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内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3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五指牛奶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五指牛奶Ficus hirt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豆甾醇(2),补骨脂素(3),3β-羟基豆甾-5-烯-7-酮(4),5-羟基-4′,6,7,8-四甲氧基黄酮(5),4′,5,6,7,8-五甲氧基黄酮(6),芹菜素(7),β-香树素乙酸酯(8),α-香树素乙酸酯(9),橙皮苷(10)。结论:化合物4,5,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他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2.
血党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血党Ardisia punctat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12个化合物,鉴定为3-羟基-5-十三烷基-苯甲醚(1),5-十五烷基-1,3-间苯二酚(2),2-甲氧基-6-十三烷基-1,4-苯醌(3),2-甲氧基-6-十五烷基-1,4-苯醌(4),glutinol(5),ar-disicrenoside A(6),ardisiacrispin B(7),24-乙基-Δ7,22-胆甾二烯-3-酮(8),24-乙基-Δ7,22-胆甾二烯-3-醇(9),胡萝卜苷(10),香草酸(11),正三十四烷酸(12)。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3.
针对男男性接触者(MSM)性病感染状况促进其正确诊疗。推广促进工作从需求调查入手,通过社群与机构协调组织了41人次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和41位志愿者和社区服务人员接受了规范化医疗服务和社区健康支持的相关培训,确立了4个单位成为服务医疗点。当地MSM干预工作组的所有志愿工作人员共同开展性病诊疗的宣传和推荐,同时在网络开展宣传和服务反馈意见调查。2007年4~10月共开展外展366次,举办大型宣传健康知识晚会6次,发放了900张健康服务卡,转介2人前往就诊。组织了5次医生深入MSM社区的外展活动。共接诊明确MSM身份就诊者13人次。对MSM社群172名自愿接受项目终期调查的结果显示正确选择性病就医者占88.37%,参与研究的四个门诊的社群知晓率处于所有正规门诊的前列,有29.7%的人知道自己朋友曾经患性病,其中明确到推荐门诊就诊的9名患者中只有1人表示对诊疗过程不满意。  相似文献   
4.
粗壮润楠中的木脂素类成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萃取、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中压柱色谱以及反相HPLC柱色谱等多种分离方法相结合,从粗壮润楠树皮乙醇提物中分离得到18个木脂素类化合物;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波谱学分析方法鉴定结构为:异落叶松脂素9'-0-β-D-吡喃木糖苷(1),5'-甲氧基异落叶松脂素9 '-O-β-D-吡喃木糖苷(2),南烛木树脂酚9 '-O-β-吡喃木糖苷(3),(+)-(8S,8'S)-4,4 '-二羟基-3,3 ',5,5'-四甲氧基木脂烷-9,9'-二醇9-O-β-D-吡喃木糖苷(4),南烛木树脂酚(5),内消旋二氢愈创木脂酸(6),(+)-(8S,8 'R)-3',4,4'-三羟基-3'-甲氧基木脂烷(7),(8S,8'R)-4'-羟基-3,3',4-三甲氧基木脂烷(8),(+)-愈创木素(9),异愈创木素(10),(-)-(7'R,8R,8 'R)-4,4'-二羟基-3,3',5-三甲氧基-2,7'-环木脂烷(11),翼梗五味子木脂素B(12),(-)-(7S,7'S,8R,8'R)-4,4'-二羟基-3,3',5,5'-四甲氧基-7,7'-环氧木脂素-9,9'-二醇(13),(+)-(7R,8R,7'E)-4-羟基-3,5'-二甲氧基-7,4'-环氧-8,3'-氧新木脂素-7'-烯(14),甘密树皮素B(15),桢楠素Ⅰ(16),(-)-松脂素(17)和(-)-丁香树脂酚(18).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经体外活性筛选,在10 μmol·L-1时,化合物17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NO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抑制率为72.2%.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卫生九项目部分地区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相关认知、态度和行为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和评估项目实施效果提供依据。方法以各轮调查的前一轮调查所获的共用针具比例,计算本轮监测调查样本量,采用“滚雪球(Snowball Sampling)”等非随机抽样方法,对吸毒者进行面对面匿名问卷调查。结果三轮行为监测调查结果显示: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总体呈上升趋势(69.6%到95.1%);对艾滋病持正确态度的比例明显提高;共针率有所下降(65.6%到25.3%);安全套使用率有所提高。结论项目地区针对吸毒人群开展的干预工作成效显著,但仍需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减少毒品危害措施为主的综合干预活动,扩大针对吸毒人群的干预覆盖面,从而有效控制艾滋病疫情的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卫生九项目地区在项目实施的前、中、后期,暗娼人群对艾滋病认知情况、态度、安全套的使用情况、性病患病情况及求医行为。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抽样前首先对监测地区的暗娼活动场所绘制分布图,并以分布图作为抽样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确定监测的目标区域,根据所需样本量抽取全部或部分目标场所。结果项目省暗娟人群在三轮调查中,对艾滋病三条传播途径都回答正确的比例从51.3%上升到86.7%;非传播途径知晓率最低22.6%,上升到最高94.4%;预防知识最低33.5%,上升到最高90.3%;安全套的使用率最低18.1%,上升到最高92.4%。结论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展的项目活动达到了良好干预效果,但仍然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7.
