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8篇
临床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中医医疗管理质量管理模式对于开展中医医疗服务的不同类别医疗机构的作用,评估中医医疗管理质量管理模式的成效。方法上海市将浦东新区医疗服务机构划分为二、三级中医类医疗机构、二、三级非中医类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类采用普查方法进行调查。在2012年至2013年内对不同类别医疗机构开展中医医疗质量管理,根据管理年末的打分,评估管理质量管理模式的成效。结果中医医疗管理质量管理模式对于中医类医疗机构在"发挥特色优势"、"临床科室建设"、"重点中医专科设置"、"中药药事管理"等领域具有积极影响(发挥特色ρ=0.033、科室建设ρ=0.001、重点专科ρ=0.004、药事管理ρ=0.024、适宜技术ρ=0.003);对于非中医类机构在科研教育、中医文化建设、中医预防保健领域的提升具有积极成效(科研教育p=0.028、文化建设ρ=0.006、预防保健ρ=0.022);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站点中医覆盖、适宜技术、中医预防保健等领域具有改善效果(站点中医覆盖ρ=0.001、中医适宜技术ρ=0.016、中医预防保健ρ=0.012)。结论中医医疗管理质量管理模式在中医类、非中医类、社区卫生服务类医疗机构内运用对于其中医医疗的发展与开拓均具有积极作用,且不同类别的医疗机构所体现出的管理效果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和应变率显像技术(SRI)评价冠脉搭桥(CABG)患者术后左心功能的变化.方法对32例患者,分别于CABG术前、术后4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常规经胸超声指标、各时相二尖瓣环运动速度(Sa、Ea和Aa)以及室壁局部心肌沿长轴的应变率(SRs、SRir和SRac)的变化.结果术后4周,常规超声指标均有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环各位点的Sa、室间隔和下壁的Ea、Ea/Aa以及前壁的Ea有明显改善;各室壁的SRs和SRir、前壁的SRac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DTI和SRI相结合,能更好的反映CABG术后左心功能的变化;CABG能改善左心功能,收缩功能的改善优于舒张功能的改善,局部心功能的改善比整体心功能的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固定床架用于超声筛查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价值。方法 将400名接受DDH筛查且无髋关节异常婴儿分为低年资医师使用固定床架组(A组)、低年资医师不使用固定床架组(B组)、高年资医师使用固定床架组(C组)及高年资医师不使用固定床架组(D组)共4组,每组100名。比较4组婴儿一般资料、超声筛查DDH时间及髋关节超声图像质量;采用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评估低年资医师与复核医师(与高年资医师工作年限相同的另外3名医师)复核α角和β角测值的一致性,评估固定床架的应用价值。结果 4组婴儿性别、年龄及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A组和B组超声检查时间均大于C组和D组(P均<0.05)。4组合格图像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77,P<0.001),B组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使用固定床架时,低年资医师与复核医师所测α角之差的最大绝对值为7°,所测β角之差的最大绝对值为2°;使用固定床架时,低年资医师与复核医师所测α角之差的最大绝对值为3°,所测β角之差的最大绝对值为2°。结论 固定床架对于辅助低年资医师超声筛查婴儿DHH具有较高价值,而对高年资医师检查结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在西医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均给予抗心绞痛基础用药,治疗组加用血栓通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加用异舒吉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4d.结果 治疗组总疗效率为93.33%,与对照组的90.00%相近;治疗组心电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其出血的副作用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5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戎装  夏春霞  童佳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6):642-642,646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银杏达莫治疗组与胞二磷胆碱注射液对照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性检查,临床疗效评估采用NIH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后两组NIH评分、Barthel指数均有改善,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且银杏达莫注射液在应用中无明显副作用。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可显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为脑梗死急性期理想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正常成人喉咽部解剖结构的显示率及超声表现。方法 对照研究6例离体成人喉咽标本相应断面声像图与组织大切片,并分析喉咽部及其相关结构的超声表现,并对60位(男女各30)正常成人行喉咽部超声扫查,评价各结构的显示率。结果 正常成人梨状窝均可100%完整显示,环后区男、女完整显示率分别为66.7%、93.3%,咽后壁为60%、93.3%,甲状软骨为96.7%、100%,杓状软骨为63.3%、93.3%,环状软骨为60%、96.7%,声带为70%、93.3%,室带为83.3%、96.7%。结论 超声对成年女性喉咽及相关结构显示满意,对成年男性梨状窝和甲状软骨显示较满意,对声-室带显示尚可,对环后区、咽后壁、杓状软骨显示欠佳。  相似文献   
7.
