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针对目前医院病床基本无配备床头抬高角度测量工具的现状,调查护士目测法评估床头抬高角度的测量误差,探讨使用精确测量工具的必要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各护理单元主管护师、护师和护士各2名,共96名。采用目测法评估床头抬高15°、30°、45°三种角度,与角度尺精确测量法比较床头抬高角度的差异。结果目测评估床头抬高15°、30°、45°所产生的实际角度分别为(10.56±3.67)°、(19.54±6.58)°、(38.18±9.69)°,测量误差发生率96.2%,其中实际测量角度小于目标角度,占93.8%,实际测量角度大于目标角度,占2.4%,与角度尺测量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目测法评估会影响有特殊卧位要求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几率增加,应使用精确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吞咽障碍的诊断和评估,主要包括床旁评估和实验室检查两个方面:床旁评估,主要通过详细的临床检查,发现结构和功能损伤,明确吞咽困难的原因,从而判定出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再进行各种食物试验性吞咽检查,以便指导制定吞咽治疗策略和选择康复方法,并筛选出需要进一步行仪器评估的患者。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电视透视检查吞咽研究和吞咽放射学检查,可以精确定位钡剂聚集的部位,判断误吸是否发生、误吸的时间及其严重程度,误吸的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伏贴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肾气虚证患者临床疗效与皮肤过敏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将89例COPD肺肾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治疗2组、治疗3组,从7月份入伏天开始,每伏天(初伏、中伏、末伏)的前3d每天贴敷1次,根据组别分别贴敷2h、4h、6h,连续贴敷3d,3d为1个疗程,至末伏结束,全三伏天共贴敷3个疗程。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临床症状积分、BODE指数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与皮肤过敏反应的相关性。结果:3组治疗后肺功能情况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改善(P0.05);3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BODE指数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P0.01),且治疗2组、治疗3组评分明显低于治疗1组(P0.05,P0.01);治疗1组无皮肤过敏反应与出现皮肤过敏反应者及治疗2组、治疗3组轻度与中重度皮肤过敏反应者,肺功能、临床症状积分、BODE指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伏贴贴敷治疗能有效改善COPD肺肾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且贴敷时间为4h、6h较2h疗效更优;贴敷时间由2h延长至4h甚至6h,皮肤过敏反应者会逐渐增加,程度亦会逐渐加重,但无论有无发生皮肤反应或发生皮肤反应后的轻重程度,与治疗效果均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经鼻饲肠内营养是昏迷、危重、大手术、吞咽障碍等患者常用的营养支持治疗手段,临床上要求鼻饲操作中和操作后需抬高床头30~45°[1]。目前厂家设计的医用病床基本上不配置量角器,护士大多以目测评估为主,造成病床抬高的实际角度与目标角度有偏差,易引发食物反流、误吸等鼻饲护理并发症。本研究研制了一种移动式医用床角度尺,于2012年9月—2013年8月应用于103例经鼻饲肠内营养的患者,护士依从性达100%,无一例患者发生食物反流、误吸现象。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左勤 《黑龙江中医药》1998,(1):40-40,F003
消渴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我科从1995—11月~1997—3月共收治了60例,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运用中医辨证施护,均取得了满意效果。1 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15例脑血管病伴发传导性失语患者的康复训练,使患者恢复语言能力.方法 进行一对一语言康复训练,每天训练30-45分钟,其余时间由家属配合每天为患者做2-4次语言康复训练.结果 15例传导性失语症患者中4例由2级恢复到4级.8例由1级恢复到3级,3例0级患者无明显疗效.结论 传导性失语症虽然是失语症中较易治疗的一种,但是对于此类患者来说进行系统的、频繁的语言康复治疗还是必须的,并且还需要家属的参与,且适当地运用心理疗法,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心理支持,才能得出最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降低急性脑梗死病人的致残率、死亡率和医疗费用。方法通过对125例急性脑梗死卧床病人从病情稳定后24小时即开始进行中西医结合预防性护理,15d为1个疗程。结果 125例急性脑梗死卧床病人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总有效率为96%。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是预防急性脑梗死卧床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是降低急性脑梗死病人的致残率、死亡率和医疗费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9.
左勤 《西部中医药》1998,11(3):41-41,42
原发糖尿病Ⅱ型合并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左勤南京市中医院(210001)带状疱疹中医称“蛇窜疮”、“缠腰火丹”。好发于腰胁部位。是由水痘-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急性皮肤病。其特征是在皮肤表面沿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的突发集簇性水泡,并伴有刺痛。糖尿病Ⅱ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