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造模方法脾虚小鼠免疫学改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实验对不同方法塑造的脾虚模型小鼠在免疫学方面的改变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苦寒泻下造模法、单复因素造模法、不同复合因素造模法脾虚小鼠模型的特异玫瑰花结形成率,IgG、IgM含量,T细胞亚群比例,IL-2活性,N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转化率等项指标上存在着明显差异,从而揭示了几种常用脾虚造模小鼠在免疫学方面改变的规律及各种造模方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2.
通过整理历代医家主要著作中关于温肝法的记载,阐述温肝法的学术渊源。运用计量学方法,选取文献中温肝法常用方药,建立数据库,进行药物频次统计,总结出温肝法高频药物和温肝法所治病证的治疗原则,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3.
中医黄疸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建立中医黄疸动物模型,并对模型加以评价。方法:在采用异硫氢酸苯酯(APIT)灌胃诱导大鼠肝损伤的基础上,分别结合中医高脂高糖饮食加湿热环境因素,建立中医阳黄证动物模型;中药大黄灌胃加寒湿环境因素,建立中医阴黄证黄疸动物模型。观察大鼠一般生物学状态、肝功能变化及体液免疫水平,并分别予中药复方茵陈蒿汤、茵陈术附汤治疗。从病因、症状、体征、实验指标以及中药治疗反证等方面对模型加以评价。结果:动物模型符合黄疸证疾病特点,未改变黄疸模型的关键指标,未影响异硫氢酸苯酯(APIT)灌胃造模方法的主要特点;同时模型大鼠出现明显湿热证/寒湿证主证及客观指标变化,经中药复方治疗后,黄疸证指标和湿热证/寒湿证主证及指标明显改善。结论:上述方法建立的黄疸动物模型符合中医学传统病因病机理论,方法可靠,重现性强,与人类黄疸相似,为中医药研究治疗黄疸提供了较为合适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五种脾虚小鼠模型过氧化与抗氧化改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实验对大黄泻下法、番泻叶泻下法、劳倦过度法、大黄泻下加劳倦过度法和番泻叶泻下加劳倦过度法研制的 5种脾虚小鼠模型在机体过氧化与抗氧化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探讨单因素与复合因素造模法对脾虚动物模型生物膜结构和功能改变的规律及其机制 ,同时探讨补脾中药对脾虚小鼠模型生物膜结构与功能恢复的作用及其机理。结果表明 ,5种方法塑造的脾虚小鼠模型均出现了肛温和体重的下降 ,丙二醛(molondialehyde,MDA) 和共轭双烯(Conjngated dienes,CD) 指标的升高 ,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 、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SOD) 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 Px) 指标的下降。且脂质过氧化损伤程度和抗氧化酶活性下降程度以番泻叶泻下加劳倦过度组表现最重。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但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又有着密不可分的生理联系和病理影响。基于这个理论,中医学创造了“内病外治”、“外病内治”、“脏病治腑”、“腑病治脏”等理论,同时古代医家还提出了“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即“上病下治”和“下病上治”的理论。这一理论在中医临床实践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试就此进行简要的讨论。1“上病下治”与“下病上治”的理论渊源早在《黄帝内经》一书中就有关于“上病下治”和“下…  相似文献   
6.
大黄泻下与劳倦过度单复脾虚模型免疫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大黄泻下与劳倦过度单复因素脾虚模型在免疫学方面的改变,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黄泻下与劳倦过度脾虚造模在特异玫瑰花结形成率、IgG含量、T细胞亚群比例、IL-2活性、NK活性、淋巴细胞转化率八项指标上,存在着差异。劳倦过度虽较大黄泻下所致脾虚程度为轻,但却不失为一种确切有效的、便于长期施加的脾虚造模因素。同时,亦说明了复合因素在脾虚造模上占有绝对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清肝法是中医常用肝病治法之一,长期指导着肝病的临床治疗。通过整理古代文献了解清肝法的历史渊源,阐述清肝法适应症的症候特点,并从五脏的角度入手,深入探析清肝法的中医理论基础,以期能更好的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8.
柔肝法是中医临床常用肝病治法之一。恰当的运用柔肝法对于中医临床治疗诸多常见病证和疑难杂证都具有重要意义。现从文献和临床两个方面探讨柔肝法的历史渊源及其在当代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茵陈蒿汤对β-葡萄糖醛酸酶UDPGT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中医阳黄证黄疸动物模型,同时探讨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中药茵陈蒿汤对阳黄证黄疸动物模型肝细胞摄取、转化、排泄胆红素的影响,揭示其利胆退黄的机制。方法:在采用异硫氰酸-1-萘酯(ANIT)灌胃诱导大鼠肝损伤的基础上,结合中医高脂高糖饮食加湿热环境因素,建立中医阳黄证黄疸动物模型。观察大鼠β—葡萄糖醛酸酶含量、UDPGT活性、D-木糖吸收率的变化,并予中药复健方茵陈蒿汤治疗。探讨其对肝细胞摄取、转化、排泄胆红素的影响。结果:中医阳黄证黄疸动物模型符合黄疸证疾病特点;同时模型大鼠出现明显湿热证主证及湿热证客观指标变化。经中药复健方治疗后,黄疸证和湿热证主证及指标明显改善。结论:茵陈蒿汤有保肝利胆退黄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降低肝细胞β-葡萄糖醛酸酶含量、诱导UDPGT活性、促进胆红素排泄,从而改善胆红素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