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190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49篇
中国医学   4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靳三针联合行为干预法对学龄前轻中度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核心症状及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儿童保健中心就诊的轻中度学龄前ASD患儿109例,采用Excel软件Rand函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54例和55例。对照组采取应用行为分析疗法结合结构化教育方式治疗,2~4 h/d,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靳三针”针刺疗法,主穴选择四神针、智三针、颞三针、定神针,并根据ASD中医辨证分型进行配穴加减,5 d/周,1个月/疗程,共持续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采用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ABC)评估患儿孤独症行为;采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估ASD患儿严重程度;采用社会反应量表(SRS)评估ASD患儿的社会交往能力;采用《学前儿童焦虑量表(中文版)》评估ASD患儿焦虑状况。结果:(1)ABC、CAR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ABC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和CARS总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ABC总分、社会交往因子得分和语言因子得分均明显更低(P<0.05)。(2)SR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SRS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社交认知得分、社交沟通得分、社交动机得分、孤独症行为方式得分及SRS总分均明显更低(P<0.05)。(3)焦虑障碍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躯体伤害恐惧得分、社交恐惧得分和广泛性焦虑得分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焦虑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治疗后组焦虑总分及各因子(除分离焦虑外)得分均明显更低(P<0.05)。结论:靳三针联合行为干预法可以减轻学龄前轻中度ASD患儿核心症状,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改善其焦虑障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惠州华康骨伤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8月间收治的42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先后顺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n=20),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并给予心理疏导;观察组(n=22)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6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HAMD评分降低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低于对照组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有效减轻了抑郁症状,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延续性团体教育干预对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和亲职压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7年6~12月就诊的早产儿及家长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共117例全程参与研究。对照组接受常规门诊护理,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延续性团体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早产儿实际月龄12月龄的神经心理发育测评得分和短式亲职压力量表得分。结果试验组早产儿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总得分和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短式亲职压力量表总得分和各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延续性团体教育干预可促进早产儿的神经心理发育,降低亲职压力,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汉化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护士发育支持能力评估量表,并对问卷的信、效度进行检验。方法由专业人员对英文版NICU护士发育支持能力评估量表进行翻译和回译,对461名N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和信效度检验。结果问卷项目分析、内容效度检验均符合标准,未删除条目。结构效度分析首先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了6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5.23%;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方程拟合度χ~2/df为2.332,近似误差均方根0.076。信度分析显示,6个维度和总表的Cronbach’sα系数范围为0.733~0.898,折半系数为0.661~0.787;重测信度系数范围为0.787~0.924(均P0.01)。结论中文版NICU护士发育支持能力评估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评估中国NICU护士发育支持能力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罗革  刘桂华  杨学 《基层医学论坛》2016,(32):4597-4598
目的:探讨接种疫苗后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对2015年10月—2016年1月在我县防疫中心进行疫苗接种的100名儿童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接种疫苗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结果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其中恶心症状有5例,头痛、体温升高、三角肌痛分别有2例,呕吐1例。结论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有生物制品本身的原因,也有受种者个人体质的原因,医护人员要严格规范操作流程,完善门诊制度,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实践,减轻症状。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分析深圳市室内降尘中有机磷酸酯阻燃剂(OPFRs)的分布特征,评估室内降尘中OPFRs对人群的健康风险。方法于2018年9—12月选取深圳市168户普通住宅为研究场所,共采集168份室内降尘样品,以超声辅助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降尘样品中磷酸三(1,3-二氯异丙基)酯(TDCPP)、磷酸三(2-氯丙基)酯(TCPP)、磷酸三苯酯(TPhP)、磷酸三甲苯酯(TCP)、磷酸三(2-氯乙基)酯(TCEP)的含量。采用美国环保署(EPA)推荐的暴露参数评估人群室内降尘中OPFRs的暴露量和健康风险。结果各单体OPFR的检出率均为100%,TPhP、TCP、TCEP、TCPP和TDCPP的含量中位数分别为3 286.6、42.5、2 075.0、605.1、417.7 ng/g。不同年龄人群对室内降尘中OPFRs经口摄入和皮肤吸收的总暴露量范围为0.078~104.9 ng/(kg·d)。婴幼儿和儿童暴露以经口摄入为主,成人皮肤吸收与经口摄入的暴露水平相近,人群暴露量远低于每日最高允许摄入量参考值。结论深圳市室内降尘中OPFRs普遍存在,但人群对室内降尘中OPFRs的健康风险较低,暴露水平呈随年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手术器械包种类繁多,器械数量多,大小、长短不一,为了防止打错包,每个手术器械包内的器械必须独立放置在清洗篮筐内,再进入全自动清洗机内进行标准清洗、消毒。在配包时器械应按顺序排列整齐,均放在清洗篮筐,再经第二人核对无误后进行双层包布包装与灭菌。由于清洗器械筐带有网眼,在搬运过程中,一些器械的尖端会插入篮筐的网眼中,导致器械损伤甚至折断、刀刃变钝,刀柄还会从篮筐的网眼中滑到筐底,影响手术。针对上述问题,2013年2月我们研制出一种器械筐套,很好地保护了器械,减少了器械损耗,减少了科室的支出,避免了湿包发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找鉴别地沟油与食用植物油的拉曼光谱特征谱带。方法比较和分析地沟油与食用植物油拉曼光谱的形态及差异。结果在532 nm光源普通及扩展光谱中,精炼地沟油呈现平滑包状拉曼谱带,各种类型及来源不同的地沟油普遍具有与之形态相似的拉曼谱带,而各种食用植物油无一具有这一形态的拉曼谱带。通过导数扩展光谱可以有效分离精炼地沟油与食用植物油之间原本严重重叠的谱峰,而通过导数普通光谱可以测量和描述掺杂植物油中地沟油的掺入量。结论平滑包状拉曼谱带是普遍见于地沟油的指纹图谱。该指纹图谱可为鉴别地沟油与植物油,以及检测油脂样品中地沟油的掺入量提供丰富的信息及适用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母乳性黄疸一直是困扰儿科医生及患儿家长的一个问题,过去多采用停母乳3~7 d的方法,或给患儿口服退黄疸的药物来解决.在停母乳期间采用奶粉喂哺患儿,易发生母亲胀奶、回奶及要儿厌奶等现象.口服退黄药因喂药困难或担心药物对孩子的影响,使一些家长遵医行为减退.笔者应用温奶的方法治疗母乳性黄疸.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