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本组67例闭合性肾脏损伤的患者,男52例,女15例,年龄15~30岁,其中20~24岁者49例(73%),左肾受伤39例(58%),右肾受伤28例(41%)。受伤原因:跌打伤22例,撞击伤29例,工伤14例,其他2例。症状:患侧腰腹痛62例(92.5%),血尿67例(100%),其中肉眼血尿39例(58%),镜下血尿28例(41.7%),休克19例(28.34%),出现腹膜刺激征18例(26.68%),  相似文献   
3.
脓毒症(Sepsis)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证实有细菌存在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有资料表明,脓毒症患者中,菌血症阳性率为45%;但菌血症者也不一定表现为脓毒症,约26%体温正常。近年来有人提出,如果CARS病人又表现出明显的SIRS特征,即促炎与抗炎反应在经历相持和交替失衡以后,两者均处于亢进的状态,称为混合性拮抗反应综合征(MARS)。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益肺通络方纯中药治疗对难治性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阴性的广泛耐药肺结核(XDR-PTB)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择29例HIV阴性的无法组成有效抗结核化疗方案的XDR-PTB患者,给予益肺通络方颗粒剂纯中药治疗12个月。观察不同临床特征[性别、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MI)]患者的基础CD4+及CD8+淋巴细胞数以及治疗前后CD4+及 CD8+淋巴细胞数变化情况,比较不同治疗结局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好转率。【结果】(1)不同性别、年龄的难治性XDR-PTB患者的基础CD4+及CD8+淋巴细胞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MI<18.5 kg/m2的难治性XDR-PTB患者的基础CD4+及CD8+淋巴细胞数均低于BMI ≥ 18.5 kg/m2患者,其中以CD8+淋巴细胞数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纯中药治疗12个月后,患者的CD4+、CD8+淋巴细胞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治疗结局:29 例患者中,CD4+淋巴细胞数增加者21例(占72.4%),CD8+淋巴细胞数增加者20例(占69.0%),免疫功能好转者(CD8+和CD4+淋巴细胞数均增加)17例(占58.6%); 痰菌阴转者8例(占 27.6%),肺部病灶好转者16例(占55.2%),临床症状好转者25例(占86.2%),综合治疗结局好转者6例(占20.7%)。(4)综合治疗结局好转患者的免疫功能好转率为100.0%(6/6),明显高于综合治疗结局未好转患者的47.8%(1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善与XDR-PTB患者的治疗结局呈正相关。【结论】 益肺通络方纯中药治疗能有效改善难治性XDR-PTB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并有助于改善临床治疗结局,为临床治疗难治性XDR-PTB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卷曲霉素、左氧氟沙星及对氨基水杨酸钠联合化疗方案在耐多药肺结核(MDR PTB)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120例MDR PTB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方案:治疗组以卷曲霉素、左氧氟沙星及对氨基水杨酸钠为主,联合利福喷丁、异烟肼、吡嗪酰胺治疗;对照组用阿米卡星、乙胺丁醇,联合用药同治疗组,疗程均为16个月。结果120例患者均完成化疗疗程,治疗组痰菌阴转率为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χ2=5.26,P=0.02);治疗组病灶吸收率为90.00%,空洞闭合率为7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病灶吸收率66.67%,空洞闭合率31.25%(分别χ2=9.62,P=0.00;χ2=10.82,P=0.00);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35.00%,对照组为33.33%,两组差异无显著性(χ2=0.04,P=0.85)。结论卷曲霉素、左氧氟沙星及对氨基水杨酸钠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MDR PTB,痰菌阴转和病灶吸收好转较优,药物不良反应并未增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方法.方法把收治的119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按发病至入院确诊的时间不同分为3组:A组(3周以内),B组(3~6周),C组(6周以上),在正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抽液治疗,抽液后3组患者均注入异烟肼0.3 g,地塞米松5 mg,尿激酶10万单位(用生理盐水20ml稀释),共3次.结果A组效果最好,B组次之,C组效果最差,3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在正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可向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可以加速消除积液,但宜早期(发病6周以内)用药,该疗法安全,可靠,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228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按病程不同分为2组:A1组(6周以内),B1组(6周以上),在正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抽液注药治疗,抽液后注入异烟肼0.3g、地塞米松5mg、尿激酶10万U(用生理盐水20ml稀释)共3次。对照组按病程不同分为2组:A2(6周以内),B2(6周以上),在正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抽液注药治疗,抽液后注入异烟肼0.3g、地塞米松5mg。结果 A1组比A2组治疗效果好,B1组比B2组治疗效果好,A1组比B1疗效果好,且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在正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可向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可以加速消除积液,减轻胸膜粘连、增厚,但宜早期(发病6周以内)用药,该疗法安全,可靠。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与临床Ⅰ期肺腺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有关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1995年1月~2003年6月接受根治术治疗的37例临床Ⅰ期肺腺癌患者,观察年龄(≤70岁和>70岁)、性别、癌细胞分化程度、肿瘤大小(≤3 cm和>3 cm,即T1 和T2)和术前外周血癌胚抗原浓度(正常和偏高)对术后复发的影响.单因素分析采用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 高年龄组(>70岁)和低年龄组(≤70岁)的复发率分别为46.15%(6/13例)和25%(6/24例),两组比较P>0.05;男性组和女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33.33%(5/15例)和31.54%(7/22例),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癌胚抗原组和癌胚抗原偏高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3.04%(3/23例)和64.28%(9/1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分化组和中低分化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8.18%(4/22例)和53.33%(8/1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T1组和T2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2.50%(2/16例)和47.61%(10/21例),两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经多因素分析显示正常癌胚抗原组和癌胚抗原偏高组复发率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术前外周血癌胚抗原浓度可能与临床Ⅰ期肺腺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 患者,男39例,女17例,年龄15~49岁,平均年龄27岁.吸毒方式:静脉用药中毒48例,口服8例.中毒程度:轻度中毒3例,中度中毒21例,重度中毒32例.就诊时间:48例为中毒后2小时内入院,2例为5小时后入院.轻度中毒病人面色潮红,头晕眼花,疲惫乏力,有欣快感,瞳孔缩小或正常,对光反射灵敏,心动过速.中度中毒病人面色苍白,紫绀,呼吸慢而深,嗜睡,肌无力,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重度中毒病人深昏迷,呼吸慢或微弱,紫绀,瞳孔缩小,各种反射消失,病理征阳性,部分病人因脑水肿出现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和肺水肿,休克.吸毒史及特定临床表现即可诊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