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肿瘤放疗的基本准则是提高肿瘤靶区的放射剂量,同时更好地保护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器官。质子束治疗(PBT)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放疗技术之一,其能更好地体现这一准则。理论上,质子束以其特有的Bragg峰和优越的相对生物学效应,可给予肿瘤靶区最大剂量,同时降低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的接受剂量,实现对肿瘤靶区的“定向爆破”,提高肿瘤的局部治疗率和控制率,优于传统光子治疗。目前已应用于临床的研究包括黑色素瘤、肺癌、食管癌、乳腺癌、肝癌、前列腺癌和儿童恶性肿瘤等多种病变,但多为回顾性研究,而且建立和维护质子设备的成本巨大,因此用PBT治疗恶性肿瘤尚存争议。PBT面临的挑战是缺乏足够的临床证据和不明确的生物学效应等,克服这些不足可能会更好地促进PBT的快速发展。笔者详细论述了PBT的物理、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中超高剂量率(FLASH)放疗的数据进行分析,寻找参与调控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FLASH放疗敏感性的枢纽(Hub)基因。方法 从GEO数据库中下载和提取接受FLASH放疗恶性肿瘤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采用R软件进行差异基因的筛选,并对这些基因进行生物学功能、信号传导通路等分析。通过STRING在线软件分析差异基因的蛋白质相互作用(PPI) 网络,Cytoscape插件筛选Hub基因。最后,应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和GTEx数据库验证Hub基因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自GEO数据库中获得GSE100718芯片数据,共有12 800个基因与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放疗敏感性相关。选择表达量显著改变的61个基因进行进一步分析,这些基因参与代谢、应激反应、免疫应答等生物学过程。主要涉及氧化磷酸化、未折叠蛋白应答、脂质代谢等信号转导通路。通过PPI分析筛选出的Hub基因及后续验证表明HSPA5及SCD参与调控FLASH放疗敏感性,且在合并TRD/LMO2融合基因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显著高表达。结论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以有效筛选出调控FLASH放疗敏感性的Hub基因,基因表达谱可用于指导肿瘤患者分层以实现精准放疗。  相似文献   
3.
宋帅  王诗意  董晓婷 《中国医院管理》2020,(1):F0002-F0002,I0001
门诊布局、服务流程进一步优化,百姓就医问诊更方便;智慧医院建设扎实推进,"掌上医院"预约挂号更快捷;泰山医养中心正式启用,高新区院区建设稳步进行,医院集团式发展紧密布局……自2019年4月份以来,泰安市中心医院在新一届院领导班子带领下,以"求是、创新、美好、幸福"新愿景为指引,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短时间内有了新起色、新变化、新提升。  相似文献   
4.
circRNA是一种新的内源性RNA,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参与转录或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大部分属非编码RNA,是近几年RNA领域中的研究热点。circRNA主要通过拮抗miRNA来发挥“海绵作用”进而调控靶基因表达,与多种疾病有着密切联系,特别是在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circRNA对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具有重要调控作用。该文就circRNA与肝细胞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训练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9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临床药物治疗以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焦虑、抑郁状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Fugl-Meyer评分;分析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以及运动诱发电位(MEP)波幅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HAMA、HAMD评分对比上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HAMA、HAMD评分上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在NIHSS、Fugl-Meyer评分对比上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NIHSS评分上显著低于对照组,在Fugl-Meyer评分上,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在CMCT、MEP对比上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CMCT对比上显著低于对照组,在MEP对比上,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经过临床6个月的随访观察,两组未发现有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无差异性(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和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以及在诱发电位的波幅和缩短神经传导的时间上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浆中的茶碱及其代谢物1,3-二甲基尿酸(1,3-DMU).