苦碟子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苦碟子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苦碟子注射液,连续治疗2周。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提高PaO2及PaCO2、降低血液粘度方面,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苦碟子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评价乳腺增生症中成药治疗疗效的价值。 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4年9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乳腺增生症患者50例,给予消癥丸口服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用超声测量乳腺增生症患者乳腺腺体层厚度、输乳管内径、囊肿体积、结节体积及低回声区直径,并对乳腺增生结构进行评级,同时对乳腺增生象限计数。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乳腺增生症患者乳腺腺体层厚度、输乳管内径、囊肿体积、结节体积、低回声区直径、乳腺增生象限数差异;采用秩和检验比较治疗前后乳腺增生症患者乳腺增生结构评级差异。 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乳腺增生症患者乳腺腺体层变薄[(13.02±4.20)mm vs (15.92±4.73)mm],输乳管明显变细[(2.26±0.58)mm vs(1.71±0.47)mm],低回声区缩小[(21.14±5.57)mm vs(17.80±4.63)mm],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40、5.202、5.529,P均<0.01);而治疗前后乳腺增生症患者乳腺囊肿体积、结节体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乳腺增生症患者乳腺增生结构评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667,P<0.01)。治疗后,乳腺增生症患者乳腺增生象限数为2.83±0.99,少于治疗前的4.62±2.0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66,P<0.01)。 结论超声是乳腺增生症中成药治疗疗效评价的有效方法。乳腺超声征象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可作为乳腺增生症中成药治疗疗效判断依据,而乳腺增生结构评级和增生象限数可使疗效判断更全面。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颈部可疑淋巴结转移的超声表现及其在超声随访过程中的演变。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13年12月北京同仁医院手术治 疗的27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有至少一次术后3个月或以上的颈部超声检查。具备至少一项恶性征象即淋巴结变圆、点状强回声、囊性变、局灶高回声(同甲状腺腺体回声)、淋巴门结构消失及周边型血流或血流丰富的淋巴结,定义为可疑淋巴结转移。测量并比较淋巴结在超声随访中的短径,增大或缩小3 mm或以上者定义为增大或缩小,记录淋巴结超声征象在随访中的演变。结果 270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女性221例,男性49例,平均年龄(44.8±12.5)岁。超声随访3~13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其中,44例(16.3%)检出可疑淋巴结转移,检出时距手术时间4~96个月。随访12个月可疑淋巴结转移累计发生率为6.9%,随访24个月累计发生率为13.4%,随访36个月累计发生率为16.0%。首次检出淋巴结短径为3~10 mm,平均(5.5±2.0)mm。淋巴门结构消失最为常见,占84.1%(37/44);其次为点状强回声,占56.8%(25/44)。34例行继续超声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0个月),其中24例(70.6%)未见著变,6例(17.6%)恶性征像消失,3例(8.8%)增大,1例(2.9%)变小;随访无进展者占91.2%(31/34)。结论 大部分DTC患者术后颈部可疑淋巴结转移性病变在超声随访中未表现为病变进展。对于DTC患者术后颈部可疑淋巴结转移短径10 mm或以下者,采用超声随访观察而非即时干预,是安全的而有效的临床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进行尸体喉部超声影像表现与其解剖-组织学的对比研究,为喉部超声检查提供正常的“参照系”。方法对14例成人尸体颈部标本进行喉部超声扫查,并制作解剖组织学大切片。将超声图像所示“亚结构”的外形与对应的组织大切片进行比较。结果软骨组织构成的甲状软骨、会厌软骨、杓状软骨、环状软骨均呈低回声,软骨膜呈线样强回声。除会厌软骨无骨化外,其余三种软骨均有不同程度的骨化区,呈强回声。声带肌(甲杓内肌)和弹性组织(膜)构成的声带呈对称的三角形低回声结构,其黏膜表面构成的游离缘呈线状偏强回声。主要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的室带呈对称的类三角形强回声结构。疏松结缔组织构成的会厌前间隙和声门旁间隙表现为偏强回声。结论喉部结构的超声征象取决于它们的解剖组织学基础,通过与组织大切片的对比,明确超声表现与解剖组织学表现的“一对一”关系,从而获得了“正常参照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