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继发于恶性肿瘤骨髓纤维化症47例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继发性骨髓纤维化(secondarymyelofibrosis,SMF)患者的临床及骨髓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995年~2004年同济医院确诊的47例继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表现、血片和骨髓象的细胞学表现及骨髓活检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同时对不同疾病SMF程度与巨核细胞数的关系作了相关分析。结果骨髓转移癌常伴有SMF,易致骨髓穿刺干抽或稀释。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或多发性骨髓瘤(MM)常伴SMF,骨髓象不易确诊,骨髓活检常能提供确诊的依据。各原发疾病之间MF程度没有统计学差异,而且MF程度与巨核细胞数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当骨髓穿刺表现为“干抽”或疑为稀释、增生低下时,要考虑可能合并SMF,则应做骨髓活检,有助于对骨髓转移癌、ALL、MM、恶性淋巴瘤等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川芎嗪对骨髓移植小鼠CD44表达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探讨川芎嗪对骨髓移植小鼠早期造血重建过程中黏附分子CD44表达水平的影响,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骨髓移植对照组(简称对照组)和骨髓移植 川芎嗪治疗组(简称川芎嗪组),对照组和川芎嗪组每天分别胃饲生理盐水和川芎嗪。于骨髓移植(BMT)后第7,14,21,28天处死小鼠,计数外周血细胞、骨髓有核细胞,分析骨髓中造血组织面积及成熟红细胞容量,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骨髓细胞上CD44的表达水平.并于第10天取小鼠脾脏,计数脾集落形成单位。结果显示,骨髓移植后第7,14,21,28天川芎嗪组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骨髓有核细胞计数、骨髓中造血组织面积均显著高于移植对照组,外周血红细胞计数在第7,14,21天也较对照组为高;同时.川芎嗪组CFU-S计数明显高于同期移植对照组,骨髓中成熟红细胞容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川芎嗪组C44的表达在第7,14,21,28天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川芎嗪可提高骨髓移植小鼠骨髓细胞表面CD44的表达水平,促进造血干/祖细胞的归巢,加速移植后骨髓的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川芎唪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骨髓微环境的可能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免疫介导的再障小鼠模型,胃饲川芎嗪注射液4mg/次,1天2次,第10天用氧分压传感针测定活体尺骨骨髓氧分压(PbO2 ),再观察其骨髓切片组织学,体外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培养基质细胞层的粘附能力.结果:川芎唪治疗组尺骨中段PhO210.32±1.27KPa较正常组(12.35±1.05Kpa)低,P<0.01;而显著高于对照的再障组(4.32±2.86KPa)P<0.001.再障组骨髓微血甲扩张、断裂、淤血,造血组织容量百分率24.9±9.6%.川芎嗪组微血管较清楚、完整、无断裂及淤血,造血组织容量百分率为52.8±15.6%.再障胡CFU-F12.5±7.3明显低于川芎嗪组(31.5±10.6),p<0.01.川芎嗪组体外培养基质细胞层粘附正常小鼠骨髓有核细胞的能力为72.7±7.8%,与正常组(73.4±3.4%)无差异,明显高于再障组(56.2±9.8%),P<0.01.结论:川芎嗪能促进再障小鼠骨髓微血管的修复,增加微环境供氧,促进基质细胞生长及其粘附功能.川芎嗪通过改善骨髓微环境而使骨髓造血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细胞中有丝分裂早期检查点Chfr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对46例初诊未治疗的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Chfr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并与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对照。结果表明: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分析显示。28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的15例,1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的13例骨髓单个核细胞Chfr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相比显著下降,同时Chfr基因表达异常病例染色体检查存在核型异常。结论:急性白血病骨髓细胞有丝分裂检查点Chfr基因表达受损,可能在白血病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15例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些疾病,如伤寒、结核、结缔组织性疾病等,因骨髓涂片有时可见到组织细胞增多,常被误诊为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简称恶组)。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简称反组)的认识,本文收集了反组1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很多人尤其是女性和儿童的手指容易长倒刺。倒刺不仅影响手部的美观,而且容易引起疼痛。为了省事,许多人习惯顺手撕掉或咬掉倒刺,这种错误方式很容易引起感染而导致甲沟炎或手部脓肿。  相似文献   
7.
