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Graves''''病患者血清自身抗体与集合管抗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可引起肾小管酸化功能障碍,并伴发典型的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dRTA),这在临床上并不少见。Gaarder〔1〕等认为,这可能是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及抗微粒体抗体(TMAb)与集合管细胞存在交叉反应所致的。为此,我们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体内实验评价痹祺胶囊配伍组方对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cytochrome P450,CYP450)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全新的“Cocktail”一点法,建立LC-MS/MS法测定大鼠体内5种探针药物非那西丁、甲苯磺丁脲、美芬妥英、右美沙芬和咪达唑仑及其相应的代谢产物的浓度,分析和评估痹祺胶囊配伍组分对大鼠体内5种CYP450酶的诱导和/或抑制作用。结果 痹祺胶囊组方存在基于CYP450的配伍规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君药+臣药组、君药+使药组、君药+臣药+佐药组、君药+臣药+使药组、君药+佐药+使药组及痹祺胶囊全药组对CYP1A2具有显著诱导作用;君药+臣药组、君药+臣药+佐药组、君药+臣药+使药组及痹祺胶囊全药组对CYP2C9具有显著诱导作用。结论 痹祺胶囊组方存在基于CYP450 酶较显著的配伍规律,为进一步研究痹祺胶囊组方配伍的科学性和安全性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东北鹤虱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并进行抗菌活性测定。方法 通过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分离方法从东北鹤虱的BuOH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一个新喹酮类化合物,以有机波谱方法(^1H-NMR、^13C-NMR、2D-NMR、HR-MS,UV和IR等)进行结构鉴定,并以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抗菌活性测定。结果 从东北鹤虱中分离出一个新喹酮类生物碱,鉴定为8-甲氧基-4-喹酮-2-羧酸,并对铜绿假单胞菌、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具有抗菌活性。结论 该化合物为一新化合物,并具有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4.
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dRTA)在临床上并不少见,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本病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的原发性dRTA外,还可伴发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干燥综合征[2]、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3]、慢性活动性肝...  相似文献   
5.
用经 SV - 40转化的人集合管细胞株 H 5作为包皮抗原 ,采用间接 EL ISA方法建立了定量测定血清中抗人集合管细胞抗体 (ACCA)的方法 ,并用以测定了 30例 Graves患者及 30名正常人血清中 ACCA抗体。发现Graves病组 ACCA水平 (1.2 9± 0 .76 )高于正常对照组 (1.0 0± 0 .18) (P<0 .0 5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定性测定该抗体 ,发现有 19例患者 ACCA定量、定性方法测定均为阳性 ,另 3例 ACCA定性测定为阴性 ,而定量测定值显示略高于正常参考值。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而定量法更加敏感 ,特别适用于抗体水平较低的标本。  相似文献   
6.
香豆素类化合物生物学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25  
综述了近10年来香豆素类化合物有效成分及生物学活性的研究进展。香豆素是自然界很重要的一大类天然有机化合物,实验研究发现香豆素类化合物具有抗HIV、抗癌、降压、抗心律失常、抗骨质疏松、镇痛、平喘及抗菌等多方面生物学活性。因此,完善香豆素类化合物提取分离工艺,寻找有效的先导化合物,合成并筛选出高效低毒的香豆素类衍生物已成为药物研发工作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7.
轮叶婆婆纳中二萜类化学成分的体外抗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轮叶婆婆纳V eron ica sibirica中二萜类成分的体外抗癌作用。方法以T J905和H eL a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M TT法对获得的化合物进行抗癌活性初筛并对初筛活性高的化合物进行剂量依赖性实验,测定其IC50值。结果对轮叶婆婆纳石油醚及醋酸乙酯提取物中的7个二萜类化合物:二氢丹参酮Ⅰ(Ⅰ)、丹参酮Ⅰ(Ⅱ)、丹参酮ⅡA(Ⅲ)、隐丹参酮(Ⅳ)、婆婆纳对醌A(Ⅴ)、婆婆纳对醌B(Ⅵ)、弥罗松酚(Ⅶ)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考察,表明化合物Ⅰ和Ⅳ具有显著的抗癌活性,化合物Ⅰ对T J905及H eL a细胞生长的IC50值分别为1.038、1.816μg/mL,化合物Ⅳ对T J905及H eL a细胞生长的IC50值分别为3.637、4.391μg/mL。结论轮叶婆婆纳中的二氢丹参酮Ⅰ和隐丹参酮对T J905及H eL a细胞具有较强的生长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8.
