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OPD是一种极具复杂性和异质性的疾病,并发症多,预后差,疾病负担重,以多种机制和CVD相互关联,其常用治疗药物可能会对心血管疾病产生潜在影响。对于出现并发症后症状控制不佳的COPD患者,临床评估后常采用三联吸入制剂长期治疗,临床医师在治疗该类患者的过程中难以权衡药物利弊。明确三联吸入制剂各组分对心血管的影响以及总体安全性可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本文将从COPD三联吸入制剂各组分作用机制、现有各吸入制剂对COPD患者心血管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决明属植物光叶决明Cassia floribunda茎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硅胶、MCI、RP-18、TLC、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光叶决明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决明顺反二聚苯丙素(1)、反式对羟基肉桂酸乙酯(2)、shonanin(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4)、1,6,8-三羟基-3-甲基蒽醌(5)、2,5-二甲基-7-羟基-色原酮(6)、2-(2′-羟丙基)-5-甲基-7-羟基色酮(7)、4′,7-二羟基-5-甲氧基黄酮(8)、柯伊利素(9)、山柰酚(10)、芹菜素(11)、3-甲氧基槲皮素(12)、6-demethoxycapillarisin(13)、7,4′-二羟基黄酮(14)、木犀草素(15)、butin(16)、甘草素(17)和圣草酚(18)。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苯丙素类化合物;化合物2~18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4、8、9、11、13、14、16~18为首次从决明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彩色频谱多普勒超声检测左心室舒张功能评价中青年人群亚健康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 健康体检中青年人400例,年龄30-50岁.其中,符合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对亚健康状态诊断标准者200名(亚健康组),健康者200名(健康组).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两组二尖瓣口血流频谱的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IVRT)、舒张早期血流减速时间(DT)、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E/A比值.结果 亚健康组二尖瓣口血流指标异常的发生率90.0%(180/200),高于健康组的2.5%(5/200) (P<0.01).亚健康组的IVRT、DT和A峰均高于健康组,E峰低于健康组(P<o.o1),E/A比值小于健康组(P<o.01).结论 亚健康状态的中青年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存在心血管系统器质性损害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内质网应激相关BIP (蛋白重链结合蛋白)、HIF-1α(低氧诱导因子-1α)和VEG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2月对照组(C2m),糖尿病2月组(D2m),正常4月对照组(C4m),糖尿病4月组(D4m),正常6月对照组(C6m),糖尿病6月组(D6m),每组各12只。实验组给予一次性腹腔注射65mg/kg STZ建立糖尿病模型。 ELISA法检测BIP、HIF-1α和VEGF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BIP、HIF-1α和VEGF视网膜内定位情况。
  结果:BIP表达随DM 病程的延长而增加( P<0.05),且DM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HIF-1α在DM组中表达较对照组增加,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DM组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VEGF蛋白在D2 m组与对照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 D4 m、D6 m 与对照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D4 m和D6 m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BIP在对照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中少量表达,DM组主要分布于视网膜内核层和神经节细胞层;HIF-1α在对照组基本不表达, DM组各层均有表达;VEGF在对照组大鼠中视网膜各层中少量表达,而DM组大鼠的内核层、外核层及视网膜血管、神经节细胞层中 VEGF 阳性表达。
  结论: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的 BIP、HIF-1α、VEGF均较对照组增加且随糖尿病病程进展而增加,内质网应激和低氧诱导因子途径均可能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周秀芳  李燕  朱鸿  陈蕾蕾 《中国针灸》2013,33(5):395-398
目的:观察针刺十二经脉腧穴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氯硝西泮组,每组40例.针刺组予十二经脉针刺法,即快速针刺每条经脉特定穴位,如肺经列缺、大肠经合谷、心经神门等,得气后视病情虚实施以补泻手法,不留针;氯硝西泮组予氯硝西泮口服,疗程均为6周.于治疗前和治疗2、4、6周后对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电波基本电活动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HAMA分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针刺组在治疗2、4、6周后HAMA总分改善明显优于氯硝西泮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脑电波活动均明显改善,表现为α波频率降低、α波节律增强、θ波减少(均P<0.05),两组间比较,疗效相当(均P>0.05).结论:针刺十二经脉腧穴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优于氯硝西泮,且起效速度快,其机制与改善患者脑电波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C57/BL6小鼠海马发育过程中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变化规律。方法培养不同胚日龄C57/BL6小鼠,应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技术分别对DCX和caspase-3在海马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定位观察和定量检测分析;应用透射电镜技术对海马组织中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形态学变化进行系统观察。结果DCX表达及蛋白测定:(1)CA区E12~E18d阳性细胞弥散分布于各层,P1~P14d阳性细胞在锥体层外周排成一致密带,P1d最宽,P14d消失;(2)DGP1~P7d阳性细胞弥散分布于各层,P14d主要分布于颗粒层内1/2,P21d~3m分布于亚颗粒细胞层;(3)蛋白表达量E18d~P3d逐渐增多,P3d~3m呈下降趋势。Caspase.3表达及蛋白测定:E12d~P3d阳性表达逐渐增多,P3~P21d逐渐减少,P21d后趋于稳定。电镜观察:E12d、P1d及P7d均见增殖细胞;P1d凋亡细胞居多。结论胚胎期至生后两周为海马细胞增殖和分化迁移高峰,凋亡高峰位于Pl~3d。  相似文献   
7.
腰肌劳损,是指腰骶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慢性损伤,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腰臀部一侧或两侧的弥漫性疼痛,又称功能性腰疼。本病是慢性腰腿痛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多见于青壮年,常与职业和工作环境有一定关系。目前,针灸、推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腰肌劳损,本研究旨在评价针灸、推拿治疗腰肌劳损的超声声像图变化特点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可导致不可逆的失明,DR的基本病理改变是血一视网膜屏障破坏和新生血管形成,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公认的最重要的眼内新生血管生长因子。近来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ERS)和低氧诱导因子-1(HIF-1)能够调控VEGF的表达,共同促进DR的病程发展。该文就ERS和HIF-1对于VEGF的调控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Myopia is the most common refractive disorder. High myopia affects 27% to 33% of all myopic eyes in Asia. The pathologic myopia (PM) is the most severe vision-threatening phenotype of high myopia. It is also the second most common cause of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 in Asia. Unlike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 which mostly effecting elders. PM causes severe vision loss in young adults, resulting in a significant impairment of their working ability. PM has become the second leading cause of low vision and blindness particularly among those ages 40 to 49 years old in some Asia count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