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6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中自噬相关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NC)、糖尿病模型组(DM,采用尾静脉注射STZ制备糖尿病模型)。在造模后10、20、30、40、60、80和100 d时,检测大鼠的左心质量指数;Western blot检测Atg7和Atg12-Atg5蛋白表达;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和自噬小体。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M组的左心质量指数在40 d开始增加;Atg7和Atg12-Atg5蛋白表达20 d时稍增多,在80 d时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超微结构改变和自噬小体明显减少。结论随着病情发展,DM组大鼠心肌组织中自噬现象最终表现为减少。  相似文献   
3.
阿替洛尔和地尔硫治疗高血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阿替洛尔片和地尔硫缓释胶囊治疗高血压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SMI)患者的降压、减少心肌缺血的效果。方法  73例轻中度高血压病合并SMI患者被随机分成 2组 ,分别服用阿替洛尔片 (阿替洛尔组 )和地尔硫缓释胶囊 (地尔硫组 )。比较治疗前及治疗 8周后对心率、坐位血压、动态血压、48h动态心电图 (AECG)中心肌缺血的影响。结果 服药 8周后阿替洛尔组和地尔硫组心率分别平均下降 1 1 2次 /min和 8 8次 /min ,坐位血压分别平均下降 2 1 1 /1 9 1mmHg(1mmHg =0 1 33kPa)和 2 8 1 /2 0 7mmHg ,白昼、夜间平均血压均有明显的下降。 48hAECG示阿替洛尔组和地尔硫组缺血次数分别减少 59 9%和 86 6 % ,缺血时间分别减少 44 9%和 84 7% ,缺血时间减少两组间比较P <0 0 5。阿替洛尔组和地尔硫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2 1 6 %和 1 1 1 %。结论 阿替洛尔和地尔硫均有较好的降压作用 ,阿替洛尔减慢心率作用强于地尔硫 ,地尔硫减少心肌缺血的作用优于阿替洛尔。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30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本图的诊断是什么?有何依据?应与哪些心律失常相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胆囊炎手术感染的效果.方法 急性胆囊炎患者60例,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普通护理组30例和特殊护理组30例.结果 特殊护理组急性胆囊炎患者切口感染率、家属对护理人员投诉率、护理人员差错发生率、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优于普通护理组,特殊护理组急性胆囊炎患者切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明显优于普通护理组(均P <0.05).结论 特殊护理应用于急性胆囊炎患者,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和差错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在日常心电图检查中常会遇到一些由于各种干扰而造成心电图伪差图形,动态心电图中尤为常见,如肌肉颤抖波、交流电干扰、患者自身疾病、机器故障等.若不仔细观察分析,很容易作出错误的心电图诊断.本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10例患者的心电图,根据其特征进行分析判断,旨在避免伪差所造成心电图误诊并探讨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7.
刘晓健 《心电学杂志》2006,25(2):108-110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双结病变型等是植入DDD起搏器的最佳适应证。人体植入DDD起搏器后,就如植入一个窦房结和房室结,心房的电活动可经DDD起搏器设置的A-V间期下传至心室。由于心房激动经体内自身房室结下传更有利于保护心脏的功能,故一般情况下,DDD起搏器将起搏A-V问期程控得比自身P-R间期长,以保证激动尽量经自身房室结下传。研究发现,当P-R间期在120-180ms时心功能较好,故选择合适的AV延迟以及与自主神经(心率)相适应的A-V间期对双腔起搏至关重要。而且,与频率相适应的房室顺序传导,可以产生较好的血流动力学影响。  相似文献   
8.
起搏器所致心律失常的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晓健 《心电学杂志》2005,24(4):231-236
起搏器植入是治疗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但有时可引起多种形式的心律失常。有些对患者影响不大,可无任何临床表现,也不影响血流动力学;而有些可对患者构成一定危险,故对起搏器植入后的心律失常应引起重视。较为常见的是竞争性心律、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频率奔放、起搏一反复二联律、起搏一夺获二联律、心室停搏、伪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等。  相似文献   
9.
对于起搏器依赖的患者而言,起搏器正常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心室起搏.心室的正常起搏需要一个稳定的起搏阈值.早年植入起搏器后,为了确保心脏持续有效起搏,通常需将起搏器输出电压设定为起搏阈值的2~3 倍,消耗了大量的电能,缩短了起搏器的寿命.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原发灶不明恶性肿瘤是一类转移性肿瘤的统称,在诊断时无法找到原发位点,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5%~10%。明确肿瘤的组织起源对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整合ArrayEx-press和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中肿瘤类型明确的样本数据,构建涵盖22种常见肿瘤类型、5800例样本的基因表达谱数据库;通过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算法筛选组织特异性基因,建立肿瘤分类模型;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石蜡包埋肿瘤组织中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将基因分型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基于肿瘤基因表达谱大数据,筛选出96个组织特异性基因,其中包含常见的肿瘤相关基因,如钙黏蛋白1(cadherin 1,CDH1)、激肽释放酶相关酶3(kallikrein-related peptidase 3,KLK3)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等。在206例石蜡包埋组织样本中,182例的基因分型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准确率达到88.4%(95%CI:83.2%~92.4%)。结论:96基因RTQ-PCR检测对22种常见肿瘤类型具有较好的分类性能,可作为临床和病理诊断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