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部分食管良、恶性狭窄的患者进行术前准备或作为辅助治疗措施时会采用胃造口术。胃造口的目的在于胃引流减压、胃饲养或终身胃肠改道。对于治疗食管瘢痕狭窄进行拉线循环扩张者,需要多功能且保留时间较长.但又非永久性胃造口。若按传统术式进行,往往遭致失败.诸如胃管脱出无法再插入,  相似文献   
2.
浮针配合针刺阳陵泉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肌腱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浮针配合针刺阳陵泉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肌腱炎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浮针配合针刺阳陵泉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93.3%,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配合针刺阳陵泉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肌肌腱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创伤性膈疝的诊治经验。方法对12例创伤性膈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10例,治愈11例,死亡1例,病死率8.33%。结论创伤性膈疝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剖腹术是绝大多数创伤性膈疝患者首选的手术方法,尽早手术修补膈肌裂口,及时正确地处理合并脏器伤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中药(简称中药)联合化疗对大肠癌术后脾虚证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4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用中药加化疗治疗,对照组(21例)单用化疗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脾虚症状的改善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肿瘤缓解率分别为39.5%和33.3%;中医脾虚证候疗效:控显率治疗组(72.1%)与对照组(19.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活血中药联合化疗对改善大肠癌术后患者脾虚症状,减轻化疗部分不良反应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晚期胃癌和大肠癌常引起大量腹水,通常治疗后效果不理想,本文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5例因晚期胃癌和大肠癌引起的大量腹水进行前瞻性、随机性对照临床治疗研究,考核其腹水消退效果、生活质量、客观疗效指标、免疫指标.结果:腹腔内用药加中药治疗组(中西医组)的腹水消退效果、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单纯腹腔内用药组(西医组)(x2检验,p<0.05);客观疗效指标,二组间尚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免疫指标(CD3 CD4 CD8 NK),中西医组的改善情况好于西医组(t检验,p<0.05或p <0.01).结论:腹腔内用药结合中药治疗对晚期胃癌、大肠癌造成的腹水治疗效果明显,总体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组.  相似文献   
6.
三步十法检查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CT及MRI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临床 ,腰椎间盘突出症 (以下简称腰突症 )的诊断方法日趋完善 ,但临床检查在诊断中的重要性仍被诸多医家所肯定[1] 。然而临床检查方法繁多 ,各项检查的阳性率各家报道出入较大[2 ] ,我们从众多的临床检查中精选出三步十法加以研究 ,共有 5 32例患者诊断为腰突症 ,其中 5 0 0例经CT及MRI证实 ,现将统计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5 0 0例 ,其中男 317例 ,女 183例 ;年龄 16~ 71岁 ;病程 0 5小时~ 2 6年。症状表现腰腿痛 415例 ,仅腰痛 45例 ,仅腿痛 40例 ;症状偏左侧 2 6 3…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早期非小细胞癌实施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胸外科手术病例56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选择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指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判断治疗效果。结果在临床指标方面,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四项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出现了1例肺部感染与1例胸腔感染,而对照组出现2例肺部感染,3例气胸与3例胸腔感染,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的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6%。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过程中,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具有明显优势,患者临床指标控制程度较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减少了对患者的损伤,更好地促进了患者的预后与恢复。  相似文献   
8.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abdominal acupuncture plus the Confluent Points of the Eight Extraordinary Meridian in treating chronic pharyngitis.

Methods

Thirty eligible subjects with chronic pharyngitis were given abdominal acupuncture plus needling Lieque (LU 7) and Zhaohai (KI 6), two out of the Confluent Points of the Eight Extraordinary Meridian, once a day, 10 sessions as a course, and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was evaluated after a treatment course.

Results

After a treatment course, of the 30 subjects, 21 were recovered, 5 showed markedly effective, 2 were improved, and 2 faile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3.3%.

Conclusion

Abdominal acupuncture plus the Confluent Points of the Eight Extraordinary Meridian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 chronic pharyngitis, worth promoting in clinic.
  相似文献   
9.
III期贲门失弛症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 7年 4月至 1997年 10月我们共收治III期贲门失弛症病人 10例 ,占同期贲门失弛症病例总数的 3 3%。采用全食管切除、结肠或胃重建手术治疗 ,均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0例中男 6例 ,女 4例 ;年龄 18~ 6 6岁。主要症状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呕吐 ,或伴严重呕血。食管造影均显示胸段食管扩张 ,内径 8~ 12cm。术前胃镜检查发现 ,食管存在多处不同深度的溃疡、出血 ,其中 2例合并癌变。手术方法 手术采用全食管切除、结肠代食管术 7例 ,其中 5例一期行食管全切、结肠代食管手术 ;1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者和 1例H…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项八针、舌三针配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6例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A组90例、B组87例和C组89例。3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内科基础治疗、吞咽功能训练及针刺治疗,其中A组取项八针[风池(双)、风府、大椎和"项四花穴"]和舌三针(上廉泉、双侧夹廉泉),B组仅取项八针,C组仅取舌三针进行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3个月后随访。观察3组治疗前后及随访时的洼田饮水试验评价量表评分和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评分(SWALQOL),并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治疗后和随访时总有效率分别为91.1%和93.3%,B组分别为83.9%和88.5%,C组分别为80.9%和83.2%,A组治疗后和随访时总有效率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WAL-QOL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随访时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与同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随访时SWAL-QOL评分与同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治疗后及随访时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WAL-QOL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八针、舌三针配合吞咽功能训练能有效改善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吞咽障碍,以项八针为主的选穴远期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