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帕金森病 ,又称帕金森综合征、震颤麻痹综合征 ,属祖国医学颤振、振掉范畴 ,是一种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锥体外系疾病。其病机不清楚 ,现代医学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近年来 ,中医药治疗显示出其独特优势 ,现就中医药临床治疗研究概述如下。1 辨证论诒本病系疑难病证 ,病程漫长。中医学认为其病位在脑 ,与肝、脾、肾有关。病机是本虚标实 ,本虚者脏腑功能减退 ,气血亏少 ;标实者有风、痰、瘀、火诸端。王坤山等 [1]分 7型论治 :1阴虚阳亢 ,风动振摇用天麻、钩藤、全蝎、羚羊角、蜈蚣、生龟板、生鳖甲、生地黄、麦冬、阿胶、白芍、鸡子…  相似文献   
2.
芒硝大黄外敷治疗肌肉注射硬结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资料 本组 5 6例 ,其中男 34例 ,女 2 2例。年龄最大 6 2岁 ,最小 15岁。病程 :2~ 4d39例 ,5~ 7d17例。药物组成及用法 取芒硝 6 0 g,生大黄 10 g,研成末。混匀装入稀白布袋内 ,袋的大小与病灶长度一致。用时药袋直接外敷注射硬结病灶处 ,靠皮肤面用温水浸湿 ,外敷一层塑料薄膜 ,敷料或胶布固定 ,3~ 4d换药 1次。治疗效果 本组 5 6例 ,治疗 2~ 3次 ,4~ 7d全部治愈 ,有效率 10 0 %。本法药简、效验 ,未发现不良反应 ,最好现配现用。除应用于肌肉注射硬结症外 ,对静脉注射等引起的瘀血、肿胀、疼痛及慢性外科硬结久不愈者 ,均有良…  相似文献   
3.
海贝草胡散治疗消化性溃疡200例山东省宁津县中医医院(253400)孙冠兰,孙清军,刘武宽,孙长发关键词:消化性溃疡,中医药疗法,海贝草胡散,治疗应用,缓急止痛,敛疮生肌,祛湿化瘀1一般资料200例中,男166例,女34例。年龄16~69岁。其中21...  相似文献   
4.
<正> 中药外治法,是将药物的适当剂型应用于患者体表或俞穴,以发挥其治疗效能,达到愈病目的的—种方法。历代儿科医家,鉴于小儿服药困难等原因,即创造、发展、完善了各种中药外治法。近年来,许多学者采用各种中药外治法对小儿的许多急、慢性疾病和疑难病证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本文就近年来部分临床文献资料综述如下。一、敷脐法脐名神阙穴,属任脉。药物敷脐后,通过经脉之循行,输布于全身,发挥治疗作用。小儿夜啼纪延龙用朱砂、五倍子研末,与适量捣烂的陈细茶拌匀,加水少许,捏成小饼状,外敷脐中,胶布固定,每晚换一次。一般2~6次症状消失。李德营用黑丑7粒捣碎,温水调成糊状,临睡前敷于肚脐上,胶布固定,治疗20例,大多在当夜就能止哭。  相似文献   
5.
商某,男,37岁,干部。1986年5月1日初诊。腹痛、腹胀、食少、体瘦10年,近2年加重。症见形体消瘦,面色晦黯,精神萎靡,脘腹痞闷,时有胀痛,喜按揉,腹软,纳谷  相似文献   
6.
1970年以来,笔者选用背俞穴为主挑治颈淋巴结核11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临床资料:110例中,男43例,女67例;年龄14~56岁;病程:5年以内42例,6-10年59例,10年以上9例。单发者33例,多发者77例,结节型74例,瘘管型36例。治疗方法:常用穴: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等。备用穴:大杼、风门、附分、魄户、膏肓俞、膈关、脾俞等。每次选2-3穴(双侧);先由近患处开始,逐渐向下选挑。挑过的穴位,不再选用。挑治一次,一般需要30-45分钟。7天挑治1次。治疗效果:痊愈(肿块消散或窦道愈合,全身症状消失)106例。好转(全身症状减轻,  相似文献   
7.
略论脾火     
<正> 脾火溯源脾火,《内经》早有论述,如《素问·痿论》曰:“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又曰:“脾热者,色黄而肉蠕动”,提出脾胃火热证候,主要是脾热所致。汉·张仲景对脾火(热)的病因证治提出了更具体的论述,如《金匮要略》指出“脾色必黄,瘀热以行”,还创建小建中汤治气虚发热,手足烦热;桂枝汤加减滋阴和阳,治疗杂病长期发热等。唐代王焘提出“心脾有热,常患口疮”,孙思邈《千金方》指出“舌本卷缩……邪热伤脾”。宋朝钱乙根据五脏所产生的火热证候,立泻五脏火治法,其中“泻黄散”即是专为泻脾火而设。金元时期,李东垣根据《内经》“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的原则,提出“阴火”学  相似文献   
8.
张某某,女,30岁。主诉:7天前因感冒发热,头痛,全身酸楚,继之每日午后先恶寒后发热,胸胁满闷,口干咽燥,干呕烦渴,咳嗽少痰,痰难咯出,4~5天来未进饮食,食则呕恶,大便如常,腹不痛。前医给以中西解热消炎止  相似文献   
9.
吴茱萸外敷足心治口疮治疗方法:吴茱萸15g,研细末,用醋调匀成糊状,敷于患者两足心,用纱布固定,以一夜为限度,每日1次,一般1~3次即愈。近年来笔者用此法治疗慢性反复发作口疮30余例,均1~3次即愈,追访至今无1例复发。如治张某,女,5岁,患口舌生疮...  相似文献   
10.
<正> 阳瘘属中医学瘘证范畴。是男子房事不举或举而不坚,妨碍正常性生活的常见病证。其病因复杂,治疗困难,中西药内治有时不够理想。近些年来许多学者用外治法治疗阳瘘证有了新的进展,并取得可喜的成果。笔者就近年来中医外治阳瘘证概况作一综述。1 针灸治疗 1.1 针刺治疗 运用针刺补虚泻实法,可起到调节勃起中枢和性神经作用,达到治疗阳瘘的目的。曾合林取中脘、关元、三阴交,以捻转泻法进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