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糖尿病患者的舌象可以反映血糖代谢的变化,以往多采用定性方式描述舌象和血糖的联系,本研究尝试探讨数字化舌象和血糖代谢之间的联系。方法采集83例糖尿病患者的舌象和血糖信息,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BG)及日均血糖(Average BG,ABG)与舌象参数(利用数字化舌象仪获得)之间的关系。结果 1血糖指标与舌质参数:Hb A1c与TN-a*呈负相关(P0.05),与TN-L*、TN-CON、TN-ENT、TN-MEAN呈正相关(P0.05);FBG与TN-a*呈负相关(P0.05),与TN-L*呈正相关(P0.05);ABG与TN-L*呈正相关(P0.05)。2血糖指标与舌苔参数:Hb A1c与TC-a*、TC-b*、TC-ASM呈负相关(P0.05),与TC-L*、TC-CON、TC-ENT、TC-MEAN呈正相关(P0.05);FBG、ABG与舌苔参数无相关性(P0.05)。3 Hb A1c与舌象参数之间存在线性回归方程(R2=0.258,P0.001),残差分析提示入组糖尿病患者的Hb A1c符合回归模型。结论数字化舌象可能与糖尿病血糖代谢存在联系;与FBG和ABG相比,其与Hb A1c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2.
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招募60名IGT居民分为2组。在饮食运动指导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健脾清化颗粒剂,对照组给予中药安慰剂,周期为两年,观察糖代谢(FPG、2hPG、HbA1c)、胰岛素抵抗指标(TC、TG、BMI、腰围)的变化;结果:中药组血糖没有变化,对照组2hPG和HbA1c上升(P0.05);组间比较2hPG有统计学差异,FPG和HbA1c没有差异。两组居民TC、TG、BMI和腰围没有差异;结论:在饮食运动的基础上,健脾清化方是一种有效的中药干预IGT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健脾清化方对糖耐量低减(IGT)人群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招募60名IGT居民分为2组.在饮食运动指导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健脾清化颗粒剂,对照组给予中药安慰剂,周期为1年,观察两组居民FPG,2 h PG,HbA1c,TC,TG,BMI,腰围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糖没有变化,对照组FPG没有变化,2 h PG和HbA1c上升(P<0.05),组间比较2 h PG有统计学差异,FPG和HbA1c没有差异.两组居民TC,TG,BMI和腰围没有差异.结论 在饮食运动指导的基础上,健脾清化方是一种有效的中医药干预IGT手段.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年来不断上升的糖尿病前期人数,非药物综合干预已成为糖尿病前期人群的主流治疗方法,而所纳入研究的试验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不统一,大多选用美国糖尿病协会诊断标准;随机对照试验的随机方法和盲法描述质量不高;提及脱落病例的仅4篇,其中1篇详细说明了脱落原因;疗效评价指标糖代谢、脂代谢指标居多;疗程长短不一,最短的仅1月,非药物干预的疗效很难完全体现;描述干预后随访追踪者较少,难以明确治疗后的效应;干预方法的不良反应评价不够充分;针刺疗法及耳穴贴压的穴位选择没有较为统一国际标准,以个人经验取穴为多;中医干预方式的试验中涉及具体中医辨证分型及对应的个体化治疗方案较少;自身治疗前后对照的试验未设立空白或阳性对照组,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和可信度。上述不足之处可能造成临床试验的偏倚,影响疗效的客观评价,可重复性不强,难以积累足够的数据形成可推广的综合干预方案,同时也不利于学术交流和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糖尿病发生率。目前针对中医非药物干预治疗糖尿病前期的机制研究非常少,难以明确其临床疗效的科学客观性,今后亟待进一步深入开展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机制研究,为中医特色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清化颗粒对具备"热"证素特征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胰岛功能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招募符合具备中医"热"证素特点(《证素辩证学》)2型糖尿病患者共60例,平均年龄(57.9±6.9)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保留原降糖方案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清化颗粒,对照组加用安慰剂,每日1包,冲服,疗程为12周。服药前后分别于空腹、标准馒头餐后120 min留取血清。主要评价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次要评价指标:稳态模式评估指数(HOMA2%B、HOMA2%S、HOMA2%I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丙二醛(MDA),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组间疗效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治疗组HbA1c明显下降、HOMA2%B明显上升,对照组未见显著性变化,2组间存在差异(P=0.044,P=0.016)。治疗组SOD明显上升、MDA明显下降,对照组未见显著性变化,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11,P=0.049);血脂等其它评价指标未见改变。结论:清化颗粒能改善具备"热"证素特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胰岛β细胞功能和氧化应激程度。  相似文献   
6.
健脾消化方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胰岛素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寻找能够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方法已成为糖尿病研究领域关注的重点.我们以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糖尿病的验方"健脾清化方"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胰岛素mRNA表达的影响,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医非药物综合方案对社区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糖尿病前期人群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予中医非药物综合方案(迈步任督功、耳穴贴压)配合健康宣教管理干预,对照组予社区常规干预方案(健康宣教管理)。疗程为期1年,观察糖耐量转归情况、糖代谢相关指标、心血管危险因素(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血肌酐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1)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对照组的糖尿病发生率分别为0.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糖耐量复常率分别为48.3%、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治疗后比较,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组间治疗后比较,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非药物综合方案配合健康宣教管理可明显改善社区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血糖代谢水平,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研究中医药综合干预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糖脂代谢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糖尿病前期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中医药综合干预组(干预组)42例,定期接受中医药综合干预(耳穴埋豆、中药茶饮、健身气功八段锦),并进行健康教育;常规干预组(对照组)36例仅进行健康教育。为期12个月,观察2组患者腰围、体质量、血脂、血糖等糖尿病相关风险因素变化情况。结果 12个月后,干预组腰围(74.12±5.61)cm、体质量(66.75±3.92)kg、空腹血糖(4.79±0.67)mmol/L、胆固醇(3.77±1.36)mmol/L、三酰甘油(2.82±1.24)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89±0.91)mmol/L,控制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实施中医药综合干预能有效控制糖尿病相关风险因素,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前,寻找能够改善胰岛8细胞功能的方法已成为糖尿病研究领域关注的重点。我们以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糖尿病的验方“健脾清化方”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胰岛素mRNA表达的影响,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0.
134例糖耐量低减人群中医证候和证型特点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耐量低减(IGT)人群中医证型特点,为临床施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口服糖耐量试验筛选IGT病例,记录包括腰臀比、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肝肾功能、血脂等一般项目;从"正虚""邪凑"两方面选择典型症状设计中医证候问卷,专人采集四诊资料,累计积分,归纳证型。结果筛选出134例资料完整的IGT病例。在代表"正虚"的4种证型中,"气虚证"居于第1位,发生率接近50%,"阴虚证"居第2位;在代表"邪凑"的3种证型中,"燥热证">"湿热证">"血瘀证","燥热证"和"湿热证"总发生率超过40%。结论IGT人群证候特点:"正虚"以"气虚"为主,"阴虚"为辅;引起IGT的"邪凑"以热邪为主,分为燥热和湿热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