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72篇
耳鼻咽喉   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0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6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73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182篇
预防医学   5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3篇
  2篇
中国医学   101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4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难治性肾病的诊疗技术,以提高难治性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9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儿童难治性肾病30例患者资料,包括临床检测指标、治疗经过和预后情况。结果:30例难治性肾病患儿均口服泼尼松治疗,其中耐药25例,复发5例。经甲泼尼龙、盐酸贝那普利及百灵、黄葵等中药治疗后,17例尿蛋白转阴,另外13例尿蛋白未转阴,加用其他免疫抑制剂。使用甲泼尼龙治疗尿蛋白转阴患儿临床及病理类型比加用其他免疫抑制剂患儿复杂。甲泼尼龙主要不良反应有高血压、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以及感染,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剂主要不良反应有感染、高血糖、个别高尿酸血症。结论:难治性肾病应及早进行肾活检,积极治疗。目前主张使用激素或者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多靶点治疗,辅助百灵、黄葵、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受体抑制剂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如何打破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将立德树人贯彻到高校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前行、相得益彰,构筑育人大格局,是新时代中国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2].  相似文献   
3.
建立华细辛和北细辛HPLC特征图谱并结合聚类分析研究2种来源细辛的识别方法;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细辛潜在抗炎靶点并寻找潜在抗炎成分。对89批细辛药材(12批华细辛和77批北细辛)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11个特征峰,用对照品、紫外光谱和LC-MS指认了11个特征成分。特征峰面积聚类分析显示华细辛和北细辛被分为2类,且利用特征峰面积比值可实现两者区分,当特征峰9(细辛素)/参照峰S(卡枯醇)峰面积比值大于5时为华细辛,小于2时为北细辛。对119种细辛成分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的结果表明细辛抗炎作用可能与COX-2,COX-1,iNOS,MAPK14,LAT4H,NR3C1,PPARG和TNF等8个靶点相关,其中COX-2最为关键,与5种特征成分细辛脂素、芝麻脂素、细辛素、甲基丁香酚和黄樟醚均存在相互作用。此外,细辛脂素、芝麻脂素与iNOS,MAPK14也存在相互作用关系,黄樟醚和细辛素可作用于iNOS,COX-1,LAT4H,甲基丁香酚可作用于COX-1,LAT4H。细辛脂素与芝麻脂素均可作用在COX-2,iNOS和MAPK143个靶点上,提示它们是细辛发挥抗炎作用的活性成分;COX-2分子对接结果和COX-2活性实验结果验证了细辛脂素、芝麻脂素可抑制COX-2活性,为细辛抗炎作用活性成分。基于HPLC特征图谱的华细辛和北细辛识别方法简便易行;预测到的细辛抗炎靶点和抗炎成分为完善细辛质量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5.
阁楼有风景     
正温暖的阳光照进房间,透出淡淡的桔红色调。懒洋洋的惬意午后,很喜欢在阳台上晒鞋子。多年前就喜欢这样,看着大脚、小脚和小小脚一字摆开,心里有说不出的自豪。温暖的阁楼楼梯上,也很喜欢坐在这里,翻弄着我的盆花,读一读书,然后抬头看那一溜鞋子。它们颜色不一样,老公喜欢穿皮鞋,女儿喜欢穿舞蹈鞋,而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湖北省某县中学生性侵犯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儿童性侵犯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6年3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县1 476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对儿童性侵犯的认知以及性侵犯发生情况,应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 476名应答者中遭受本研究所提及的6种形式中的任意一种性侵犯的比例为20.7%,其中男生和女生报告的比例分别为27.4%和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8,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0.421)是儿童遭受性侵犯的保护因素;父亲外出半年以上(OR=1.510)、高中生(OR=1.961)、对儿童性侵犯有足够认知的学生(OR=1.332)是儿童遭受性侵犯的危险因素。结论该县中学生性侵犯发生率较高,男生遭受性侵犯的比例高于女生;父亲外出半年以上、高中生、对儿童性侵犯知识有足够认知是儿童遭受性侵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甘草黄酮对S180、H22荷瘤小鼠红细胞膜和肿瘤细胞膜Na^ ,K^ -ATPse及Ca^2 ,Mg^2 -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荷瘤小鼠分为治疗组(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环磷酰胺组),分别测定各组红细胞膜和肿瘤细胞膜的Na^ ,K^ -ATPase及Ca^2 ,Mg^2 -ATPase活性。结果甘草黄酮可明显恢复红细胞膜Na^ ,K^ -ATPase及Ca^2 ,Mg^2 -ATPase活性;对肿瘤细胞膜上活性异常升高的Na^ ,K^ -ATPase及Ca^2 ,Mg^2 -ATPase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甘草黄酮调节红细胞膜和肿瘤细胞膜Na^ ,K^ -ATPase及Ca^2 ,Mg^2 -ATPase活性功能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学者都在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异位症),认为本病的发生有增加趋势,对妇女健康已造成很大的威胁。目前,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很快,现就本院经病理证实的78例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做一分析。1.临床资料1.1为南进科78例中年龄最小22岁,最大54岁,平均40岁(31~40岁者占39.7%;41~50岁的占526%);均为已婚;不孕症7例,占州(原发不孕的5例,继发不孕的2例);有痛经史者占78.2%(原发痛经3例,继发痛经58例占74%),痛经1年以内的12例,1~5年的35例,5年以上的14例,其中痛经年限最长的14年,痛经…  相似文献   
9.
