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锡纯对药经验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析张锡纯对药经验,本文重点举出《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中20余组常用对药,阐述其功用、配对使用目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营养因子3(NT-3)在扬子鳄大脑胚后发育中的时序表达。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
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BDNF和NT-3在0岁、1岁和2岁的扬子鳄大脑皮质中的定位和含量变化。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显示,0岁扬子鳄大脑皮质
区内4层均可见BDNF阳性细胞,随着年龄增加,BDNF阳性细胞数量逐渐增多,到2岁时BDNF阳性细胞胞体增大,突起增多,主要集中在细胞层和
外网状层移行区。这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一致。0岁扬子鳄大脑皮质区内可见NT-3阳性细胞,主要集中在细胞层和外网状层。到1岁时,
NT-3阳性细胞逐渐增多,在外网状层可见大量密集的阳性细胞。2岁时,外侧的分子层中NT-3阳性细胞增多,且细胞突起随着年龄增加而出现
增多。这一结果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一致。结论 BDNF和NT-3参与了扬子鳄胚后2年内大脑皮质区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潘鸿春  吴孝兵 《解剖学杂志》2003,26(4):J001-J001
在安徽省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中,获得了一例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个体,其右眼隐于皮下,特报道如下。该大鲵采自安徽省泾县境内一山溪,雄体,体长约410mm,仅有左眼,右眼完全被皮肤覆盖,在实验室饲养观察约2年后死亡。用10%中性福尔马林在主动脉进行整体固定2h,割开头部右侧皮肤,发现皮下隐有眼球,该眼球靠近皮肤的一端无角膜,而另一端视神经正常。  相似文献   
4.
扬子鳄牙齿的发生和替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鸿春  吴孝兵 《解剖学报》2002,33(6):652-655
目的:探讨扬子鳄牙齿发生与替换的特点。方法:用石蜡切片观察扬子鳄牙齿的发生和替换过程,用扫描电镜观察牙齿的结构。结果:孵化第20d外胚层开始内陷形成牙褶;孵化第56d,牙胚已形成;幼鳄孵出后第16d,牙冠已形成,同时牙胚已转移至牙槽底部。1-5龄鳄中已牙齿的牙槽底部均保留1个牙胚,该牙胚可发育成为新生牙来替换已脱落的旧牙。结论:扬子鳄口腔边缘粘膜中的外胚层向固有层内陷形成的牙褶在牙齿的胚胎发生中可能起诱导作用;而在新生牙替换旧牙的过程中,由牙槽底部保留的牙胚直接形成新生牙。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江豚味觉器官味蕾在口腔中的分布方式和味蕾的超微结构。方法:用石蜡切片观察江豚味蕾的分布,用透射电镜观察味蕾的超微结构。结果:江豚味蕾仅分布于舌小窝侧壁上皮层及舌小窝内疣状突起上皮层中;江豚味蕾主要包括明细胞和暗细胞,味孔表面由暗细胞细胞体的上行突起构成,明细胞细胞体上行突起不到达味孔表面。结论:脊椎动物味蕾在体内外的分布特点与动物的分类地位相关,而脊椎动物舌表面的形态学特点与动物的栖息环境相关。  相似文献   
6.
云豹味蕾的分布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云豹味觉器官味蕾在口腔中的分布和结构。方法:用光镜观察云豹舌的形态结构和味蕾的分布,并用透射电镜观察味蕾的结构。结果:云豹味蕾分布于舌尖及轮廓乳突的上皮层中,主要由明细胞和暗细胞组成。结论:云豹味蕾的分布及舌的形态学特点与它的捕食和吞咽习性相适应。  相似文献   
7.
对比分析夏季和冬季雌、雄蛙脑中ZENK蛋白的分布差异,为进一步研究ZENK蛋白在脑中的重要生理功能奠定基础。夏季和冬季雌、雄美洲牛蛙各3只,以其脑组织为实验材料,应用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观察ZENK蛋白的分布。ZENK蛋白在冬季牛蛙脑中无明显的阳性细胞,而在夏季牛蛙脑中的分布较多,主要分布在大脑纹状体、背侧皮质、原始海马和原始梨状区,间脑和中脑的视前区、视顶盖和被盖核团以及小脑的Purkinje细胞层等,阳性反应较强,有些还可见阳性突起。且夏季雌、雄牛蛙中ZENK蛋白的分布区域略有不同。雌蛙在背侧皮质、纹状体、视前区以及背、腹前侧被盖核中分布较多,雄蛙在这些区域分布较少;而在小脑分子层、颗粒层以及延髓的中缝核中分布较多。牛蛙脑中ZENK蛋白分布与其他动物有一定的相似性,可能与其认知记忆、行为协调及视觉调节等有关;不同季节和不同性别牛蛙脑中ZENK的蛋白分布差异可能与其脑内的神经活动、雌二醇分泌及活跃的性行为相适应。  相似文献   
8.
性反转综合征的SRY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性反转综合征(sexreversalsyndrome,SRS)的发病原因。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对22例性发育异常患者的人类性别决定区域(sex—determiningregionofYchromOSOme,SRY)基因进行特异性扩增和序列检测分析。结果:在22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SRY基因检测结果与染色体性别不一致,其中3例为46,XX女性性反转患者的SRY基因为阳性(其中1例46,XX,Gp+),3例为46,XY男性性反转患者的SRY缺失,1例为45,X女性患者的SRY基因阳性;其他15例患者SRY基因与染色体性别一致,但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性发育异常,即存在Y染色体患者,SRY为阳性;无Y染色体的患者,SRY为阴性。通过对12例SRY阳性患者进行测序分析,均未发现碱基突变。结论:SRY基因的缺失或易位是导致SRS的最主要原因.同时也表明人类的性别决定和分化还有其他相关基因参与。  相似文献   
9.
黄徐根  吴孝兵 《解剖学报》2006,37(5):557-562
目的阐明蓝尾石龙子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形态学特征、类型、局部分布和细胞密度。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S-P)法。结果蓝尾石龙子消化道中的内分泌细胞形态多样,呈圆形、椭圆形、纺锤形、梭形、锥形、烧瓶形和杆状。蓝尾石龙子消化道中显示出3种内分泌细胞,即5-羟色胺阳性细胞、生长抑素阳性细胞和胃泌素阳性细胞,未见高血糖素阳性细胞、P物质阳性细胞、胰岛素阳性细胞和胰多肽阳性细胞。5-羟色胺阳性细胞是消化道中最主要的内分泌细胞类型,其在消化道各段均有分布,但在各段分布密度不同。生长抑素阳性细胞仅分布于胃部。胃泌素阳性细胞局限分布于幽门和十二指肠部位。在蓝尾石龙子消化道内具有最多种类型内分泌细胞分布的部位是幽门,同时消化道内各种内分泌细胞在此部位也显示出最高的分布密度。结论蓝尾石龙子与其他爬行动物消化道内分泌细胞在分布上存在一定的共同特征并具其独特性,这些共同特征可能反映着不同脊椎动物消化生理的相同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GC-MS法测定分析扬子鳄油脂脱腥前后的挥发性成分与脂肪酸成分。方法:湿法熬制法结合中草药脱腥处理油脂,用GC-MS法检测甲酯化的脂肪酸成分和顶空液相萃取的油脂挥发性成分。结果:经中草药脱腥处理后的扬子鳄油脂,组成其油脂类成分的醛类及酮类成分中含量最高的(E)-2-癸烯醛(3.38%)和环己酮(1.44%)脱腥后未检测出,油脂中C-12~24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有所降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由28.65%提高到34.87%。结论:中草药进行油脂除腥的方法可行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