酮康唑洗剂治疗花斑癣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斑癣是皮肤科常见病 ,多外用抗真菌药物溶液或乳膏治疗 ,本研究拟验证质量分数为 2%酮康唑洗剂治疗花斑癣的疗效及安全性 ,采用多中心、开放性试验 ,选择 12岁以上男女患者 ;临床症状典型 ,真菌镜检阳性。 一、临床资料 1.治疗方法 : 2%酮康唑洗剂( 20 mg/g,商品名采乐)由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批号 981215345。患者外用 2%酮康唑洗剂于全身皮肤和头发 ,着重用于患处 ,直到产生泡沫。药品保留在皮肤上 5 min之后 ,彻底冲洗干净。每日 1次 ,每次 5 mL,连用 5 d。 2.临床观察 :临床症状和体征包括浅褐黄色损害、红斑、脱屑和…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进行44次去血浆同时去淋巴细胞疗法治疗(Lympho-PE)的效果。 一、材料与方法 1.病例:SLE 6例,女5例,男1例,平均年龄29岁(20~44岁),平均病程3年(1~8年)均符合ARA标准,正处于活动期,其中3例主要表现为严重肾病综合征。6例经强的松每日0.5~1mg/kg治疗,2例并用环磷酰胺(CTX),均无效。2例(RA)54岁与57岁,病程均8年余,按ARA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联合成骨细胞移植对骨髓移植小鼠造血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60只,取其中18只制备移植用骨髓有核细胞和成骨细胞.将其余42只小鼠分为3组.单纯移植组:小鼠18只,仅进行骨髓移植(BMT);联合移植组:18只,进行BMT的同时每只小鼠输入成骨细胞2×106个;正常对照组:小鼠6只,不做任何处理,仅作为移植前的正常对照.移植组小鼠在全身照射(TBI)预处理后4 h经尾静脉注入骨髓细胞2×106个.移植后第7、14和21天,分别处死移植组小鼠6只,对小鼠的外周血细胞和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进行计数,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BMMNC中CD34+细胞的百分比,使用HPIAS-1000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像系统测量骨髓造血组织面积,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骨髓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移植后第7天,单纯移植组和联合移植组小鼠外周血细胞计数及BMMNC数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1).第21天时联合移植组小鼠白细胞、红细胞及BMMNC数明显恢复,血小板数已接近正常对照组;单纯移植组小鼠外周血细胞数和BMMNC数虽然有所恢复,但其恢复程度明显弱于联合移植组.移植后第7、14和21天,联合移植组外周血细胞计数及BMMNC数均明显高于同期单纯移植组(P<0.01或P<0.05).移植后第7、14、21天,单纯移植组和联合移植组小鼠骨髓造血组织面积、BMMNC中CD34+细胞百分比及骨髓组织MVD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联合移植组均高于同期单纯移植组(P<0.01或P<0.05).结论 联合成骨细胞移植能有效促进骨髓移植小鼠骨髓造血系统的重建.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cotransplantation with osteoblasts on hematopoietic reconstitution in mice after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BMT). Methods The typical model of syngeneic BMT was established. 18 Balb/c mice were used to prepare the bone marrow nuclear cells and osteoblasts for BMT. The 42 Balb/c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normal group (6 mice, without any treatment), the single BMT group ( 18 mice, given 2 × 106 bone marrow nuclear cells/each mouse) and the cotransplantation group of HSC with osteoblaats (18 mice,given 2 × 106 bone marrow nuclear cells and osteoblasts/each mouse). The following factors were measured on day 7, 14, 21 after BMT: peripheral blood cells, 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 (BMMNC), the percentage of CD34+ cells in BMMNC (assayed by flow cytometry), the hematopoietic tissue changes (detected by HPIAS-1000 image analysis system) and micro vascular density (MVD) of bone marrow tissue (with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The levels of periphral WBC, RBC, PLT, BMMNC in the contransplant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single BMT group (P<0. 01 or P<0. 05). In the contransplantation group, the percentage of CD34+ cells in BMMNC, the hematopoietic tissue area and the MVD of bone marrow were also higher than the single BMT group on the 7th, 14th, 21st day after BMT(P<0.01 or P<0.05). Conclusion Cotransplantation with osteoblasts could significantly promote hematopoietic reconstruction in mice after BMT. Cotransplantation may represent a promising means of achieving higher engraftment rate after BM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