金银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正相硅胶、大孔吸附树脂、MCI树脂、Sephadex LH-20,制备薄层色谱和反相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相结合,从金银花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借助波谱学分析方法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adinoside A(1),stryspinoside(2),苄醇β-D-吡喃葡萄糖苷(3),苄基-2-O-β-D-吡喃葡萄糖基-2,6-二羟基苯甲酸酯(4),2,5-二羟基苯甲酸-5-O-β-D-吡喃葡萄糖苷(5),丁香油酚-β-D-吡喃葡萄糖苷(6),丁香油酚-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7),(-)-南烛木树脂酚9-O-β-D-吡喃葡萄糖苷(8),(+)-南烛木树脂酚9-O-β-D-吡喃葡萄糖苷(9),芹菜素7-O-α-L-鼠李糖苷(10),木犀草素3’-O-L-鼠李糖苷(11),熊果酸(12),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6'-O-棕榈酸酯(13),脱落酸(14),鸟苷(15),5-甲氧基尿嘧啶(16),反式桂皮酸(17)和对羟基苯甲醛(18).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金银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山西省委党校学员对艾滋病防治政策、疫情及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比较培训前后在认知上的变化,探索在党校日常培训中加入艾滋病防治课程的可能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两种方式对山西省委党校学员开展艾滋病知识培训及政策研讨。结果认为艾滋病快速传播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学员从83.4%上升到92.3%;认为很有必要了解艾滋病知识的学员从50.0%上升到61.4%;认为艾滋病目前仍不能治愈的学员从77.0%上升到99.0%;知晓仍没有预防艾滋病疫苗的学员从40.0%上升到91.0%。结论部分学员培训前对艾滋病防治政策、疫情、相关知识了解有限,对艾滋病及患者存在一定的歧视态度,培训后有一定改变。提示应在党校开展艾滋病知识讲座和宣传,提高党政领导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广西草药血党Ardisia punctata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正相和反相硅胶柱色谱对血党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根据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氯仿可溶部分分得3个1,4-苯醌衍生物:belamcandaquinone C (1),belamcandaquinone D (2),belamcandaquinone E (3),并确定了这3个化合物的结构。结论化合物1,2和3均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卫生九项目地区(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山西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年学生对艾滋病相关认知、态度、性经历与安全套的使用情况和吸毒行为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和评估项目实施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先对监测区域随机抽取大中专院校,再对抽取的大中专院校的学生进行整群抽样或按学生证编号进行单纯随机抽样,对抽取的学生进行相关调查。结果项目地区青年学生在三轮调查中对三条传播途径知晓率从68.7%上升到97.7%;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从20.5%上升到98.1%;预防知识知晓率从50.0%上升到86.2%;最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从53.6%上升到60.9%;发生性行为时能够正确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从50.0%上升到86.2%。结论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展针对青年学生的艾滋病宣传活动可产生良好效果,但仍然需要加大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