受弹簧圈联合医用胶栓塞治疗的23例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术中情况,以及并发症等相关资料。结果 23例患者均完全栓塞脾动脉瘤腔,技术成功率为100%,术中4例患者发生栓塞材料部分脱出,无脾动脉干闭塞、异位栓塞、动脉瘤破裂等,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7.39%;弹簧圈平均用量为(4.87±1.42)枚,医用胶平均用量为(3.89±1.50)ml,平均住院时间为(2.57±0.84)天。平均随访时间(11.04±5.09)个月,随访期间,亦无继发脾动脉干闭塞、栓塞材料再脱出或移位、栓塞综合征、脾脓肿、腹腔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弹簧圈联合医用胶栓塞是介入治疗脾动脉瘤的有效且安全的方法之一,医用胶的应用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4.
社会经济的变革与发展,加速了对社会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变化与增长,加速了研究生结构的调整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研究生教育由发展学术型研究生教育逐渐转变为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已形成共识,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却是新的课题,为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着积极的探索与尝试.本文对这一课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肌钙蛋白T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方法抽取78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其中ST段抬高性心梗(STEMI)27例,非ST段抬高性心梗(NSTEMI)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5例,选取稳定型心绞痛(SAP)及健康者各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血清2小时、6小时、12小时CRP及cTnT水平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结果:CRP的各时间点在STEMI组、NSTEMI组、UAP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中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TnT值在2小时点的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TnT值在6小时、12小时点在STEMI组、NSTEMI组及UAP组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在STEMI组、NSTEMI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SAP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nT对急性心肌梗死有明确诊断价值,而CRP水平较cTnT更早期升高,故在临床中联合检测cTnT及CRP的水平变化,对ACS的早期诊断及临床分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和经验。方法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心外科自2003年3月至2012年10月为25例终末期心脏病患者施行了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原发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18例、肥厚型心肌病4例和缺血性心肌病3例。采用标准原位心脏移植术1例,双腔静脉吻合法原位心脏移植术24例。7例受者术前合并中度及以上肺动脉高压,术后给予一氧化氮吸入、伊洛前列素持续静脉泵入等综合措施降低肺动脉压。免疫抑制治疗采用环孢素+糖皮质激素+吗替麦考酚酯三联方案,有6例受者术中给予抗Tac单克隆抗体诱导治疗,14例受者在麻醉诱导时及术后第4天给予巴利昔单克隆抗体诱导治疗。根据血药浓度谷、峰值调整环孢素用量。结果手术成功率为96%(24/25),1例受者于术后25h死于肠道出血。余24例受者术后平均随访(58±37)个月(1~116个月),受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0%,82.3%,72.7%。术后早期发生急性排斥反应2例,晚期发生急性排斥反应4例,均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后逆转。术后早期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经血液透析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正常;晚期发生肾功能不全4例。肺部霉菌感染3例,2例治愈。发生移植物失功2例,受者分别于术后14个月和41个月死亡。1例受者术后17个月发现子宫内膜肿瘤行子宫切除术。结论心脏移植治疗终末期心脏病疗效肯定,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加强围手术期受者管理,术后规范抗排斥反应药物治疗,同时重视急性排斥反应及感染的监测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联合艾司洛尔对心室颤动复苏家兔复苏早期肺水肿及心脏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将26只清洁级家兔随机分为3组,其中20只清洁级家兔采用交流电致心室颤动建立心肺复苏模型,另6只为手术对照组(A组),仅行麻醉、手术、气管插管,不制作心肺复苏模型。模型家兔随机均分10只,分别在复苏时给予肾上腺素10μg/kg(B组)和在复苏时给予肾上腺素10μg/kg+艾司洛尔200μg/kg(C组)。测量复苏成功后5 h肺湿/干比重,比较复苏后30 min、1 h、2 h、4 h时血清肌钙蛋白(cTnI)水平及丙二醛(MDA)活性的变化。结果:A、C、B组家兔于模型复苏成功后5 h肺湿/干比重、cTnI水平和MDA活性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艾司洛尔可以减轻家兔心室颤动复苏后肺水肿,对复苏后早期心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心搏骤停后为全脑缺血状态,脑损伤机制复杂不仅要渡过急性期的各种并发症,还要面对未来长期病残所带来的巨大物质和经济负担,因而对脑缺血进行积极有效的脑保护和脑复苏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脑复苏是后成败的关键,国际复苏委员会将心肺复苏的概念扩展到心肺脑复苏,将脑复苏提到与心肺复苏同等重要的地位。脑功能恢复的关键是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改善脑灌注,终极目标为最大程度恢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近年脑复苏已经成为研究热点,该文着重于对心搏骤停后脑损伤机制及脑复苏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第三代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应用低对比剂剂量、低对比剂注射流率技术的个体化注射方案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接受CT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按照公式对比剂剂量=体质量×0.6ml/kg、流率=对比剂剂量/(5+扫描曝光时间),计算对比剂剂量和流率;对照组:对比剂50ml,流率5.0ml/s。2组均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窄窗技术扫描,比较2组图像质量的客观和主观评价指标及辐射剂量。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注射对比剂剂量和对比剂流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2组图像SNR、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和冠状动脉的可评价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率≤70次/分、70次/分心率≤80次/分及心率80次/分时,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有效辐射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第三代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个体化注射方式可在满足临床诊断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比剂用量。  相似文献   
10.
<正>患者女,65岁,因"间断腹胀5年,呕血半个月"入院,既往罹患乙型肝炎22年。入院诊断:上消化道出血,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CT门静脉血管成像(CT portal venography, CTPV)提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系统广泛血栓,遂择期行经皮经肝曲张静脉栓塞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variceal embolization, PTVE)。术中采用GE Logiq P6超声扫描仪引导穿刺门静脉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