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梁伟  孙嘉辰  郭凤霞  张学敏  徐波  陈垣  李霞 《中草药》2020,51(7):1939-1950
蒽醌及其衍生物是植物体内十分重要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光保护、提高植物抗病性等多种功能,同时在医药、化工等领域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如何高效、快速地获得蒽醌类物质、提高植物体内蒽醌类物质的合成效率,已经成为现代合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然而蒽醌类物质合成途径较为复杂,目前普遍认为在植物体内蒽醌类物质是通过莽草酸/邻琥珀酰苯甲酸途径和聚酮途径形成。综述近年来在植物体内莽草酸/邻琥珀酰苯甲酸途径和聚酮途径合成蒽醌母核结构的研究进展,为研究植物体内蒽醌类代谢物的合成与调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王莹  孙嘉辰  李霞  高文远 《中草药》2022,53(10):3014-3021
目的 考察文火120℃和中火150℃酒炙当归的过程中成分与凝血酶抑制活性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建立成分与活性的权重函数,确定最佳酒炙工艺。方法 采用HPLC对样品中阿魏酸、5-羟甲基糠醛、对香豆酸、Z-藁本内酯、咖啡酸、绿原酸、山柰酚、香草醛、原儿茶酸、香草酸、茴香醛11种成分进行定量分析,采用凝血酶抑制活性测定样品的活血活性,决定系数(R~2)表示单体化合物的贡献率。结果 在炮制12~28 min的过程中,阿魏酸、绿原酸、香草醛、5-羟甲基糠醛和藁本内酯的含量均先增加后降低,其他6种成分的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120℃制备的酒当归凝血酶抑制活性高于150℃制备的样品,藁本内酯的贡献率最高(R~2=0.643 2),其次为阿魏酸。成分群和凝血酶抑制活性的权重函数为Ws=2.635 C1+107.200 C4-40.850 C11。结论 确定了120℃炮制20 min为最佳炮制工艺,验证了传统炮制中采用文火炮制的科学性,建立了一种能够通过简单测试初步评估当归及其炮制品整体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外周血中分离获取外周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s,PBMSC)和外周血内皮祖细胞(peripheral blood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PBEPC),构建复合细胞膜片并初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抽取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外周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取PBMSC和PBEPC,分别行形态学观察及鉴定。取第3代PBMSC和PBEPC以1∶1比例进行成膜诱导形成复合细胞膜片,取单纯第3代PBMSC同法制备单一细胞膜片。取两种细胞膜片行HE染色,观察细胞膜片内细胞分布情况;分别对两种细胞膜片行成骨诱导,收集诱导1、5、10 d的上清液,利用ELISA法检测两种细胞膜片上清液内ALP、骨钙素(osteocalcin,OCN)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PBMSC细胞形态单一,呈纺锤形或多角形,具备良好的成骨、成脂分化能力;PBEPC细胞形态单一,呈铺路石样,成管试验阳性。两种细胞膜片均呈白色半透明膜状物。HE染色示,与单一细胞膜片组相比,复合细胞膜片组膜片更厚,具备更多细胞层数及更高的细胞密度。ELISA法检测示,随诱导时间延长,两组细胞膜片上清液中ALP、OCN和VEGF表达量均有所增加。复合细胞膜片组诱导培养5、10 d OCN表达量显著高于单一细胞膜片组,10 d ALP表达量显著高于单一细胞膜片组,1、5、10 d VEGF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单一细胞膜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两组间各蛋白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MSC具备稳定的MSCs分化能力,因其取材微创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与PBEPC共培养、成膜诱导等手段构建复合细胞膜片,为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探索。  相似文献   
4.
孙嘉辰  李霞  王莹  罗雨家  高伟建  高文远 《中草药》2020,51(10):2593-2602
中药炮制是一项传统的制药技术,是连接中医学和中药学的关键点。经过加工炮制以后的中药材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这些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正是导致中药炮制前后性味功能改变的重要原因。制约中药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中药质量控制,也一直是社会和中医药界研究的热点。2016年,刘昌孝院士首次提出了"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新概念,引起了中医界的热烈讨论。将中药"质量标志物"的研究思路与加工炮制相结合,阐明中药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发生的变化,形成具有体现中药炮制特点的质量控制的新思路,有利于加快中药加工炮制质量控制方法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