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统计170例CAG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主要症状及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并分析证型分布与性别、年龄、病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70例CAG患者中,男女比例约1.2∶1;以45岁以上中老年为主;主要症状为胃脘胀满、胃脘痛、纳呆、泛酸、烧心等;中医证型分布由多到少依次为脾胃虚弱证、肝胃不和证、胃阴不足证、脾胃湿热证、胃络瘀血证;各证型中,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年龄分布及病程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G以脾胃虚弱证最为常见,其证型分布与年龄、病程范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腹部开放性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8例腹部开放性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15例,手术治疗53例,切口感染5例,死亡2例,死亡率2.9%.结论:早期诊断避免漏诊误诊,尽早手术探查,选择合理术式,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及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4例予中药辨证治疗,对照组86例子奥美拉唑、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2组临床疗效、内镜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与西药具有同等疗效,但具有副作用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在诊断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价值.方法对112例患者在发病24或48小时内行内镜检查,对比24与48小时内检查患者的确诊率,进行镜下止血治疗18例.结果 24小时内进行检查的患者确诊率98.9%;48小时内检查确诊率66.6%,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发现的多病因出血,镜下止血均成功.结论急诊内镜检查在诊断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具有重要价值,可减少误诊误治,可镜下止血并能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6.
急诊内镜检查上消化道出血l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诊内镜在诊断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价值。方法 对112例患者在发病24或48小时内行内镜检查,对比24与48小时内检查患者的确诊率,进行镜下止血治疗18例。结果 24小时内进行检查的患者确诊率98.9%;48小时内检查确诊率66.6%,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发现的多病因出血,镜下止血均成功。结论 急诊内镜检查在诊断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具有重要价值,可减少误诊误治,可镜下止血并能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辨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卫生经济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中医药辨证和西医药常规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进行临床疗效及卫生经济学评价与比较。方法采用Epitdata3.0软件的随机数字表,用不透光的信封进行密封随机隐藏,按1:1比例,将345例IBS—D纳入病例分为中药组(173例)和西药组(152例),分别给予中药辨证论治和西药匹维溴胺治疗,疗程4周,分3个中心共同完成。按照IBS病情变化积分表(BSS)评分系统,观察并评价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结束后第3个月随访.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的直接费用、间接费用、随访复发率及其费用等。结果中药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7%,西药组为8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结束后的第3个月随访,中药组复发率41%,西药组复发率55.8%(P〈0.01)。中药组治疗期间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成本-效果比及随访未复发率与成本-效果比都明显低于西药组。结论中药辨证论治IBS—D有较好的成本-效果比。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中医药辨证和西医药常规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进行临床疗效及卫生经济学评价与比较。方法采用Epitdata3.0软件的随机数字表,用不透光的信封进行密封随机隐藏,按1:1比例,将345例IBS—D纳入病例分为中药组(173例)和西药组(152例),分别给予中药辨证论治和西药匹维溴胺治疗,疗程4周,分3个中心共同完成。按照IBS病情变化积分表(BSS)评分系统,观察并评价治疗前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结束后第3个月随访.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的直接费用、间接费用、随访复发率及其费用等。结果中药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7%,西药组为8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结束后的第3个月随访,中药组复发率41%,西药组复发率55.8%(P〈0.01)。中药组治疗期间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成本-效果比及随访未复发率与成本-效果比都明显低于西药组。结论中药辨证论治IBS—D有较好的成本-效果比。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 1992年 7月至 2 0 0 2年 11月胃镜下诊断迪拉佛 ( Dieulafoy)病 8例 ,全部镜下止血治疗 ,再出血 5例 ,无死亡病例 ,现将诊疗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8例中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45~ 71岁 ,平均年龄 5 2 .4岁 ;均表现为间歇性呕血与黑便 ,出血量10 0 0~ 3 0 0 0 m L之间 ,休克 6例 ,临床表现为一过性晕厥、心悸、出汗等症状。入院时血红蛋白 40~ 70 g/ L ,平均为 5 2g/ L。1.2 检查与治疗方法 :本组 8例患者均于入院后 6~ 12 h内行急诊胃镜检查。检察过程中继续给与扩容止血等药物治疗 ,使用 Olympus …  相似文献   
10.
大肠黑变病1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肠黑变病是指大肠黏膜色素沉着,引起非炎症性良性的病变,属少见病,但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高[1]。我院1992年6月至2004年6月进行肠镜检查2 200例,结合病理切片共查出大肠黑变病18例,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8例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32~82岁,平均72岁,均有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