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评价急性重度颅脑创伤患者脑组织、血清同时筛选损伤标记物的意义;对比出两种组织之间相同的差异蛋白质,以直接利用血清中的蛋白质来评估颅脑损伤。方法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时间飞行质谱技术比较创伤组和对照组皮层组织之间、血清之间蛋白质的差异表达,筛选出血清、脑组织之间相同的差异蛋白质。结果每例患者脑组织、血清之间比较出13—39个相同差异蛋白质峰。创伤组脑组织、血清之间比较出8个相同差异蛋白质峰:m/z3178、m/z3412、m/z4201、m/z4692、m/z8605、m/z8676、m/z9387、m/z9607。结论脑组织、血清同时筛选差异蛋白质,发挥出两种组织各自对比的优势,克服彼此的缺点,为直接利用血清中的差异性蛋白质评估颅脑损伤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炙甘草汤的药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炙甘草汤是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所载方剂,是由炙甘草、党参、大枣、阿胶、地黄、五味子、麦冬、何首乌等组成。具有养心补血,通脉止痛之功效。药理实验研究表明,炙甘草汤口眼给药对动物血压有较明显的升压作用,增强小鼠在常压条件下的耐缺氧能力。同对具有显著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现将实验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实验药品由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药房按处方提供生药。制刑;取生药1.5kg,用水煎醇沉法制成 100%和 400%的溶波,调pH值中性,灭菌备用。2 结果与讨论2.1 急性毒性实验 取小鼠 10只,体重(…  相似文献   
3.
蛛网膜下腔纤维化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atoma,SAH)后交通性脑积水(communicating hydrocephalus)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1].研究人员通过尸检及动物模型对蛛网膜下腔纤维化的发生及发展过程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迄今为止,对其发生机制仍没有明确结论.关于SAH后蛛网膜下腔纤维化的发生,多数学者认为[1-2] SAH后血细胞及其分解产物对脑膜产生强烈刺激,发生无菌性炎症,引起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er growth factor 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等细胞因子大量进入蛛网膜下腔,刺激柔脑膜细胞大量合成胶原、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等各种细胞外基质成分,并沉积于蛛网膜下腔,与增生的柔脑膜细胞共同引起纤维化.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蛛网膜下腔纤维化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5-氨基乙酰丙酸荧光引导显微手术切除人脑胶质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荧光物质引导的显微手术切除人脑胶质瘤的要点,评估该技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6年4月至2006年10月术前经CT或MRI证实胶质瘤的11例病人接受了荧光引导胶质瘤手术。男5例,女6例。年龄35~66岁,平均48.5岁。术前应用5-氨基乙酰丙酸(5-ALA),术中根据所提供的荧光影像判定肿瘤边界并切除肿瘤。根据不同荧光强度取材进行HE染色以检测手术切除情况。术后行MRI检查以确定肿瘤的切除情况。结果胶质瘤在荧光光源的照射下被激发出红色荧光,而正常脑组织不发光。荧光强度高的肿瘤组织HE染色显示含有大量的肿瘤细胞,并可见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荧光强度较弱或者没有荧光的区域仅有少量的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病人术后的MRI检查证实肿瘤切除比较完全。结论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切除胶质瘤,并为手术者提供客观的肿瘤边界,提高了手术切除率。对该方法的确切评估尚需对手术病人进行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5.
患者 男,15岁,2006年3月20日于活动中突发剧烈头痛,头晕,短暂性意识障碍20min,醒后恶心呕吐,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保守治疗3d入院,体格检查,意识清楚,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既往健康,头部CT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于中脑右前方见高密度球形占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评价利奈唑胺注射液治疗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以更好的指导临床药物应用,使颅内感染患者得到合理规范化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11月应用利奈唑胺治疗的25例神经外科疾病术后并发颅内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并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5例患者应用利奈唑胺治疗后的总体治愈率为100.0%,患者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缓解率为100.0%,体温、血常规、脑膜刺激征缓解率为100.0%,革兰阳性球菌清除率为100.0%,脑脊液常规缓解率为91.3%,2例患者出院时脑脊液常规白细胞仍高于正常,但无其他颅内感染迹象,全部患者应用利奈唑胺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利奈唑胺可有效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所致颅内感染,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良好,疗效明确,临床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无功能型垂体腺瘤(non-functional pituitary adenomas,NFPAs)是指缺乏垂体激素的分泌及激素分泌过多引起临床症状的垂体腺瘤。其中静默性垂体腺瘤是NFPAs的一种类型,是指免疫组织化学发现垂体激素免疫阳性,通常因为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或偶然检查被发现。不同类型的静默性垂体腺瘤具有各自的临床病理特征,本文对静默性垂体腺瘤的流行病学、影像学特征、临床表现与术后复发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硬脊膜内层Saito切除技术治疗脊膜瘤的手术技术和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Saito技术治疗36例脊膜瘤,术中显微镜下将硬脊膜分为内外两层,将肿瘤和与之相连的硬脊膜内层切除,完整保留硬脊膜外层并严密缝合。结果 36例脊膜瘤全切除,平均随访31个月(12 -72个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和肿瘤复发。外层硬脊膜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肿瘤生长。结论 硬脊膜内层Saito切除技术治疗椎管内脊膜瘤,在切除肿瘤蒂部硬脊膜内层同时可以保留硬脊膜外层,减少术后脑脊液漏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远期临床效果尚需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9.
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临床特征、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6例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治疗时机以及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并结合文献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所有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患者均行MRI检查。结果16例患者的硬脊膜外血肿分别位于下颈段(2例)、颈胸段(6例)、胸段(7例)及胸腰段(1例)。MRI检查T1WI表现为等信号或略高信号,T2WI以高信号为主,其中可见混杂低信号。12例施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10例预后良好;4例保守治疗者中3例神经功能完全恢复。结论脊髓MRI检查是诊断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首选方法,早期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是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疗效的关键。手术疗效主要与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患者手术前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手术间隔时间有关;症状较轻者在密切观察下可予以保守治疗,其神经功能的恢复主要取决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目的探讨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临床特征、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6例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治疗时机以及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总结,并结合文献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所有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患者均行MRI检查。结果16例患者的硬脊膜外血肿分别位于下颈段(2例)、颈胸段(6例)、胸段(7例)及胸腰段(1例)。MRI检查T1WI表现为等信号或略高信号,T2WI以高信号为主,其中可见混杂低信号。12例施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10例预后良好;4例保守治疗者中3例神经功能完全恢复。结论脊髓MRI检查是诊断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首选方法,早期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是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疗效的关键。手术疗效主要与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患者手术前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手术间隔时间有关;症状较轻者在密切观察下可予以保守治疗,其神经功能的恢复主要取决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第四脑室底的显微解剖,为选择切开第四脑室底进入脑干的手术入路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10例国人成人脑标本的第四脑室底进行显微测量,其中7例进行了切片染色,对部分脑干背侧的重要神经核团及神经纤维束进行了观察测量。结果 1.第Ⅳ脑室底长(32.08±3.02)mm,宽(18.64±1.94)mm的菱形结构。2.获得了部分脑干背侧重要神经核团及神经纤维束的资料。结论 通过对第Ⅳ脑室底显微解剖的观察,认为切开第Ⅳ脑室底可选择的手术入路有:中线切口,中部最宽区横行切口和面丘上纵行切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