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3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88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的国产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封堵器经导管闭合三尖瓣腱索附着异常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pmVSD)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 选择2011年12月~2019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构性心脏病科诊断为pmVSD并伴有三尖瓣腱索附着异常的患者(n = 35),应用改良的国产PDA封堵器介入治疗,对其基线特征、经导管操作和随访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100%)手术成功,术中无传导阻滞发生。1例(2.9%)于术后48 h内发生一过性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静脉推注地塞米松3 d后心电图恢复正常。35例(100%)患者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检查均未观察到残余分流。在平均(4.4 ± 2.3)年的随访期内,1例(2.9%)三尖瓣返流(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较术前增加,为中量TR,其余患者未观察到严重的TR或TR加重。 结论 使用改良的PDA封堵器经导管闭合三尖瓣腱索附着异常的pmV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未发现严重的TR及其它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嵴内型室间隔缺损(IVSD)的疗效及并发症的中远期随访评价。 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诊断为嵴内型室间隔缺损(IVSD)并行经导管介入治疗的患者共39例,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IVSD缺损(4.9 ± 1.6)mm(2~8 mm),36例(92.3%)患者经导管介入治疗成功,封堵器型号为(10.3 ± 2.3)mm(5~14 mm)。封堵器选用对称型VSD封堵器(20/36,55.6%)或零边偏心型VSD封堵器(16/36,44.4%)(上海)。其他3例(7.7%)中2例行外科手术干预,1例左向右分流细小终止手术。术后1、3、6、12个月以及之后每一年,至少达5年为观察终点,通过心电图(ECG)和(或)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胸部X线片等对其介入封堵效果、并发症进行中远期随访评价。 结果 围手术期及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无死亡、需要置入永久性起搏器、主动脉瓣重度返流外科手术、心包填塞等主要并发症,无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返流中至大量增加,均无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封堵器相关血栓等次要并发症发生。36例手术成功(成功率92.3%)。封堵器移位1例(2.6%),残余分流1例(2.6%),急性溶血1例(2.6%)。围手术期并发轻度主动脉瓣返流患者10例(25.6%),2例(5.1%)术中置入封堵器后即出现主动脉瓣返流量由轻度增加至中度以上,终止介入后行外科修补手术。心律失常发生8例(20.5%)。随访期并发轻度主动脉瓣返流患者7例(17.9%),其中2例(5.1%)为新发轻度主动脉瓣返流。心律失常2例(5.1%)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及房性早搏。介入封堵手术以后中远期随访发现主动脉瓣返流无明显增加,心律失常发生明显减少,与围手术期有差别(P<0.05)。 结论 经导管介入治疗缺损8 mm以下IVSD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术后及中远期并发症少,尤其是主动脉瓣返流增加及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中远期疗效随访观察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左心耳封堵术已成为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常用器械抗栓方案。随着房颤防治ABC综合策略以及中国房颤分级诊疗方案的出台,左心耳封堵术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成为房颤患者规范化综合治疗中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微小RNA-133b(miR-133b)对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人心肌成纤维细胞(CFs),采用CCK8检测过表达及敲低miR-133b时细胞增殖情况,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及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Ⅲ)的表达水平;生物学软件预测miR-133b的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miR-133b与靶基因的直接调控作用。 结果 qRT-PCR检测结果显示,转染miR-133b mimic后miR-133b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t=26.219,P=0.000),转染miR-133b inhibitor后miR-133b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t=6.738,P=0.003)。转染CFs 21、45、69、93和117 h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iR-133b mimic组CFs增殖能力明显降低,而miR-133b inhibitor组CFs增殖水平明显上升(P均<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过表达miR-133b后,CTGF(t=9.213,P=0.001;t=8.195,P=0.001)、α-SMA(t=6.511,P=0.003;t=4.434,P=0.011)、collagenⅠ(t=3.172,P=0.034;t=4.053,P=0.015)及collagen Ⅲ(t=6.404,P=0.003;t=5.319,P=0.006)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敲低miR-133b后,CTGF(t=9.439,P=0.001;t=14.100,P=0.000)、α-SMA(t=4.519,P=0.011;t=4.377,P=0.012)、collagenⅠ(t=5.966,P=0.004;t=5.514,P=0.005)及collagen Ⅲ(t=4.622,P=0.010;t=4.996,P=0.008)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升。共转染miR-133b mimic和WT 3’UTR表达载体细胞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明显低于共转染mimic control和WT 3’UTR表达载体的细胞(t=5.654,P=0.005),共转染miR-133b mimic和MUT 3’UTR表达载体细胞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与共转染mimic control和MUT 3’UTR表达载体的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0,P=0.724)。