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气功是一种中国传统的身心调节技术,其功法有上千种,目前国内和国外对气功的研究越来越多,认识也越来越客观,然而气功的研究尤其是气功的临床研究与其他的研究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旨在探讨这些的特点、研究实施过程中的组织管理以及教功的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2.
中医养生功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养生功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以及心理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动功组、动静组、静功组和对照组.动功组练习八段锦,静功组练习放松功,动静组同时练习八段锦和放松功,对照组不进行功法练习.所有患者在练功前、练功2个月、4个月后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以及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含量的测定.结果 共收集完整病例94例.练功4个月后,动功组的躯体化因子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动功组的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因子显著改善(P均<0.05);动静组的总分、强迫症状、敌对因子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FBG和HbAlc练功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养生功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异常心理状态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特别是八段锦在改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等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产后身痛"指妇女产褥期间,出现肢体酸痛、麻木、重著、关节疼痛甚至瘫痪,除上述症状外,还常出现睡眠障碍、情绪障碍、躯体化症状,如乏力、困倦、胸闷等,极有可能是"产后抑郁症"的躯体化症状,实质是一种心因性疾病.本文从医学心理学角度对产后身痛的实质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医症状学的心理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卫东  张容瑞 《中医杂志》2008,49(4):297-299
中医诊治疾病的过程,乃是准确辨证的过程。因此,症状搜集,是中医诊治疾病的起点。无论从文化背景、基础理论还是从临床实践来观察,中医症状学中都包含了比较典型的心理学特征。如果要从根本上对中医症状有一个比较透彻的认识,在中医症状学、证候学研究中引进现代人文科学知识、医学心理学、心身医学观念与研究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继发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情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为2型糖尿病继发失眠患者心理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90例2型糖尿病继发失眠患者进行睡眠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PSQI总均分为(14.13±3.38)分.根据PSQI总分≥11为睡眠质量差的标准,睡眠质量差者75人,占83.33%(男性28例,女性47例).根据PSQI量表单项评分≥2为该成分结果呈阳性的标准,睡眠质最差者86例(95.56%);睡眠时间不足者38例(42.22%);睡眠效率低者48例(53.33%);有睡眠障碍者90例(100%);入睡困难者81例(90%).相关分析结果:PSQI总分与SCL-90总分间相关系数高达0.40(P<0.01).SCL-90各因子中除恐怖因子外其余均与PSQI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其中,躯体化与PSOI总分间相关系数高达0.40(P<0.01).PSQI各成分中睡眠障碍与躯体化间相关系数高达0.46(P<0.01).多元逐步同归分析表明:影响睡眠障碍成分的心理症状因子主要为躯体化,它可解释睡眠障碍成分得分变异的29.2%.结论 2型糖尿病继发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与心理因素尤其是躯体化症状显著相关,临床上主要采用各种心理治疗方法解决其躯体化症状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不同养生功法对2型糖尿病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90例广安门医院内分泌门诊和睡眠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伴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八段锦组、六字诀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3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八段锦组采用八段锦和放松功进行干预,六字诀组采用六字诀和放松功进行干预,对照组不加养生功法干预.所有入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个月、治疗4个月测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并让患者记录实际入睡时间、实际睡眠时间.所得数据采用SPSS专业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进入结果分析的78人,脱落率为13.3%.4个月后组间比较,PSQI总分、主观睡眠质量因子、睡眠障碍因子八段锦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值组间对比,主观睡眠质量因子八段锦组、六字诀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SQI总分、睡眠障碍因子八段锦组优于对照组(P<0.05).组内对比,八段锦组除睡眠时间因子外,PSQI总分及其余5个因子均有显著改善(P<0.05);六字诀组除睡眠时间和睡眠障碍因子外,PSQI总分及其余4个因子均有显著改善(P<0.05);2组实际入睡时间和实际睡眠时间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中医养生功法对2型糖尿病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八段锦、六字诀功法不同,结合放松功作用效果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养生功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动功组、动静组、静功组和对照组4组。4组均按常规进行治疗,同时动功组练习1h八段锦,动静组前0.5h练习八段锦、后0.5h练习放松功,静功组练习1h放松功;对照组仅按常规进行治疗,不加气功干预。所有人组患者在练功前、练功2个月、练功4个月时测量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练功4个月后,动静组总分、生理维度、精神,.心理维度、社会关系维度、治疗维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静功组总分、社会关系维度、治疗维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动功组社会关系维度优于对照组(P〈0.05);练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变化(P〉0.05)。练功4个月后,动静组总分、生理维度、精神/心理维度、社会关系维度、治疗维度显著优于练功前(P〈0.05);静功组总分、生理维度、精神,JD理维度显著优于练功前(P〈0.05);对照组总分、生理维度、社会维度与4个月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空腹血糖显著升高(P〈0.05)。练功4个月后.动静组总分、生理维度、精神/心理维度、社会关系维度、治疗维度差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静功组总分、生理维度、社会关系维度差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动功组总分、生理维度、社会关系维度差值优于对照组:动静组糖化血红蛋白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功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说明气功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不同养生功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及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养生功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动功组、动静组、静功组和对照组4组.4组均按常规进行治疗,同时动功组练习1 h八段锦,动静组前0.5 h练习八段锦、后0.5h练习放松功,静功组练习1 h放松功;对照组仪按常规进行治疗,不加气功干预.所有入组患者在练功前、练功2个月、练功4个月时测量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练功4个月后,动静组总分、生理维度、精神/心理维度、社会关系维度、治疗维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静功组总分、社会关系维度、治疗维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动功组社会关系维度优于对照组(P<0.05);练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变化(P>0.05).练功4个月后,动静组总分、生理维度、精神/心理维度、社会关系维度、治疗维度显著优于练功前(P<0.05);静功组总分、生理维度、精神/心理维度显著优于练功前(P<0.05);对照组总分、生理维度、社会维度与4个月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空腹血糖显著升高(P<0.05).练功4个月后,动静组总分、生理维度、精神/心理维度、社会关系维度、治疗维度差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静功组总分、生理维度、社会关系维度差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动功组总分、生理维度、社会关系维度差值优于对照组;动静组糖化血红蛋白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气功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说明气功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不同养生功法对2型糖尿病的辅助治疗作用以及心理影响.方法 将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动功组、动静组、静功组和对照组4组,动功采用八段锦,静功采用放松功.动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练习1 h八段锦:动静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前半小时练习八段锦,后半小时练习放松功;静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练习1 h放松功;对照组按常规治疗,不加干预.所有入组患者在练功前、练功2个月、练功4个月测量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量表(MMPI),得到完整病例94例,动功组24例、动静组25例、静功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结果 前3组练功两个月时,与对照组差别不明显,练功4个月时,静功组MMPI中的社会内向因子显著优于对照组(P=0.029);动静组MMPI中的精神病态、精神衰弱、精神分裂因子明显改善(分别为P=0.010、P=0.020、P=0.017);静功组MMPI中的癔病、精神病态、偏执因子显著改善(P=0.026、P=0.033、P=0.035).结论 动功、动静结合、静功,功法不同,效果有一定差异.静功和动静功结合训练可能对部分人格倾向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