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糖代谢紊乱包含质与量的变化,糖尿病高危人群具有发展为糖尿病及心血管并发症高风险,有必要早期进行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本文在大量阅读国内外文献基础上,就糖尿病高危人群的血糖波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血糖波动对机体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一定阐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Wnt3a通过Jumonji C结构域6( Jumonji C domain 6,JMJD6)的表观遗传修饰在神经病理性疼痛 中发挥作用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4组:Sham组,慢性缩窄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组,CCI+阴性慢病毒表达载体(LV-NC)组;CCI+慢病毒过表达载体(LV-JMJD6)组。构建SD大鼠坐骨神经CCI模型和JMJD6慢病毒 表达载体。CCI术后第3天通过鞘内导管给药,按照分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含慢病毒的试剂(病毒滴度1×108 TU/mL) 各20 μL。监测大鼠的机械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和热缩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ency,PWTL),并运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脊髓水平Wnt3a及NR2B蛋白的表达变化,免疫共沉淀检测JMJD6与Wnt3a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相互作用。结果:与Sham组相比,CCI术后各组大鼠的PWMT明显降低和PWTL明显缩短(P<0.05)。与CCI组和CCI+LV-NC组相比,CCI+LV-JMJD6组的PWMT在术后第10和14天明显升高,PWTL在术后第14 天明显延长(P<0.05)。CCI术后第14天,CCI组及CCI+LV-NC组Wnt3a和NR2B蛋白表达水平较Sham组明显升高,鞘内注 射慢病毒载体后, CCI+LV-JMJD6组的Wnt3a和NR2B蛋白表达水平较CCI+LV-NC组降低(P<0.05)。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Wnt3a与JMJD6之间无直接相互作用。结论:Wnt3a参与调节神经病理性疼痛,其作用可能与JMJD6的表观遗传修饰相关,两者可能通过间接相互作用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脊髓p300在大鼠慢性缩窄性神经损伤(CCI)模型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 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CCI组,24只大鼠鞘内置管后制作CCI模型,随机分为3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p300乙酰转移酶抑制剂C646组和对照剂C37组.术后第7天开始鞘内给药直至第14天,观察大鼠机械痛阈变化,术后第14天利用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检测脊髓p300的表达分布.结果 (1)p300主要表达于神经元中,且CCI组表达量高于Sham组(P<0.05).(2)鞘内注射C646明显提高CCI大鼠机械痛阈,而注射C37和DMSO后大鼠痛阈无明显变化.结论 大鼠脊髓p300蛋白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机制可能与其乙酰转移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正常糖耐量(NGT)糖负荷后1 h血糖(1hPG)升高人群胰岛细胞功能。方法:实验对象分为两组:1hPG正常组(NGT 1hPG <8.6 mmol/L)48例,1hPG升高组(NGT 1hPG≥8.6 mmol/L)49例,两组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分别测定0、30、60、120、180 min血浆葡萄糖及同步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Gg)水平。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IG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及敏感性。计算胰高血糖素曲线下面积(AUCGg)、早相胰高血糖素分泌指数(ΔGg),评估胰岛α细胞功能。结果:①1hPG升高组60、120、180 min胰岛素水平高于1hPG正常组(P<0.05),IGI低于1hPG正常组(P<0.05),两组HOMA?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1hPG升高组30、60 min Gg、ΔGg、AUCGg均高于1hPG正常组(P<0.05)。结论:正常糖耐量1hPG≥8.6 mmol/L人群既有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早相胰岛素分泌下降,也存在胰岛α细胞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对预防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120例需要行机械通气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吸痰方式,观察组先进行声门下吸痰,再进行气管吸痰,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吸痰次数、分泌物出现时间及气道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分泌物出现时间晚于对照组,气道炎性反应强度轻于对照组,其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先使用声门下吸痰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减少吸痰次数,延长分泌物出现时间,并降低患者气道炎症反应水平.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手术不同开窗方式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手术途径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40例已确诊慢性上颌窦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经下鼻道上颌窦开窗术治疗组(Ⅰ组)、经中鼻道上颌窦口开窗术治疗组(Ⅱ组)、双径路上颌窦病变清除术治疗组(Ⅲ组).通过术后回访比较鼻内镜下手术3种开窗方式治疗慢性上颌窦炎在各组中的手术途径及临床疗效.结果 3组共240例患者经治疗后鼻塞、流涕、嗅觉减退和头痛等症状均基本消失,术后经鼻内镜和鼻窦CT冠状位加水平位扫描复查,定期随访,其中Ⅰ组80例痊愈46例,好转30例,治愈率为57.5%,Ⅱ组120例痊愈78例,好转30例,治愈率为65%,Ⅲ组40例痊愈32例,好转8例,治愈率为80%,Ⅲ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Ⅰ组、Ⅱ组,各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术后的鼻腔-鼻窦结局测试评分显著优于Ⅰ组、Ⅱ组,各组手术前后的鼻腔-鼻窦结局测试评分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疗效确切,患者预后理想,而选择双径路开窗上颌窦病变清除术治疗更能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浙江省舟山市某城区幼儿园开展口腔卫生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幼儿口腔卫生行为和家长口腔卫生知识调查表》,对舟山市的2所公办幼儿园的全体2010年人园幼儿家长进行2次问卷调查。包括家长观察到的幼儿行为和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两部分。结果入园时幼儿家长观察到的幼儿口腔卫生健康行为形成率为50.53%,2年后为58.9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后幼儿在“每天刷牙”、“有自己的牙刷”、“正确刷牙”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园时幼儿家长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8.83%,2年后为77.5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经常吃蔬菜、水果对牙齿有好处”、“每天早晚刷牙”、“睡前吃东西对牙齿有害”、“用含氟牙膏能保护牙齿”的知识知晓率较入园时有提高。结论舟山市某城区幼儿园开展口腔卫生健康教育的效果明显,但家长的相关健康知识没有得到明显的提升。幼儿园应通过创建“健康促进幼儿园”,加强家园联系,全面提高幼儿的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9.
《黄帝内经》素以养生保健著称,可见中医学自古以来高度重视阳气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人体阳气盛衰变化规律及阳气在人体养生中有极大的重要性,阳气养生的基本原则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阳气的固密潜藏是养生的关键,故而固护阳气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新生儿细菌感染诊断中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分娩的单胎足月新生儿160例,其中110例胎膜早破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另50例非胎膜早破新生儿作为对照组;110例胎膜早破新生儿根据感染征象分为未感染组38例、局部感染组42例、全身感染者30例;出生时采集脐血并进行检测,并于出生24h、出生3d、出生7d采血检测CRP和PCT水平。结果新生儿全身感染组脐血PCT和CRP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局部感染组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感染组新生儿出生3天血PCT和CRP水平明显高于出生24h,出生7d PCT和CRP水平低于出生24h、出生3d;局部感染组出生3d CRP比出生24h水平高,有显著差异,P0.05;局部感染组出生24h、出生3d PCT水平略高,但与出生7d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CT检测可有效的评估新生儿早发性感染严重程度,为临床针对性应用抗生素提供指导依据,并判断治疗疗效和预后,但其对局部感染具有局限性;CRP有助于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但单独检测仍不能完全排除新生儿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