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HBV-GN)是一类复杂病例,属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HBV相关肾炎主要表现为膜性肾病及膜增生性肾炎。一般认为膜性肾病是由于小分子的HBe Ag先种植在肾小球毛细血管襻的上皮下,带阳性电荷的HBe Ab再与预先种植在上皮下的HBe Ag结合而引起的原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所致;膜增生性肾炎则是因大分子的HBs Ag及其  相似文献   
2.
中国北方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发现,根据HBV DNA—S区的碱基不同,HBV的基因型可分为A~H8个基因型,不同基因型在各地区的感染率各异,感染后临床表现及对药物治疗反应有区别,为深化研究乙型肝炎的流行、预防和治疗特点,对我院收治的北方地区慢性HBV感染者进行了HBV DNA基因型检测,结合被检测者的临床情况作简要分析,发现其中一些规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799例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病原学与实验室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探讨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e抗原表达与病死率的相关性,为重型肝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统计我院2000-2004年各型重型肝炎的发病率,进一步应用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方法检测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应用微粒子方法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病死率及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间的关系。结果(1)重型肝炎中乙型肝炎占83.50%,慢性重型肝炎中乙型肝炎占96.77%;(2)5年间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HBV DNA定量大于1×10,拷贝/ml组,总病死率为53.25%,小于1×105拷贝/ml组,病死率为3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抗原表达对病死率无影响;(3)2004年,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HBV DNA定量大于1×105拷贝/ml病例加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病死率由2000年的54.64%下降至2004年的3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型肝炎以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为主,病毒载量高是高病死率关键因素之一,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在病程中血清酶谱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 ,其临床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引起临床关注 ,为此我们随机对病程中做过相关检测和记录的一组患者血清酶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全部病例为我院于 2 0 0 3年 4月 10日至 2 0 0 3年 5月30日收治的临床确诊SARS患者 ,共 132例 ,其中男 4 6例 ,女 86例。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 6 9岁 ,平均年龄 (37.0 4± 12 .0 1)岁。其中普通型 75例 ,重型 5 7例 (含死亡 8例 )。合并脂肪肝 1例 ,高血压 4例 ,糖尿病 5例 ,风湿性心脏病1例。全部患…  相似文献   
5.
清毒汤治疗肝病肠源性内毒素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清毒汤治疗肝病肠源性内毒素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重型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合并腹水、腹腔感染,内毒素检测阳性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清毒汤,对照组加用乳果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鲎试验,症状等变化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清毒汤治疗慢性重型肝病肠源性内毒素症,可减少内毒素血症时间,快速缓解肠源性内毒素相关的发热、腹胀等症状,对抗内毒素所致肝损害,提高重型肝病好转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在降低血氨方面也有较好作用.结论:中医药治疗肝病肠源性内毒素症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分析肝脏穿刺病理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的人群的自身抗体及生化指标的特点,为我国AILD的筛查及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08年7月至2011年6月经肝脏组织病理学诊断的65例AILD患者,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其自身抗体及生化指标。结果自身免疫性肝炎(AIH)39例,占60%;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14例,占21.5%;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5例,占7.7%;PBC-AIH重叠综合征7例,占10.8%。中年女性多见。生化指标发现AIH中,ALT、AST、TBA、TBiL、GLO、GGT、ALP、IgG、RA、γ球蛋白高于正常值的比例分布于54%~100%。39例AIH患者中ANA阳性比例较高,为87.2%(34/39),SMA的阳性比例较低,为10.3%(4/39),无抗微粒体肝肾抗体(LKM)阳性病例。39例AIH患者中,有9例未查,30例AIH中Ro-52、SS-A、SS-B、抗nRNP/Sm抗体(nRNP/Sm)、CENPB、抗双链DNA抗体(dsDNA)、抗组蛋白抗体(Histones)的阳性比例分别为26.7%(8/30)、13.3%(4/30)、13.3%(4/30)、3.3%(1/30)、6.7%(2/30)、3.3%(1/30)、6.7%(2/30)。14例PBC患者中,2例未查,12例PBC中AMA、AMA-M2的阳性比例分别为50%(6/12)、41.7%(5/12);Ro-52、CENPB、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Rib.P.Protein)阳性比例分别为25%(3/12)、25%(3/12)、8.3%(1/12)。结论对于原因不明的慢性肝病患者,生化指标ALT、AST、TBA、TBiL、GLO、GGT、ALP、IgG、RA、γ球蛋白多项异常,要高度警惕AILD。非特异性抗体Ro-52、CENPB、SS-A阳性在AILD中占一定比例。ALP升高,即使自身抗体阴性也可以考虑AILD;TBA、TBiL升高,即使AMA-M2抗体阴性的患者也不能排除PBC;PBC-AIH重叠综合征中ANA、AMA、AMA-M2的阳性比例显著。对上述患者应早期行肝脏穿刺病理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7.
