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14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37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以原卟啉Ⅸ二甲酯为起始原料 ,合成并分离得到 3 (1 羟乙基 ) 8 乙烯基次卟啉Ⅸ (Ⅱ1)和 3 乙烯基 8 (1 羟乙基 )次卟啉Ⅸ (Ⅱ2 )二个异构体 ,两者分别经酰化后与醇 (酚 )进行烷氧裂解反应合成了 8个全新的卟啉衍生物 .在D2 O中对NADPH光氧化作用的敏化效应实验表明 :所有目标化合物均具有较强的光敏活性 ,明显高于参比药物HpD .这类化合物为研究开发光敏剂新药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3.
非结构5A蛋白(NS5A)是治疗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新靶标。尽管NS5A蛋白不具备酶催化活性,但它对病毒RNA复制起着重要作用。NS5A蛋白的小分子抑制剂显示出很强的体外抑制病毒生长的活性,并且初步的临床评价也证实了NS5A抑制剂能很好的抑制体内丙型肝炎病毒的生长。因此,研发高效的NS5A小分子抑制剂为治疗丙型肝炎提供了新的策略。本文综述了NS5A抑制剂的结构类型、构效关系、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考察改进的遗传算法 (GA)在QSAR中的变量优选能力。方法 :用自编程的改进的GA选择变量 ,PLS方法拟合模型 ,对 7,9,10 ,11取代的喜树碱衍生物和取代苯环双三氮唑醇类抗真菌化合物两个数据组进行QSAR研究。结果 :对两个数据组分别得到了一批较常规QSAR分析结果更优的方程。结论 :GA作为一种启发式搜索算法以其高效快速、并行性的特点尤其适合于QSAR研究 ,但因其仅以统计指标为进化依据 ,故需对其实施必要的预处理及结果检查  相似文献   
5.
DNA 拓扑异构酶 I(topoisomerase I)参与 DNA 的复制、转录、重组和修复等所有关键的核过程。近几年,其抗肿瘤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该文对 21 世纪以来报道的新拓扑异构酶 I 天然产物抑制剂的结构、生物活性及结构改造等进行系统的综述,以期为设计全新结构的拓扑异构酶 I 抑制剂提供指导。 关键词:中图分类号:R914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制备用于全合成新型卡泊芬净(caspofungin)类环六脂肽抗真菌剂的关键脂肪酸侧链4″-烷氧基-1,1′:4′,1″-三联苯-4-羧酸(1)。方法以4′-溴-4-羟基-1,1′-联苯(2)为原料,经羟基烃化、溴金属锂交换及硼酸三异丙酯加成异丙酯酸水解、4-碘苯甲酸甲酯的Suzuki偶联及甲酯碱水解4步反应制备目标化合物。结果以79.5%~93.1%的总收率成功合成了目标化合物1a~1e,其结构经电喷雾质谱(ESI-MS)和氢谱(1H NMR)确证。其中,化合物1a和1d为首次报道。结论该合成路线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简便及收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新型三氮唑类化合物的抗念珠菌属真菌的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一类新型的三氮唑化合物对念珠菌属真菌的抗真菌活性。方法:采用体外抗真菌活性试验, 测定化合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从而评价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作用。结果:所有24个新的化合物对念珠菌属真菌均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其中对白念珠菌的活性最好。化合物12对白念珠菌的活性最强,是标准对照品氟康唑的256倍。化合物17对耐氟康唑的白念珠菌的活性最强,是标准对照品氟康唑的16倍。结论:化合物12和17可以作为两个潜在的药物进一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找新的高效、低毒、广谱的抗真菌药物。方法:设计合成了21 个三唑类化合物作为真菌细胞色素P450 14α去甲基化酶的抑制剂,并通过体外抗真菌实验测定其抗真菌活性。结果:21 个化合物均为新化合物。体外抗真菌试验表明所有目标化合物对试验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白色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具有很好的活性。结论:所有化合物都不同程度地对真菌细胞色素P450 14α去甲基化酶有抑制作用,化合物15 对8 种不同真菌均显示了较高的活性,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2′,4′-二氟-α-(1H-1,2,4-三唑-1-基)苯乙酮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4′-二氟-α-(1H-1,2,4-三唑-1-基)苯乙酮(1)是合成氟康唑的关键中间体。文献报道的合成方法是先将1H-1,2,4-三唑(3)与NaHCO3在甲苯中回流,然后滴加α-氯-2′,4′-二氟苯乙酮(2),于110°C反应4h,收率仅8.7%[1]。作者通过提高三唑的投料量,可使收率提高到30%,但操作仍甚繁琐;后设计相转移催化的三唑烷基化方法,以TEBA作为固-液相转移催化剂,K2CO3为缚酸剂,CH2Cl2为溶剂,常温反应即可制备目标化合物,收率提高到82.6%。新的方法具有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