针对麻黄中酚类成分建立HPLC特征图谱,寻找其中指标成分,并对其在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草质茎中的分布及含量规律进行分析。利用HPLC-DAD建立酚类成分特征图谱,采用YMC-Pack ODS-A(4.6 mm×250 mm, 5 μm)色谱柱,以0.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330, 350 nm。对46批次法定基源麻黄自采样品进行测定,所得图谱可实现基源间有效区分。结合主成分分析、峰面积分布分析,细致探讨图谱中12个主要成分峰对3种法定基源麻黄特征及差异的贡献:其中,10, 11, 12号峰峰面积在木贼麻黄中显著高于另两基源,利用其总峰面积值(木贼麻黄中高于146 mAU),可实现木贼麻黄与另两基源的有效区分;1号峰峰面积在草麻黄、4号峰峰面积在中麻黄中显著高于其他法定基源,分别为两基源麻黄中重要的差异成分峰;8,9号峰为3种基源麻黄中的共有特征成分峰;其余各峰在不同基源麻黄中的分布存在不同程度差异,辅助上述成分,实现3种法定基源麻黄的有效区分。进一步利用上述色谱条件,首次测定了法定基源麻黄中异牡荆素-2"-O-α-L-鼠李糖苷(1)、牡荆素(2)、茶花粉黄酮B(5)、草棉黄素-7-O-β-D-葡萄糖苷(6)4种指标成分的含量,在检测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102.5%。所测样品中4种成分的含量范围分别为trace~1.55(1),trace~0.160(2),trace~0.284(5),trace~0.620(6) mg·g-1,且不同基源麻黄中,各成分含量存在差异。其中,1在草麻黄中质量分数(0.670±0.88) mg·g-1显著高于另两基源麻黄(除Ei-060630-2-2外低于0.16 mg·g-1); 6 在木贼麻黄中平均含量水平(0.260±0.039 2) mg·g-1达草麻黄(0.120±0.270) mg·g-1与中麻黄(0.136±0.485) mg·g-1中的2倍,此二成分对法定基源麻黄间区分有重要贡献。所建酚类成分HPLC特征图谱与含量测定方法较为简便、准确,选定指标成分为区分麻黄基源、完善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该文归纳出中药"显效理论",即中药通过"众多显效形式(显效型)的单靶点叠加作用、多靶点协同作用及毒性分散效应"发挥药效并削弱自身毒性。一味中药可含有约1 000种成分,一种成分口服进入体内后又可产生约100种代谢产物。无数化学成分及其无数体内代谢产物中的众多显效形式可共同发挥"集团军式作用"。在药物分子少、靶点分子多的情况下,中药不同种的显效型分子可相继与靶点分子结合,发生叠加作用,当"靶点充分占位"时药效始启动。既有浓度上的叠加作用又有时间段先后的叠加作用,这使得药效得以持久。显效型呈现药效叠加和毒性分散,源于不同显效形式分子结构之间药效基团相同而毒性基团不完全相同。"毒性分散效应"适于对无毒中药而不适于对有毒中药的解释。显效理论揭示中药可以众多化学成分及众多代谢产物参与发挥药效过程,包括叠加作用、协同作用及毒性分散效应,可有助于阐释和弘扬中药特色优势。今后需研究/确证的问题: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是怎样构成的?多数中药为什么毒性小?体现中药特色优势的中药"显效理论"如何在新药研发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