中药灌肠治疗肝性脑病27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治疗肝性脑病多采用脱氨,纠正支/芳氨基酸比例,稀醋酸溶液或乳果糖溶液灌肠等措施。我科采用脱氨、补充支链氨基酸同时应用中药灌肠治疗肝性脑病,取得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疗效初步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提高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临床治疗水平,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对我院2003年4月10日-5月20日住院的SARS患者在实施SARS协作组推荐西医治疗方案基础上,治疗组(35例)加用清热化湿类为主中药水煎剂,并与单用西医治疗的30例作对照,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SARS在促进肺部炎症吸收、减轻淋巴细胞的抑制状态等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地区,现有乙型肝炎患者3000万,其中重型肝炎约10万,至今中外文献公认重型肝炎的死亡率为70%。其高昂的医疗费用与及其凶险的预后一直倍受关注。重型肝炎的治疗既往只是保肝、对症、支持生命,近年增加了抗病毒治疗,但对病毒复制活跃者半数抗病毒治疗无效。究其原因对肝坏死、内毒素第二次打击、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和继发感染等方面仍无特效。因此,今后应加强中医药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研究,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肝炎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模式,以提高重型肝炎的救治成功率。本期就中医、中西医结合对重型肝炎及其并发症的治疗等进行专题介绍,希冀能够给从事重型肝炎临床与科研研究的医务工作者以启迪。  相似文献   
10.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检测结果,探讨自身免疫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26例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和13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ANA、anti-AMA、anti-Ro-52等自身抗体的检测,并探讨HCV-RNA含量、生化指标、年龄及性别、干扰素治疗后应答等与自身抗体变化的关系.结果 丙型肝炎感染者226例中有78例出现自身抗体阳性,检出率为34.5%(78/226);明显高于慢性乙肝组的7.3%(10/137)(χ^2=34.396,P<0.05),其中ANA阳性69例,占30.5%.抗核抗体以低滴度为主.另外还检测到anti-AMA、anti-Ro-52等自身抗体;150例丙肝病毒复制指标HCV-RNA(+)的患者,自身抗体检出率为40.7%,76例丙肝病毒复制指标HCV-RNA(-)的患者,自身抗体检出率为22.4%,两者总检出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7.473,P<0.05);自身抗体阴性、阳性者之间ALT、AST、TBIL数值分别为(65.1±24.4)U/L、(47.4±22.7)U/L、(17.2±8.2)μmol/L和(132.2±49.3)U/L、(100.7±35.2)U/L、(35.5±14.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012,14.843,和9.000,均P<0.05);丙型肝炎自身抗体的检出率与年龄有关,而与性别无关;丙型肝炎患者经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后,虽然自身抗体阳性组干扰素应答率73.9%(17/23)高于自身抗体阴性组的54.2%(26/4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75,P>0.05).结论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诱发机体自身免疫反应,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尤其HCV-RNA阳性患者更为突出,自身抗体检出率与年龄明显有关,检测自身抗体对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