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双水平气道内正压(BiPAP)通气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单独吸入布地奈德200μg,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BiPAP通气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价其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进行肺功能等监测.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56/60),高于对照组的78.33%(4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11,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CV)、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FEV/FVC、Pa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aCO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对照组治疗后仅PaO2、PaCO2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FEV1、FEV1/FVC、PaO2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升高,PaCO2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SGRQ评分(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GR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SGRQ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改善气道高反应性的布地奈德联合改善肺部力学异常的BiPAP通气治疗稳定期COPD能够更好地改善肺功能、低氧血症及生活质量,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稳定期COPD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3.
补肺汤改善哮喘患者气道反应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哮喘是一种过敏性变态反应性疾病,用吸入适当浓度的组织胺激发气道反应,可以测试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及过敏的程度,是临床上诊断哮喘及评价疗效的客观指标之一.中医认为,久病必虚,故5年以上的本病患者均不同程度存在"肺气虚"表现.因此,我们选用<永类钤方>载补肺汤原方进行治疗,并与非治疗组及健康组作对照,获效理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宋昱晨 《当代医学》2007,(19):68-69
目的 比较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和NP方案(长春瑞滨+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50例非小细胞肺癌中,26例应用GP方案,24例应用NP方案.2个周期后评定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GP组有效率38.5%,1年生存率34.6%;NP组有效率为37.5%,1年生存率37.5%.两组有效率、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956,P=0.865).骨髓抑制为主要毒副反应,其中GP组Ⅲ-Ⅳ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于NP组(P=0.027),非血液学毒副反应中静脉炎发生率NP组高于GP组(P=0.037).结论 GP方案与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外周血胶原和弹力蛋白转化的生物标志物水平对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急性加重风险的意义,为临床早期识别、干预高危患者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9年1—4月在浙江省金华市人民医院就诊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183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外周血胶原和弹力蛋白转化的生物标志物C3M、C6M、Pro-C3、Pro-C6和EL-NE水平,对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统计所有患者随访期间的急性加重发生率及死亡情况等。采用ROC曲线评估相关指标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风险的最佳阈值以及相应敏感度和特异度。 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组患者外周血C3M、C6M、Pro-C3、Pro-C6水平明显高于非急性加重组(P<0.001),两组血EL-N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加重组患者1年内死亡率高于非急性加重组(P<0.05)。血Pro-C3水平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3(95%CI:0.818~0.927),最佳截断值11.53 ng/ml时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88.3%,Youden指数为0.63。血Pro-C6水平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6(95%CI:0.857~0.952),最佳截断值8.15 ng/L时敏感度为85.0%,特异度为81.6%,Youden指数为0.67。而血C3M、C6M、EL-NE水平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风险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低。 结论 外周血Pro-C3、Pro-C6水平可以作为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风险预测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6.
肿瘤的化疗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化疗药物毒性大、安全系数较小,而且在人体代谢和排泄个体差异大,因此可能导致个体间不同的治疗效果:有的病人可能因达不到治疗浓度导致化疗失败,有的可能因药物浓度过高而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有必要据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设计个体化的理想给有方案,从而达到最大耐量(MTD)、取得最大疗效、避免不可耐受的毒性。临床上抗肿瘤药的剂量通常是按体表面积(BSA)计算的,但文献调研发现,在世界范围内,目前卡铂用药均己按 AUC(药物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 是评估药物利用度的决定因素,是药代动力学的重要参数之一。AUC 大,表示药物吸收多,反之则吸收少)计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s,COPD) 稳定期患者服用不 同剂量的维生素D 对患者肺泡灌洗液白细胞介素6、8、17 (IL 6、IL 8、IL 17)、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 α)的影响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COPD 稳定期患者100 例(COPD 组),分为A、B 两 组,每组50例,同期门诊体检无异常的中老年健康体检者50 例为对照(对照组)。以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治疗前后肺泡灌洗液IL 6、IL 8、IL 17、TNF α水平,肺功能的变化。使用SPSS18.0软 件,采用χ 2 检验和狋检验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治疗前, 试验组肺泡灌洗液中IL 6、IL 8、IL 17、 TNF α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0.01)。试验组A 和试验组B,治疗后肺泡灌洗液中IL 6、 IL 8、IL 17、TNF α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0.01),对照组治疗前后IL 6、IL 8、 IL 17、TNF 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犘>0.05)。同时,试验组A 与试验组B 比较,治疗后肺泡灌洗液中 IL 6、IL 8、IL 17、TNF 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犘>0.05)。试验组A 和试验组B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 气空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VC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肺功 能FEV1/FVC、FVC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犘>0.05)。结论 COPD 稳定期患者的气道仍然存在慢性炎症, 维生素D 能通过降低稳定期COPD 患者气道中的炎症因子IL 6、IL 8、IL 17 和TNF α等起到抗炎作用, 从而延缓COPD 患者的肺功能下降。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维生素D;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7;肿瘤坏死因子 α; 肺功能 中图分类号:R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6)11 0817 04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肺结节患者肺泡灌洗液中抑癌基因p16、MGMT、FHIT和APC的甲基化,探讨它们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00例肺结节患者的肺泡灌洗液标本,根据手术结果分为2组,肺癌(浸润型腺癌、微浸润型腺癌、原位癌)或癌前病变(腺瘤样不典型增生)为实验组,良性病变为对照组,采用MSP方法检测患者p16、MGMT、FHIT和APC基因的启动子DNA的甲基化。采用χ^2检验、ROC曲线分析p16、MGMT、FHIT和APC基因甲基化对肺癌诊断的价值。结果:肺癌及癌前病变甲基化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ROC曲线发现单个抑癌基因甲基化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在50%以上,但四者联合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在90%以上,约登指数0.87。结论:p16、MGMT、FHIT和APC基因甲基化均为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联合检测肺泡灌洗液p16、MGMT、FHIT和APC基因甲基化可提高肺结节患者肺癌早期筛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与卡介苗素注射两种方法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临床疗效及免疫指标的变化.方法:将10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夏日伏天分别对两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与卡介苗素肌肉注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和两组问治疗后临床疗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次数、肺功能和免疫指标的对比结果.结果:两种方法均能提高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改善免疫指标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穴位贴敷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优于卡介苗素组(P<0.05),AECOPD发生次数少于卡介苗素组(P<0.05).两组肺功能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免疫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和卡介苗素注射治疗均是COPD稳定期治疗的有效经济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