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2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55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10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262篇
内科学   103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04篇
综合类   592篇
预防医学   340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346篇
中国医学   276篇
肿瘤学   6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与内镜治疗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GVB)的预防效果,为肝硬化患者早期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2月于遂宁市中心医院接受一级预防的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89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进行内镜下套扎治疗(EVL)者纳入EVL组(n=43),进行TIPS治疗者纳入TIPS组(n=46),比较两组静脉曲张改善效果,治疗前后门静脉内径、肝功能变化以及治疗后患者EGVB、并发症和死亡发生情况。结果TIPS组和EVL组静脉曲张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0.70%和86.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TIPS组术后门体循环压力差降低(P < 0.05),且治疗后3、6、12、24月时门静脉内径门静脉内径低于EV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后EGVB发生率分别为32.56%和17.39%(P > 0.05),其中TIPS组远期出血(治疗3月后)发生率低于EV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早期TIPS和EVL用于肝硬化患者一级预防均可有效改食管胃底善静脉曲张,有利于降低EGVB发生风险,且TIPS在降低门静脉压力和远期出血发生率方面较EVL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工智能辅助分析技术在子宫颈细胞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人工智能细胞学辅助阅片系统对86 000例涂片进行分析,并与原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其特异性、敏感性等指标,同时分析人工智能细胞学辅助阅片系统的分级诊断结果。结果 人工智能细胞学辅助阅片系统对子宫颈液基涂片的特异性可达74.16%,敏感性高达98.77%,同时对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known significance, ASCUS)/非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typical squamous cells, excluding highly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ASC-H)/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LSIL)细胞具有更高的敏感性。结论 人工智能辅助分析技术实现了子宫颈细胞学智能化阅片,细胞学辅助阅片系统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病理医师的工作效率和诊断准确率,降低了漏诊风险。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PCNP和β-catenin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30例接受手术切除的SACC患者的癌组织及10例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CNP、β-catenin在SACC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PCNP、β-catenin的表达与SA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PCNP在SACC组织细胞核中大量表达,β-catenin在SACC肿瘤细胞中主要表达于细胞质及部分胞核。PCNP、β-catenin在SA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25/30)、66.7%(20/30),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CC组织中PCNP、β-catenin的表达与神经侵袭有关(P<0.05);SACC组织中PCNP与β-catenin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13,P<0.001)。结论PCNP和β-catenin在SA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升高,推测其可能与SACC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5.
摘要:规范化开展药械安全性评价研究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是药物流行病学评价医疗产品安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整合现有系统综述制作指南关于安全性评价的制定步骤和方法建议的基础上,同时借鉴观察性研究系统综述的方法学,提出了制作药械安全性研究系统综述的建议步骤。从组建多学科团队、提出研究问题、制定研究方案、文献检索及筛选、评估偏倚风险到统计分析,为研究人员如何开展和分析这类综述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多专科联合护理教学查房对本科实习护生理论成绩的影响。方法实验组,每月常规教学查房2次+多专科联合进行护理教学查房2次。对照组,每月按常规教学查房方式完成4次查房。在每一次查房完成后应用教学查房评价指标对两种查房方式进行评价,每一轮护生入科时和出科前进行理论考试。结果多专科联合护理教学查房出科成绩明显提高。结论多专科联合护理教学查房有统计学意义,多专科联合查房同学的成绩明显提高,能够增强护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张倩  杨坛  黎枰坪  奉建芳  林世源  陈卉  吴卫  张玮 《中草药》2020,51(21):5440-5446
目的 制备左旋肉碱修饰的壳聚糖-硬脂酸(LC-SA/CS-SA)纳米胶束,包载紫杉醇(PTX)且协载槲皮素,考察胶束特性,并以大鼠在体肠循环评估给药系统对PTX口服吸收的促进作用。方法 将硬脂酸(SA)通过酰胺化反应接枝于壳聚糖(CS),形成共聚物CS-SA;采用核磁共振H谱、红外光谱鉴定产物结构;以PTX为主药,槲皮素为辅药,采用激光粒径分析、Zeta电位分析和HPLC分析分别考察了胶束的粒径、Zeta电位、载药量、包封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胶束形貌;芘荧光探针法测定LC-SA/CS-SA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透析袋法考察胶束的体外释放行为;大鼠在体肠吸收实验评估载药胶束的促吸收作用。结果 红外与核磁结果表明SA通过酰胺键接枝于CS;协载槲皮素的LC-SA/CS-SA载PTX胶束呈类球形,粒径为(148.3±1.7)nm,多分散系数(PDI)为0.16±0.07,Zeta电位为(24.600±0.167)mV,CMC为14.31 μg/mL;体外释放结果表明,与市售紫杉醇注射剂相比,协载槲皮素的LC-SA/CS-SA载PTX胶束、LC-SA/CS-SA载PTX胶束具有明显缓释效应;大鼠在体肠吸收实验表明,协载槲皮素的LC-SA/CS-SA胶束对载药PTX的胃肠吸收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结论 构建的协载槲皮素的LC-SA/CS-SA载PTX胶束性能优良,促进了PTX的大鼠肠吸收,具有增强药物口服吸收潜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师考评管理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化访谈和两轮Delphi专家咨询确定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师考评管理体系内容及各指标权重。结果两轮咨询专家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6.43%和88.89%,权威系数为0.885和0.890,各级指标协调系数为0.224~0.355,形成包含5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62个三级指标的考评管理体系。结论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程度、权威程度、协调程度均较高,构建该体系可为今后遴选认证、专项培训、全面评价临床教师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四川省人民医院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收治的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老年住院患者792例,按照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统计患者的临床数据、基础疾病并计算Charlson共病指数,比较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之间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结果792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者126例,感染率15.90%;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侵入性操作、糖尿病、低蛋白血症、心功能Killip 3~4级、左心室射血分数<0.4、急性心肌梗死是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其危险因素较多,有针对性地对老年患者进行干预,有助于降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1,BRCA1)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晚期胃癌患者化疗反应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016年05月~2020年03月苏州科技城医院肿瘤科接受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的153例初治晚期胃癌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并随访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采用TaqMan探针法检测BRCA1基因rs8176318G/T、rs799917C/T和rs1799966T/C多态性,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基因型间化疗疗效的差异,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组间比较用Log-rank检验,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各种因素对生存预后的影响。结果: rs8176318G/T多态性与晚期胃癌化疗敏感性相关,随着T等位基因数目的增加,化疗有效率明显升高(GG24.44%、GT44.28%、TT50.00%),GT基因型化疗有效率为GG基因型的2.46倍(95%CI:1.074~5.620,χ2=4.534,P=0.033);TT基因型化疗有效率为GG基因型的3.09倍(95%CI:1.218~7.841,χ2=5.645,P=0.018);GT+TT基因型化疗有效率为GG基因型的2.67倍 (95%CI:1.224~5.801,χ2=6.096,P=0.014)。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显示,rs1799966T/C多态性与患者生存预后相关,随着C等位基因的增加,OS显著延长,TT、TC和CC基因型患者中位OS分别为9.50、11.80、16.00个月(χ2=12.719,P=0.002), TC+CC基因型患者中位OS为13.90个月,与T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80,P=0.00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rs1799966T/C多态性仍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未发现rs799917C/T多态性与化疗反应及预后之间存在统计学关联。结论: BRCA1基因rs8176318G/T多态性与晚期胃癌患者化疗敏感性相关,rs1799966T/C多态性可能影响患者生存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