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 BDS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7∶93),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43名COPD患者连续服用茶碱(100 mg,bid)两周后,测定茶碱及1,3-DMU的血药浓度.结果 茶碱、1,3-DMU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0 ~ 10.00 μg∶ mL-1(r=0.9998)、0.05 ~ 2.00 μg∶ mL-(r=0.9996);日内、日间RSD均≤12.91%,提取回收率分别为77.52% ~79.22%、71.69% ~ 74.02%;患者的平均茶碱血药浓度为3.57±1.59 μg∶ mL-1,茶碱和1,3-DMU的浓度呈强相关(r=0.672),1,3-DMU/茶碱为0.064±0.024.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COPD患者茶碱血药浓度的监测,1,3-DMU与茶碱浓度的比值可评估不同个体对茶碱清除率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临床安全、有效使用伏立康唑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8月60例真菌感染患者131次伏立康唑血药浓度测定结果,探讨血药浓度分布情况及联合免疫抑制剂对患者血药浓度的影响,并分析血药浓度与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间的关系.结果 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差异较大,有51.15%(67/131)的血药浓度在1.0~5.0μg/mL,而41.98%和6.87%的监测结果分别低于和高于有效治疗浓度范围.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占53.33%(32/60),其伏立康唑血药浓度为(1.35±1.55)μg/mL,低于未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的(3.37±2.39)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伏立康唑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57/60),治愈组的血药浓度为(4.78±2.28)μg/mL,高于好转组和无效组的血药浓度(P<0.05),并且伏立康唑血药浓度高的患者,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上升(P<0.05).结论 伏立康唑血药浓度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个体差异较大,开展治疗药物监测有利于保证患者安全、有效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合成4个依折麦布的有关物质。方法在参考依折麦布相关合成报道的基础上,以依折麦布或市售依折麦布中间体1-(4-氟苯基)-3(R)-[3-(4-氟苯基)-3-氧代丙基]-4(S)-(4-苄氧基苯基)-2-氮杂环丁烷酮、(S)-3-[5-(4-氟苯基)-5-羟基-1-氧代戊基]-4-苯基-2-口恶唑烷酮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分别制得依折麦布的4个有关物质:依折麦布的3'位羟基差向异构体3'-R-依折麦布、脱氟依折麦布,以及两个依折麦布的降解产物。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经1H-NMR、13C-NMR及MS谱确证,纯度均大于99%。设计的合成路线方法简单、条件温和、原料易得。合成的有关物质将为依折麦布原料药质量控制研究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不同肝功能损伤情况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α1微球蛋白(α1-MG)的水平,探讨采用α1-MG评价CHB患者肝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243例CHB患者分为肝肾功能正常组(n=94)、肝功能正常肾功能异常组(n=20)、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正常组(n=100)和肝肾功能异常组(n=29),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67人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受试者血清α1-MG水平,同时测定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等肝功能指标及血清肌酐(CREA)、尿素氮(BUN)等肾功能指标。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α1-MG水平,采用紫外-乳酸脱氢酶法检测ALT水平,采用紫外-苹果酸脱氢酶法检测AST水平,采用AMP缓冲液法检测ALP水平,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CREA水平,采用紫外-谷氨酸脱氢酶法检测BUN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正常组患者血清α1-MG水平明显降低(P<0.05),肝肾功能正常组和肝肾功能异常组患者血清α1-MG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肝功能正常肾功能异常组患者血清α1-MG水平明显升高(P<0.01)。按照α1-MG<10 mg·L-1为判断肝功能异常的标准,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正常组患者血清ɑ1-MG阳性率为36%,肝肾功能异常组患者血清α1-MG阳性率为24%;如以α1-MG<15 mg·L-1为标准,则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正常组患者血清α1-MG阳性率为68%。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正常组患者血清α1-MG水平与肝功能指标ALT、AST和ALP呈负相关关系(r=-0.934,r=-0.916,r=-0.847,P<0.01),且其数值随着肝损伤程度的加重而降低。结论:α1-MG检测在判断CHB患者肝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须排除肾功能损害引起的结果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