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治疗巨型肥胖症(附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科微创减肥手术已经成为治疗肥胖症的热点。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laparoscopic adjustable gastric banding,LAGB)于1993年问世于欧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与改进,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目前,LAGB已经成为国际上治疗肥胖症的主要外科减肥方法之一。在我国,已经有少数医疗单位开展了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治疗肥胖症,但多数肥胖症患者的体重指数(BMI)介于33~45。对BMI>50的巨型肥胖患者,由于手术难度明显增大,在亚洲也属罕见。2006年,我们成功对2例BMI>50的巨型肥胖症患者施行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随访1年减肥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例1,男33岁,体重242.5kg,身高182cm,BMI73.2;例2,女25岁,体重158kg,身高170cm,BMI54.7。术前血甘油三酯分别为7.32、7.14mmol/L,血糖分别为9.4、11.2mmol/L。腹部超声均提示脂肪肝。均合并膝关节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日常进食量为常人的3倍左右,曾多次行节食、运动、药物及针灸等减肥方法,效果不理想。经内分泌科室检查诊断为单纯性肥胖症。1.2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患者的死亡风险因素,为临床及时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南开医院微创外科中心2011年6月1日~2012年1月1日收治的61例ACST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方法及病情变化等,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Pearsonχ2检验对患者预后进行12个相关单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线性回归行死亡风险多因素分析。结果 61例ACST患者中9例死亡。单因素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血小板减少、休克、呼吸衰竭、意识障碍是ACST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ACST患者预后因素的强度按风险系数排列依次为意识障碍、休克、血小板计数≤75×109/L、呼吸衰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0%。结论意识障碍、休克、血小板计数≤75×109/L、呼吸衰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0%是ACST患者的死亡风险因素;急诊鼻胆管引流(ENBD)可作为ACST明确诊断后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重度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行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06年6月对137例中、重度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病人行腹腔镜胃底折叠术的的临床资料.结果121例行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16例作腹腔镜Toupet胃底折叠术.术后症状完全缓解.术后4个月,食管下段压力由7.28±1.32 mmHg提高到19.01±3.39 mmHg(t=11.69,P<0.01).24 h pH值监测评分由181.76±95.47降低至8.13±1.96(t=8.38,P<0.01),较手术前有明显改善,并达到正常范围.长期随访临床效果良好.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无中转开腹及死亡病例.结论对于严重的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治疗肥胖症的初步经验及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患者的体重指数(BMI)及其身体条件选择15例肥胖症患者行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结果:15例手术均获成功,2例发生并发症,占13.4%,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恶心、呕吐症状,1例患者出现注水池部感染,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随访10个月,减肥效果良好。结论: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是治疗肥胖症的有效方法,具有安全微创、可调节、可恢复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腹腔镜Dor 胃底折叠术(LDF) 治疗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的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09 年12 月—2012 年7 月我科收治的RE 患者51 例,其中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状态(观察组)19 例,单纯RE(对照组,32 例),均采用LDF 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Demeester 评分、食管LES 静息压、GERD-Q 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满意度评分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行LDF,术后早期症状均获得有效缓解,两者患者的GERD-Q 和Demeester 评分均低于术前,食管LES 静息压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术后SAS、SDS 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术前术后的SAS、SD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长期随访结果,观察组反流症状复发率高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LDF 治疗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的RE 安全且有效,但远期反流症状复发率高于对照组。提示对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的RE 患者应加强术后抗焦虑治疗,以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5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南开医院近年来收治的25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患者保守治疗全部治愈,其中肠梗阻1W内缓解11例,2W内缓解14例;缓解出现时间为6~10d,平均7.4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宜先行非手术治疗,安全、效果好;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内镜支架术后生存时间的主要因素。方法:行内镜治疗的61例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选择可能对术后生存时间有影响的10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的扩散、胆碱酯酶、白蛋白、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的水平影响患者内镜支架术后的预后(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的扩散、白蛋白及胆碱酯酶的水平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内镜支架术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肿瘤的扩散、胆碱酯酶及白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8.
内镜腹腔镜治疗肥胖症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腹腔镜治疗肥胖症的效果及经验。方法总结2005年9月至2006年4月开展的根据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及其他身体条件采用经内镜生物性胃内球囊术(5例)及腹腔镜可调节性胃束带术(7例)治疗肥胖症的经验。结果12例患者治疗均成功,没有出现术后早期并发症,术后随访半年减肥效果良好,生物性胃内球囊术后月平均减轻体质量3.6kg(3.1~4.1kg),腹腔镜可调节性胃束带术后月平均减轻体质量5.2kg(4.6~5.7kg)。结论生物性胃内球囊术和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均是治疗肥胖症的有效方法,具有微创、可调节、可恢复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胃镜生物球囊减肥术(BioEnterics Intragastric Balloon BIB)治疗单纯肥胖症的效果。方法:对18例单纯肥胖患者(平均年龄29岁,平均体重指数32.1kg/m2)施行BIB,并观察其初步效果。结果:BIB手术时间15~25min(平均时间为18min),注水量550ml(平均注水量为500-600ml),18例患者无手术死亡,术中、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18例患者随访24周。全部患者减重16.2~19.4kg(平均减重17.8kg),无营养不良症状出现。结论:BIB治疗单纯肥胖症具有无创、安全、有效等特点,近期减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探讨经胃途径内镜联合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动物实验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从2010年7月至10月对6只五指山小型猪在全麻下行联合方式胆囊切除术,术中记录手术时间、并发症情况,术后观察实验动物饮食、体质量变化及术后2周对实验动物进行尸检观察造口愈合情况及腹腔内有无感染、脓肿及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结果6只动物均成功行胆囊切除,除1只动物因术中出血行腹腔镜止血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为87min(69—124min)。所有动物均存活2周,2周后实验动物进食量及体质量无明显变化,尸检时没有发现的脓肿、出血等并发症,造口愈合良好。结论联合腹腔镜的方式保证了经自然腔道途径外科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同时降低了单纯腹腔镜手术的创伤,是一种向单纯经自然腔道行外科治疗较为可靠的过渡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