结论 miR-133b可能是通过靶向抑制CTGF来影响CFs的活化增殖,从而改善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3种声学造影剂对经胸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cTTE)检查卵圆孔未闭(PFO)右向左分流(RLS)的检出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偏头痛及不明原因脑梗死患者84例。所有患者先后用激活生理盐水(AS)、加血激活生理盐水(ASB)和碳酸氢钠维生素B6溶液(VSBS)行cTTE检查,观察有无PFO-RLS及分级。结果 3种造影剂cTTE检查PFO-RLS阳性检出率(阳性率)分别为:AS组25%,ASB组27%和VSBS组36%。VSBS组显著高于AS组和ASB组(均P<0.05)。AS组与ASB组无显著差异。对比AS组PFO-RLS阳性患者3种造影剂检出PFO-RLS的半定量分级显示,ASB组中量和大量RLS阳性率均高于AS组(P<0.05),而VSBS组大量RLS阳性率显著高于AS组和ASB组(均P<0.05)。结论 用VSBS行cTTE检查,对PFO-RLS检测的敏感性及显影效果均优于AS和ASB。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卵圆孔未闭(PFO)并发小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PFO并发小ASD患者18(男7,女11)例,其中不明原因卒中6例,偏头痛12例, 年龄21~58(36±13)岁,均行介入治疗。结果18例PFO并发小ASD患者,PFO直径2~4(2.7±0.8)mm,ASD直径3~5(4.0±0.9)mm,10例两孔间距离<7 mm,5例8~12 mm,3例>12 mm。15例患者置入单封堵器,3例置入双封堵器。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cTTE)静息状态均有右向左分流(RLS),Valsalva动作(VM)后大量RLS。术后18例患者静息状态下均无RLS,15例置入单封堵器者术后:1个月VM后均为大量RLS,3个月11例为少~中量RLS及4例为大量RLS,6个月4例为大量RLS,其余11例无RLS。3例置入双封堵器者术后1个月VM后为大量RLS、3个月为中量RLS,而6个月均无RLS。6例不明原因脑卒中患者复查头颅MRI无新发梗死病灶。12例偏头痛患者,封堵术后6个月1例无明显改善,11例患者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HIT-6评分较术前明显减少〔(66±10)分 vs.(42±10)分,P<0.01〕。结论介入治疗PFO并发小A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短期内仍有部分患者存在RLS,尤其是置入单封堵器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应用华法林(WAR)与左心耳封堵术(LAAO)治疗在卒中预防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6月接受左心耳封堵术治疗的54例NVAF病人为LAAO组,并以同期使用华法林治疗的54例NVAF病人为WAR组。在每位病人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进行随访,观察两组在随访期内卒中预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两组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时均无体循环栓塞、心血管死亡及脑卒中等有效性终点事件发生。LAAO组病人手术均成功植入左心耳封堵器,成功率100.0%;术后出现5例残余分流,分流量依次为2 mm、1 mm、1 mm、3 mm、2 mm,术后3个月随访时残余分流均消失。LAAO组术后无大出血、封堵器表面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仅有4例出现包心积液,及时予以保守对症处理后,于术后3个月随访时消失。术后1年随访中两组均无死亡、心脏压塞、器械相关栓塞等不良事件发生。LAAO组随访3个月后出血事件及1年内总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0%、9.3%,均明显低于WAR组的16.7%、27.8%(P0.05)。术后1年随访期内在出血类型上,两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VAF应用左心耳封堵术治疗在预防卒中方面有效性不劣于华法林,但安全性优于华法林。  相似文献   
8.
艾森曼格综合征(ES)是指各种左向右分流性先天性心脏血管畸形晚期发展为重度肺动脉高压时出现的一种病理生理综合征。由于这些先天性缺陷在疾病早期未能得到及时干预,持续的左向右分流引起肺循环血流量增加,最终从动力型肺动脉高压转为阻力型肺动脉高压。当肺动脉压力达到或者超过体循环压力时,血液通过这些心内或心外的异常通道产生双向或逆向分流,出现紫绀及右心衰竭等一系列临床表现。近年内皮素受体拮抗剂、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和前列环素类及其类似物等靶向治疗药物的开发推广,为ES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9.
杨濛  张玉顺  范粉灵  何璐 《心脏杂志》2018,30(6):658-662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酶N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N5,10-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并发隐源性卒中(cryptogenic stroke,CS)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CS患者300例,均行经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或磁共振成像检查。所有患者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和(或)经胸壁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TE)检测有无PFO。按照有无PFO,将并发PFO的85例CS患者作为并发PFO组,按照年龄、性别相匹配,选择85例无PFO的CS患者作为对照(非PFO)组。检测两组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otal homocysteine,tHcy)水平和MTHFR C677T基因型。 结果 ①MTHFR C677T的TT基因型是PFO并发CS的独立相关因素;②PFO并发CS患者血浆Hcy水平和各因素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cy水平与患者性别呈负相关,而与吸烟、高Hcy、C677T基因型呈正相关。 结论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CS并发PFO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头痛与封堵器形态之间的关系,以此探讨术后头痛的原因和机制。方法: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183(男66,女117)例,年龄6~72(30.1±18.5)岁。经胸心动超声(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测量房间隔缺损最大直径为8~35(19.8±7.5)mm,选用的封堵器大小为10~44(25.9±8.9)mm。结果:术后3个月新出现头痛症状患者为16例,发生率为8.7%。头痛组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缺损大小为(27.3±6.2)mm,无头痛组为(17.1±7.2)mm,头痛组缺损明显大于无头痛组(P<0.01)。头痛组封堵器直径、超声测量封堵器的厚度均较无头痛组大(均P<0.01)。封堵器直径与缺损大小的差值和封堵器直径与术后封堵器直径的差值头痛组亦明显大于无头痛组(P<0.05或P<0.01)。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头痛与封堵器厚度显著相关(P<0.01),而与年龄、缺损大小、封堵器直径等不相关。结论:封堵器厚度越厚,头痛症状发生率越高。头痛可能与封堵器表面内皮化不全或内皮化进程延长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