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水通道蛋白是一类存在于细胞膜上的膜转运蛋白,参与缺氧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等过程,甚至与肿瘤耐药性相关。结直肠癌患者中存在多种水通道蛋白的表达失调,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随着精准治疗的开展,将水通道蛋白作为新靶点可能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新途径。本文就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在结直肠癌缺氧微环境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比较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与地奥心血康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我院147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依据自愿原分为两组,实验组75例采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对照组72例采用地奥心血康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用药后情况。结果两组心绞痛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3%、80.6%,实验组优势明显(P<0.05);用药后实验组心绞痛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后心电图有效率分别为90.7%、76.4%,实验组优势明显(P<0.05)。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具有温阳祛湿的功效,临床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可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3月收治三叉神经痛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针灸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疼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间及疼痛发作频率等。结果: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7.3%,94.6%;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疼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间及疼痛发作频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联合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5.
结直肠癌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位居恶性肿瘤死因的第3位。在2012年诊断的全球1361000例结直肠癌中,中国结直肠癌患者占18.6%。手术是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多项大型Ⅲ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新辅助放化疗(nCRT)较术后放化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5年局部复发率,提高括约肌保存率。nCRT已被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确定为Ⅱ、Ⅲ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方法。虽然nCRT能降低患者的局部复发率,但在减少远处转移的发生和延长生存期方面并无获益。本文探讨nCRT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的模式,并探讨患者无生存获益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在用直肠癌保肛术进行治疗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并针对病因提出防治方法。方法:对2011年6月~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6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这160例直肠癌患者均使用直肠癌保肛术进行了治疗。我们对这160例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有无肠梗阻表现、癌变分化类型、吻合口的位置、吻合方式、肿瘤与肛缘的间距、术后是否留置肛管、Dukes分期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导致直肠癌患者在进行直肠癌保肛术治疗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法。结果:经研究发现,这160例患者中有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65例,其中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有10例(占15.4﹪),有手术前有肠梗阻表现的患者47例,其中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有7例(占14.9﹪),有腹腔外吻合型患者103例,其中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有12例(占11.7﹪),有肿瘤与肛缘的间距在4cm~7cm的患者78例,其中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有10例(占12.8﹪),有手术中放置肛管的患者107例,其中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有12例(占11.2﹪)。结论:经研究发现,导致直肠癌患者在进行直肠癌保肛术治疗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过大、其手术前有肠梗阻表现、其吻合口位置、其病灶处肿瘤与肛缘间的距离较近、手术中未在其直肠内放置肛管等。针对这些原因,医护人员应在手术前治愈患者的肠梗阻表现,在手术中注意患者直肠的吻合操作,并注意吻合器和肛管的放置方法等,避免直肠癌患者在进行直肠癌保肛术治疗后发生吻合口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ⅡC期结直肠癌炎性浸润与癌性浸润患者的预后差异及目前临床病理分期的合理性.方法 回顾分析287例原发ⅡC期结直肠癌(结肠癌152例,直肠癌135例)、120例原发ⅡB期结直肠癌(结、直肠癌各60例)及140例ⅢA期无局部浸润结直肠癌患者(结肠癌80例,直肠癌60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152例ⅡC期结肠癌患者中癌性浸润组和炎性浸润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8.5%和59.4%,135例ⅡC期直肠癌患者中癌性浸润组和炎性浸润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2.1%和6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ⅡB期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与ⅡC期炎性浸润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ⅢA期无局部浸润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则分别低于ⅡC期结肠癌和直肠癌癌性浸润患者(均P<0.05).原发ⅡC期结肠癌患者的预后与肿瘤分化程度、有无癌性浸润及术后并发症有关;原发ⅡC期直肠癌患者的预后与肿瘤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有无癌性浸润有关(均P<0.05).结论 原发ⅡC期伴癌性浸润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明显劣于ⅡC期炎性浸润者,其临床病理分期有待重新界定:局部有无癌性浸润可作为原发ⅡC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一个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8.
314例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形式及其预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形式、预后及其治疗对策.方法 回顾性研究1979年5月至2006年1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直肠癌手术治疗并术后复发转移的3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患者局部复发168例(53.5%),复发间隔期为(24.7±1.9)个月;远隔转移146例(46.5%),远隔转移间隔期为(22.7±1.9)个月;远隔转移时间早于局部复发时间(P〈0.01).复发时间段较早(P〈0.01)、腹膜反折以下(P=0.043)及术后未行放化疗(P=0.007)的患者发生局部复发的构成比高.局部复发组3年和5年生存率为0.48和0.25,生存期为(24.7±1.9)个月;远隔转移组3年和5年生存率为0.33和0.16,生存期为(22.7±1.9)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回归分析提示,复发早、TNM分期及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方式和术后是否放化疗)是影响患者复发后生存的独立因素(均P〈0.01).结论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者预后优于远隔转移者:根治性切除可使术后复发患者生存显著获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消痤方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门诊3年来的寻常痤疮患者治疗一个月。结果 108例中治愈22例、显效58例、有效2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3.5%。结论化浊解毒消痤方治疗寻常痤疮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化浊解毒消痤方治疗寻常痤疮7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运用化浊解毒消痤方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式试验纳入152例寻常痤疮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6例,治疗组给予化浊解毒消痤方水煎口服,对照组给予维胺酯胶囊口服。均治疗30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一、二、三周末及第30天末进行皮损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在第1周末、第2周末、第3周末、第30d末有效率分别为50.75%、72.61%、84.77%、95.21%;对照组分别是18.69%、34.27%、67.21%、85.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浊解毒消痤方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肯定,起效快,不良反应低,优于维胺脂胶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