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8例SAR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升高与抗菌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在病情发展过程中白细胞升高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治疗方案.方法以78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对一致的治疗方案,定期化验外周血WBC、CD4+淋巴细胞、血培养、痰培养等,对其特点、病情和治疗做统计学分析.结果61.5%病人在病程的第15.67±5.39天出现了WBC增高,平均为15.71±5.92(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4.2±10.9%.其升高与临床分型、CD4+细胞降低、激素的使用、呼吸机的使用相关.86.7%患者抗生素治疗有效.结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在病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WBC升高可能为继发细菌感染所致,可按降阶梯原则进行抗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重叠甲型肝炎与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患者在临床表现、预后及病毒之间相互干扰方面的异同。方法慢性乙型肝炎重叠甲型肝炎组50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组50例和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组50例,其中每组各含4例肝硬化患者;对3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症状、转氨酶及胆红素方面,重叠感染组均重于单纯慢性乙型肝炎组(P〈0.05或P〈0.01),但在与预后有关的一些指标,如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及病死率,两种重叠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的影响则有所不同:甲型肝炎重叠感染似对慢性乙型肝炎影响不大,但戊型肝炎重叠感染似对慢性乙型肝炎有比较严重的不良影响。在病毒干扰方面,两种重叠感染似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均有一定抑制作用,戊型肝炎重叠感染更明显。结论甲型肝炎重叠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症状、转氨酶、胆红素虽有一定影响,但对其预后无太大影响,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似有一定的抑制,但不如戊型肝炎明显;戊型肝炎重叠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及其预后均有明显的影响,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抑制也较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SIRS对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病情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观察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并发SIRS后,肝、肾功能、并发症以及病情转归的变化。结果:161例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中SIRS发生率为39.1%;引起SIRS的最常见的原因是自发性腹膜炎,占81%,发生SIRS的病人组和未发生SIRS组之间比较,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SIRS发生时与SIRS发生前后的不同状态下比较.肌酐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ALT、AST、TBIL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发生SIRS可能对肝功能影响不明显.但可使肾功能损害加重.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增高,死亡率增加。  相似文献   
4.
799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病原学与实验室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探讨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e抗原表达与病死率的相关性,为重型肝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统计我院2000-2004年各型重型肝炎的发病率,进一步应用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方法检测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应用微粒子方法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病死率及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间的关系。结果(1)重型肝炎中乙型肝炎占83.50%,慢性重型肝炎中乙型肝炎占96.77%;(2)5年间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HBV DNA定量大于1×10,拷贝/ml组,总病死率为53.25%,小于1×105拷贝/ml组,病死率为3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抗原表达对病死率无影响;(3)2004年,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HBV DNA定量大于1×105拷贝/ml病例加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病死率由2000年的54.64%下降至2004年的3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型肝炎以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为主,病毒载量高是高病死率关键因素之一,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HBV基因型与HBV传播方式、临床疾病谱、疾病进展、病情预后、以及抗病毒疗效均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拟进一步探讨HBV感染者基因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162例HBV感染者进行HBV基因型分析,并对其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包括前-S1抗原)、HBVDNA定量和T细胞亚群等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HBV基因型存在地域分布,北方人基因型以C型为主,南方人基因型以B型为主.在无症状携带者或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进展顺序中,基因型B的比例逐渐减少,而基因型C的比例则逐渐增多.基因型C和BC混合型的前白蛋白水平(前-A)、白蛋白水平(ALB)以及白蛋白/球蛋白比例(A/G)较基因型B显著降低(分别为P=0.03、P=0.03、P=0.01和P=0.005、P=0.001、P<0.001),基因型C的胆碱酯酶(CHE)水平较基因型B降显著低,基因型C和BC混合型的球蛋白水平(GLO)较基因型B显著增加(分别为P<0.001和P=0.013);而在ALT、AST、TBil、GGT、ALP和TBA水平则差异不显著(P>0.05).基因型C和BC混合型的HBV感染者中,前-S1抗原阳性率较高(分别为71.3%和66.7%),而基因型B的则低(阳性率30%);相反,基因型B的HBV感染者前-S1抗原阴性率高(66.7%),而基因型C和BC混合型的前-S1抗原阴性率低(分别为26.6%和25.9%).结论 HBV感染者的HBV基因型存在地域分布,基因型C较基因型B的肝功能损害严重,进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比例高.基因型C的前-S1抗原阳性率较高,基因型B的前-S1抗原阴性率高,它们的相关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药物性肝损害是指药物在治疗过程中,肝脏由于药物的毒性损害或对药物的过敏反应所致的炎症和损伤,也称为药物性肝炎.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动态变化。方法 应用流式法对240例SARS患者的602份系列标本外周血B淋巴细胞和NK细胞进行绝对计数测定。结果 SARS患者的B淋巴细胞和NK细胞计数显著低于正常人(P<0.001);重型(极重型)患者明显低于普通型(P<0.001)。治愈组SARS患者的B淋巴细胞于发病时处于低水平,但于发病后第2周开始上升,然后随病情恢复逐渐升至正常水平。但NK细胞于发病时已处于低水平,至发病后第2周继续下降,于发病后第5周有所上升,但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SARS患者的B淋巴细胞和NK细胞计数与病情轻重有关,测定SARS患者的该两种细胞计数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北京市部分地区的传染病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就诊情况,探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方法于2009年10月和2010年6月两个时间点,对在北京市四个城区(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顺义区)所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传染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传染病患者,以慢性疾患如肝炎、结核为主;急性传染病以腹泻为主。患者在病情危重的情况下首选综合/专科医院就诊;但在一般情况下,如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综合/专科医院合作关系良好,愿意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并留存病案的患者比例明显增加。患者希望通过就诊时医生的讲解和参加系统的传染病知识讲座来获取相关知识;建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高诊疗水平、与综合/专科医院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结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综合/专科医院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形成有利于患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及综合/专科医院的三方互利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 凯西莱片剂是一种有效的肝功能改善和肝脏解毒剂,经临床验证,疗效确切。其针剂疗效如何,为此我们做了以下观察。 1.病例选择 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或酒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