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综述了风火上扰型脑梗死的病因病机、证候学、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检查及中药治疗等方面近10余年来的文献,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传统医学分型、治疗与现代科学有机结合的设想。参考文献16篇。  相似文献   
3.
宋立公 《新中医》2008,40(1):73-74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系脑卒中后常见功能障碍之一.笔者以养阴泻火方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行气利水方在治疗成人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临床应用中的疗效。方法收集就诊于潍坊市中医院轻度OSA患者(年龄18岁)68例,同时采用随机双盲分组设分为观察组34例,治疗组34例。治疗组给予以行气利水方,中药汤剂每袋200mL,早晚各服1袋。以上二组治疗1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观察组暂不做特殊处理。结果治疗组显效7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有效率占70.59%。观察组无明显变化。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AHI指数、ESS量表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行气利水方可显著改善成人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相似文献   
5.
中风病是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瘀阻,临床以突然昏仆、不醒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謇语涩、偏身麻木为主症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因其起病急骤、变化多端,与风“善行而数变”的特征类似,故称为中风。  相似文献   
6.
中风病是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口呙]斜,舌语謇涩或失语,偏身麻木为主症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社会的进步,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诊断、鉴别、治疗等方面的认识在逐渐发生变化。在唐宋以前,中风的外风论是主流思想;唐宋以后,内风论逐渐占据主要地位。现代在《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中提出:风、火热、痰、血瘀、气虚、阴虚(阳亢)六类。然而,丰富多彩的理论并未给临床疗效带来本质上的提高。至今,中风病仍然是疑难病,虽诊断明确,但复发率、致残率仍居高不下。因此,  相似文献   
7.
进展性卒中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进展性卒中(SIP)病名、诊断标准进行综述及其分类;在发病机制方面,归纳了高血糖、缺血区脑血流下降、感染等对SIP造成的影响;总结了改善灌注、管理血压、低温疗法等.  相似文献   
8.
宋立公  刘娟  郝军 《光明中医》2007,22(2):55-57
1 概念 中医论文大多明确使用血管性痴呆(VaD)的病名,其概念也是直接引用西医的论述,少数文章称中风后痴呆.血管性痴呆是发生在脑血管病基础上的以记忆、认知功能缺损为主,或伴有语言、视空间技能及情感或人格障碍的获得性智能持续性损害的一种疾病[1].血管性痴呆是由一系列脑血管因素(缺血或出血或急慢性缺氧性脑血管病等)导致脑组织损害引起的以认知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痴呆综合征,是老年期痴呆的主要类型之一[2].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术界关于中风内外风的论争,历来遵从以唐宋、金元分经纬,唐宋以前外风主论,金元以后内风盛行。本文从中风涵义、病因病机及诊疗方法方面分析认为《黄帝内经》既是中风病"内虚邪中"外风主论的理论源头,又是"内伤积损、内风扰动"内风盛行的学术肇端,而后中风病在历经仲景时代、唐宋、金元明清及近现代时期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一直未停息内外风的纷争。  相似文献   
10.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各种脑血管疾病射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现对血管性痴呆肝肾亏虚、髓海不足和痰瘀阻络、蒙蔽清窍证进行了临床研究分析,以观察涤痰颗粒、回聪颗粒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