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6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102篇
耳鼻咽喉   45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98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528篇
内科学   178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66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179篇
综合类   774篇
预防医学   283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301篇
  1篇
中国医学   358篇
肿瘤学   5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3篇
  1966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初步研究脑脉利颗粒对斑马鱼血管新生的促进作用与机制,及其对血小板聚集性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更有价值的理论支持。方法通过对斑马鱼肠下血管面积、肠下血管出芽数、总RNA浓度和纯度、心脏红细胞染色强度等指标,评价脑脉利颗粒对斑马鱼血管新生的促进作用和血小板聚集性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结果脑脉利颗粒在250和500μg/ml浓度时有显著的血管新生促进作用,且在500μg/ml浓度时能明显上调VEGFR1基因表达(P0.01),在1 000μg/ml浓度时有显著的血栓形成预防作用(P0.01)。结论脑脉利颗粒具有显著的血管新生促进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VEGFR1的表达有关,且对血栓形成有显著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我国医院高血压合理用药文献的研究趋势和热点,为提出促进高血压合理用药的相关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2010—2017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录的高血压合理用药的相关文献,运用书目信息共现分析系统(BICOMB)2.0提取关键词、年份及相应文献量、期刊、作者及机构等参量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并构建高频关键词词篇矩阵;将该词篇矩阵导入SPSS21.0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利用图形聚类工具包(gCLUTO)1.0版对词篇矩阵进行词篇共现分析和双聚类可视化分析。结果 从知网、万方、维普三大数据库共检索到高血压合理用药相关文献1 010篇;从年发文量来看,高血压合理用药问题一直是研究热点;从期刊分布来看,高血压合理用药相关文献分布于262种期刊,高血压合理用药问题受到期刊界的广泛关注;从发文作者来看,我国还未形成高血压合理用药研究的核心力量;从单位分布来看,发文机构分散,多数为医院;高频关键词聚焦于“抗高血压药物/降压药、合理用药、高血压、用药分析”等。结论 我国目前对于高血压合理用药的研究多为对单个医院高血压患者用药合理性评价或是对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的分析,该领域的研究仍需从简单定性分析转向多地区、多层次、大样本的定量分析,以更好地促进高血压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儿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7例川崎病患儿作为川崎病组,根据是否合并冠状动脉病变分为冠状动脉病变组16例和无冠状动脉病变组31例,选取同时期医院收治的4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上呼吸道感染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儿童的血清NT-proBNP、IL-6水平。结果 3组受试儿童血清NT-proBNP、IL-6水平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均0. 05);川崎病组血清NT-proBNP、IL-6水平均明显高于上呼吸道感染组和对照组(P均0. 05),上呼吸道感染组血清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7 d后,川崎病组患儿血清NT-proBNP、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 05);川崎病组中冠状动脉病变组血清NT-proBNP、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病变组(P均0. 05)。结论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儿血清NT-proBNP、IL-6水平明显升高,NT-proBNP、IL-6水平升高可能与冠状动脉病变有关,可作为川崎病患儿病情程度及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60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固定治疗,同时还应对患者进行韧带修复治疗.对照组采用非固定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治疗中采取内固定治疗同时进行韧带修复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该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通过临床数据回顾性研究,分析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入院,且住院时间在30 d内,死亡与好转出院患者临床数据的差异,筛选其中的高危患者,为个体化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统计我院急诊科、呼吸科因AECOPD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30 d内死亡或好转出院情况分为死亡组和出院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分析,并对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多因素显示GOLD D组(OR=8.612,95%CI:3.067~24.182,P0.01),意识障碍(OR=11.838,95%CI:3.433~40.820,P0.01),入院次数≥3次(OR=4.539,95%CI:1.251~16.466,P=0.021)与AECOPD患者30 d出现不同预后独立相关。住院时间Ⅰ组vs.Ⅱ组为(6.3±6.7) d vs.(10.5±4.9) d,P=0.009,Ⅰ组患者住院时间中位数为3(1~11) d。结论:GOLD D组、意识障碍、1年内多次入院(n≥3次)是因AECOPD入院患者30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存在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应重点关注入院3 d内的病情变化,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腹部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燥热内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燥热内结型便秘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40例予腹部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40例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情况,以及伴随症状(食欲不振、睡眠障碍、易激惹)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排便间隔评分、大便性状评分、排便困难程度评分、腹部胀满程度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食欲不振、睡眠障碍、易激惹症状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燥热内结型便秘疗效确切,并能有效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