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素辅助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82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甲状腺素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有较为明显改善,研究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应用甲状腺素可以改善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并进行探讨。方法选取郏县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分为老年组(观察组)50例和中青年组(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发病的临床异同点。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变化快,易死亡,并发症较多,牵涉多个系统的病理生理。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突然,症状隐匿,临床上我们应加以警惕,密切监测,防治结合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方法:选择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观察两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变化以及再住院率。结果:观察组的LVEF明显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LVESVI、LVEDVI则低于对照组;再次住院率及住院时间分析,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及心功能的作用,同时也有效降低患者的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加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观察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口服阿司匹林300nag进行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首次氯吡格雷300mg,次日口服75mg,连用28d。观察患者血管再通率、再梗塞率与90d时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溶栓药物选用静脉滴入尿激酶。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梗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0d时心脏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加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在近期或远期疗效均优于单纯使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支架术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并分析支架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2月本院收治的48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术中并发症及疗效。结果:48例冠心病患者中,男34例,女14例.年龄38~85岁,平均59.5岁,陈旧性心肌梗死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7例,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例。所有支架经股动脉或桡动脉导入,手术过程中无支架脱落,手术成功率达100%。术中未发现急性、亚急性血栓和其他血管并发症。术后冠状动脉管腔残余狭窄程度明显降低,心绞痛明显得到缓解,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支架术治疗冠心病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刘程光 《基层医学论坛》2013,(10):1275-1276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7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CK和CK-MB的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K和CK-MB检测值以及CK和CK-MB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K和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可以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以及临床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双联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和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10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常规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其中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观察2组血小板聚集率与纤维蛋白原相关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7~14d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改善(P0.05),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双联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改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合并心律失常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郏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20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综合治疗并进行随访,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120例患者经综合治疗后,显效72例,好转36例,有效率达90%;无效10例,死亡2例。随访6个月,10例无效患者中6例发生猝死。结论:对于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要注重心功能的改善、基础病的治疗及诱因的去除,对于经过综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给予胺碘酮纠正患者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总结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来我院医治的48例不同种类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种分为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冠心病、大血管疾病、心脏肿瘤等。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4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手术是治疗心血管疾病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2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在治疗急性呼吸衰竭(ARF)中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26例急诊就诊的各种原因引起ARF的患者在常规抗感染、化痰、解痉治疗的基础卜加用NPPV辅助呼吸治疗。随机选择同期未应用呼吸辅助治疗ARF患者2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症状体征、动脉血气变化及APACHEII评分。结果:NPPV组患者治疗后血气指标随时间递增改善明显(P〈0.05、P〈0.01),而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均无显著变化;NPPV组治疗后ldRR、HR及APACHEI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O.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PPV能迅速改善ARF患者的气体交换和生命体征,临床医生应熟练掌握其应用指征和操作技术规范,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