张智  陈楠  史浩  张韶瑜  赵青  周同  郝翠兰 《中国微循环》2003,7(5):280-283,F002
目的 观察肾活检组织中NEP的表达,研究它与尿NEP含量之间的关系,以期探讨检测尿NEP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研究组分为对照组(n=100),肾小球疾病组(n=31)、急性肾小管损伤组(n=44)、慢性肾小管损伤组(n=61)、慢性肾功能衰竭组(n=13)。收集各组病人晨尿,然后通过荧光光谱分析,得到尿中NEP的量,并用相应尿肌酐值予以标化。同时对病人组中的68例患者的肾组织切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染色,直接观察NEP的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且进行其表达量与尿NEP的相关性研究。结果 正常对照组尿NEP为68.41ug/mmol Cr,急性肾小管损伤组尿NEP196.36ug/mmol Cr,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1),慢性肾小管损伤组、肾小球疾病所致的CRF组尿NEP分别为31.98、19.40ug/mmol Cr,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而单纯肾小球疾病组尿NEP为75.49ug/mmol Cr,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1425)。在急性肾小管损伤组和慢性肾小管损伤组,尿NEP与肾组织中NEP的表达均呈正相关,而肾小球疾病组内尿NEP与肾组织中NEP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肾小管刷状缘上NEP的表达量与近端小管损伤有良好相关性,尿NEP量实际反映近端小管刷状缘损伤情况。本研究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尿NEP的检测方法,并用于临床研究。对尿中NEP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非损伤性测量手  相似文献   
9.
肾小球肾炎肾组织megsin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megsin在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小球内表达及其特点 ,对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IgA肾病 ,IgAN)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狼疮性肾炎 ,LN)进行研究。  方法 :应用针对人类megsin的多克隆抗体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活检组织中肾小球内megsin的表达 ,其中IgAN 10例、LN 2 0例 ,并采用半定量方法与正常肾组织和轻微病变性肾病进行比较。  结果 :正常肾组织和轻微病变性肾病均可表达一定量的megsin ,而在IgAN和LN的肾小球内megsin均表达明显增加。megsin仅表达于肾小球系膜区域 ,小管间质未见表达。在IgAN系膜增生性病变中megsin表达量较硬化性病变明显增多 (P <0 0 5 )。而在LN肾小球megsin的表达量虽较正常肾组织和轻微病变型肾病显著增多 ,但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IgAN相比较 ,其表达量少 ,即使在LNⅣ型时。  结论 :megsin在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均有一定的表达 ,并在其疾病进程中以及肾小球系膜功能调节中起一定作用 ,但在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中megsin的表达调节可能存在不同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N-去硫酸肝素对肝和肾缺血-再灌流损伤防治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N-去硫酸肝素对肝和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分别建立大鼠肝及肾缺血-再灌流损伤模型,观察和比较经N-去硫酸肝素处理前后大鼠肝、肾组织P-选择素表达,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肝、肾功能变化,以及对凝血指标(PT和KPTT)的影响。结果:肝、肾缺血再灌流后,大鼠肝、肾组织内P-选择素广泛表达,出现明显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肝、肾功能损伤。经给予N-去硫酸肝素处理后,肝、肾组织P-选择素表达受到抑制,组织病理学改变减轻,肝、肾功能得到改善,进一步发现N-去硫酸肝素对PT和KTPP无明显影响。结论:N-去硫酸肝素可能通过间接抑制P-选择素作用,而对肝和肾缺血-再灌流损伤起到防治效果,且对凝血指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