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的CT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检查对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的诊断价值,进一步提高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36例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的CT征象及其病因、病理。结果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主要累及实质器官(脾、肝、肾、胰、肾上腺等)及空腔器官(胃、十二指肠、小肠、结肠及肠系膜等)。其CT征象主要有:①“哨兵血块”征;②“葱皮样”征;③腹腔内积血积液;④实质器官体积增大;⑤腹腔内游离气体;⑥平扫时肠间模糊不清,增强后局限性小肠壁增厚及肠系膜斑点状强化,提示肠及其系膜损伤。结论CT检查对急性闭合性腹部外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决定手术或保守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为患者争取了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2.
肝脏炎性假瘤的超声和CT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研究肝脏炎性假瘤的超声和CT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2例共14个肝脏炎性假瘤进行了B超、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CD)的对比分析。结果在B超上,肝脏炎性假瘤可表现为低同声不规则形病灶,后方无增强等改变;CT上可为低密度不规则形.增强后强化不明显,动态扫描无快进快出等现象,CD显示多为无明确彩色血流。在本组中,B超、CT和CD诊断为良性病变的符合率为21.4%、36.4%及88.9%;诊断为肝脏炎性假瘤的符合率分别为7.1%、9.1%及66.7%。结论对肝脏炎性假瘤的诊断应首先加强认识。如B超出现不规则形低回声病灶应作CD检查,而CT发现无明显增强的不规则形低密度灶,应加作动态检查。这样有利于提高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胆囊癌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分析胆囊癌的误诊原因,提高胆囊癌的CT诊断水平,减少对此病的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3年10月~2006年12月间经手术、病理确诊或随访证实患者在短期内死亡的23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 CT表现包括:肿块型10例,壁厚型8例,腔内型2例,混合型3例.23例中,18例可发现淋巴播散转移.14例CT术前诊断准确,9例误诊.结论 CT的软组织分辨力高,特别是螺旋CT的应用,其分辨力更高,可较清晰地显示胆囊癌的原发病变及其邻近器官的侵犯,薄层及增强扫描可较清晰地显示胆囊癌的淋巴播散转移,对胆囊癌的发现、分期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估计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但是CT对胆囊癌的早期改变诊断仍较困难,容易误诊,故诊断时应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4.
戴燕彬  李华文 《职业与健康》2006,22(22):2018-2019
目的 探讨婴儿脚气病的脑部CT表现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维生素B1缺乏性脑病临床和CT资料.结果 临床上主要以抽搐、精神萎靡、目光呆滞和呕吐等症状发病.脑部CT示:双侧豆状核(16/18),尾状核头部(12/18)、丘脑(1/18)、内囊前肢(2/18),外囊(1/18)和侧脑室旁白质(2/18)对称性低密度区,15例脑沟增宽,13例脑室扩大,1例大脑皮质密度普遍较低.给予维生素B1治疗后,临床表现明显改善,2~7 d临床症状消失.结论 双侧豆状核、尾状核头部、丘脑和脑白质对称性低密度病变,是婴儿维生素B1缺乏性脑病的重要CT表现.  相似文献   
5.
颈椎生理曲度异常X线表现的临床价值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颈椎生理曲度发生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00例有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病例,在其侧位X线平片测量弧弦距,观察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程度。结果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按弧弦距进行分类,可表现为轻度变直、明显变直、节段性后凸及椎体间偏移、错位。结论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是颈椎病具有重要价值的X线征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X线平片技术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外伤性脊椎骨折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脊椎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和X线平片技术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效果。结果: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时前柱骨折以及中柱骨折、后柱骨折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片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时小关节滑脱、椎管狭窄和骨碎片等显示率显著高于X线片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伤性脊椎骨折诊断时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可有效提升骨折检出率,改变脊椎骨折解剖学改变显示率,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结核性脑膜炎的CT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探讨(附45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CT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5例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结果结核性脑膜炎的CT征象主要有:①梗塞灶;②脑积水;③蛛网膜下腔渗出;④白质水肿;⑤结核瘤;⑥钙化、局限性脑炎及空蝶鞍征等。结论上述异常CT征象2~3种同时出现时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比较确定;如果梗塞同时伴随有积水、渗出和结核瘤改变之一者,对临床确诊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诊断腹膜问皮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21例腹膜间皮瘤的CT表现,并与大体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主要CT表现包括:腹水(21例,100%);腹膜不规则黏连(17例,80.9%);腹膜结节(7例,33.3%);大网膜受累(14例,66.7%);肠系膜受累(15例,71%);盆腔肿块(12例,57.1%)和胸膜受累(10例,47.7%)。结论腹膜间皮瘤早期腹膜痛变CT检查不易发现,当腹膜、大网膜和肠系膜广泛增厚黏连时,CT检查可提示此病的诊断,但不易与卵巢癌和转移瘤鉴别,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  相似文献   
9.
消化道穿孔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燕彬  曾凤香 《职业与健康》2006,22(19):1638-1639
消化道穿孔常继发于胃肠道的溃疡,肿瘤,炎症和外伤等,以胃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胃肠道穿孔多见,男性较多,以40~50岁之间为多发年龄,多以腹痛、腹胀、呕吐为主要症状。放射线可以检查穿孔的存在,但不能确定原因和部位,CT一般能对此作出正确的诊断。本文收集我院2002~2003共100例胃肠道穿孔患者病历参考有关文献[1-3]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提高影像诊断胃肠道穿孔水平。1资料与方法100例全部经过放射线常规检查,男,81例,女19例,年龄12~76岁。溃疡引起穿孔87例,外伤引起穿孔10例,其他原因引起的胃肠道穿孔3例。发病时间来我院就诊最早1~2 h。放射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型膀胱憩室的CT表现,并探讨该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临床诊断,为临床诊治此病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大型膀胱憩室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延迟扫描,其中1例加行逆行膀胱造影。前期前后均为10mm,造影剂为60%泛影葡胺,常规用60ml静脉推注,逆行膀胱造影用60%泛影葡胺(20ml)与生理盐水(80ml)的混合液经尿道逆行推注。结果CT平扫及增强延迟扫描,能直接显示憩室的大小、部位、形态和憩室的开口,图像直观。如果诊断困难,必要时行CT膀胱逆行造影检查可确诊。结论CT是诊断膀胱憩室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