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用针刺与半导体激光照射双侧风池穴的方法,对比治疗有颈椎牵引禁忌证^[1]的寰枢关节扭伤和劳损各10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痛伴腹痛、腹股沟痛临床表现的中医辩证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回顾中医带脉理论中带脉循行路线、带脉病候的记载,与椎间盘源性腰痛及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进行对比。结论:从经脉辨证上而言,腰痛伴腹痛、腹股沟痛症候群可归为带脉损伤。此类软组织损伤性腰痛在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故可称其为“带脉瘀滞型腰痛”,临床上可结合中西医理论进行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3.
腹部推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腹部按摩推拿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罗马Ⅲ诊断标准筛选病例,以随机数字表法,按纳入时间顺序,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腹部推拿组34例和西药对照组38例,治疗4周,以治疗前后主症积分变化进行疗效判断.结果 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计分及积分都得到明显改善(P<0.05),两组总有效率及疗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按摩推拿对功能性消化性不良有良好的庙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牵引和半导体激光照射风池穴对寰枢关节扭伤和劳损的疗效,为制定临床路径提供依据。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及对照组120例。对照组采用颌枕吊带牵引(重锤式),牵引力3—5kg,牵引角度为O。,12。15min/次,1次/d:治疗组在同法牵引后,用半导体激光照射双侧风池穴,功率70—110mW,2″:2″间断输出,3min/穴,1次/d。观察两组病例的疗效,比较治愈病例的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P〈0.005),治疗组治愈病例的疗程3~9(6.2±2.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16(11.3±4.2)d,(u=11.3,P〈0.001)。结论:颌枕吊带牵引后用半导体激光照射风池穴,可有效治疗寰枢关节扭伤和劳损。  相似文献   
5.
寰枢关节扭伤和劳损足除外了寰枢关节部骨折、脱位、半脱位、畸形的关节损伤[1],寰枢关节错缝或并发滑膜嵌顿、关节囊和韧带充血水肿压迫高颈髓或椎动脉,是本病的基本病理表现[2,3].有椎基动脉供血不足、高颈髓轻度受压等神经症状,而不同于其它关节扭伤或劳损,亦容易被误诊为神经内科疾病.我们以按摩外劳宫穴和肩背部(第1至第7胸椎)足太阳膀胱经腧穴解除寰枢关节囊或韧带的痉挛、颈椎拔伸理筋整复的方法治疗寰枢关节扭伤和劳损10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以带脉辨治软组织损伤性腰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组织损伤性腰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损伤涉及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关节、椎间盘及相关神经等局部组织结构,临床表现复杂.有些病例表现为腰、臀、腹股沟区疼痛的复杂症状群,其疼痛部位与带脉循行路线极为相似;腰臀部疼痛伴腹股沟疼痛不适,与带脉病候"腹腰脊痛,冲阴股"颇为相符.这类腰痛多由急慢性损伤所引发,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故笔者称之为"带脉瘀滞型腰痛",并取带脉相关部位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加以介绍,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们根据病情轻、重制定不同的临床路径,用按摩肩背部腧穴和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101例,近远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05/2007年符合上述标准的门诊患者201例,其中脊髓型143例,神经根型58例。所有患者均为颈椎病患者,有26例(12.9%)伴2型糖尿病,其中有6例仅以上或下肢麻木或力量减弱、脚踩棉花感为主诉,而椎管狭窄率均〉40%。按照完全随机方式分组,轻症135例,治疗组68例,对照组67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椎间关节紊乱症的临床诊断标准,并为点拨扳结合操作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取临床研究方法,纳入符合条件的上腰段椎间关节紊乱症病例,统计其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的出现率;并随机分入扳法组、点拨法组和点拨扳结合法组,采取3种不同的治疗手法施治,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疗效评判。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病例69例,椎间关节紊乱症以上下节段的连结结构损伤为主,以脊神经后支损伤症状为辅。不同手法治疗组,只有治疗2周后的VAS和4周后的ODI有组间统计学差异。结论脊神经后支损伤症状是椎间关节紊乱症的伴发症状;脊神经后支区域的点拨可能增加手法的疗效,但要证明点拨扳结合法疗效优于单纯点拨法或单纯扳法尚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证据。  相似文献   
9.
我们根据病情轻、重制定不同的临床路径,应用针刺绝骨穴和半导体激光颈部照射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106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颈椎端提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颈椎端提法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共纳入急性期神经根性颈椎病病例63例,随机分为旋扳组与端提组,分别在常规颈肩部放松手法的基础上,采用颈椎旋转扳法或颈椎端提法治疗四周。结果:旋扳组与端提组的临床症状积分改善值分别为3.72±1.98、7.64±2.81(P<0.05),有效率分别为73.3%、90.9%(P<0.05)。结论:从临床症状积分改善及疗效看,颈椎端提法较颈椎旋转扳法有较好的临床效果。颈椎端提法疗效较好的原因可能在于调整颈椎节段关系时,对病变节段局部的干扰较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