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4篇
  免费   292篇
  国内免费   131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97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202篇
口腔科学   52篇
临床医学   491篇
内科学   202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113篇
特种医学   1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4篇
外科学   326篇
综合类   948篇
预防医学   412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368篇
  3篇
中国医学   378篇
肿瘤学   11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40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6篇
  1960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筛选荔枝草治疗急性咽炎的有效部位,研究治疗急性咽炎的作用机制,为荔枝草资源的药食两用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试验筛选荔枝草抗炎有效部位,采用氨水刺激喉部法建立大鼠急性咽炎模型,通过行为学观察、ELISA双抗夹心检测、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咽部组织蛋白表达研究乙酸乙酯部位对大鼠急性咽炎的治疗效果。结果 荔枝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氨水刺激建立的急性咽炎模型符合急性咽炎动物模型特征,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可显著改善急性咽炎大鼠的咽部病理形态学表现。不同剂量治疗组大鼠血清及咽部组织中IL-1β、IL-6及TNF-α炎性因子数量均下降,高剂量组下降最为明显。荔枝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可明显增加大鼠咽部组织IκBα蛋白表达,降低NF-κBp65蛋白表达。结论 荔枝草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对急性咽炎具有治疗作用,可能与抑制咽部炎症病理改变的发生,能调节血液中炎症因子、抑制NF-κB表达和IκBα解离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菊花总黄酮在体外条件下对泪腺上皮细胞中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的调控作用及对下游的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TGF-β1)的表达影响。方法 以过氧化氢(H2O2)诱导泪腺上皮细胞凋亡,建立细胞模型,设立无雄激素培养空白对照组、含雄激素培养对照组、无雄激素培养黄酮治疗组。以MTT法摸索含药血清最佳干预加入量;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泪腺上皮细胞中AR、NF-κB及TGF-β1的表达情况;并应用雄激素受体阻断剂氟他胺进行AR阻断后再次检测上述指标 。结果 MTT法检测后计算得出含药血清干预细胞的最终浓度为13.2%;无雄激素培养黄酮治疗组及含雄激素培养对照组中AR、NF-κB及TGF-β1的表达增强,与空白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1);无雄激素培养黄酮治疗组中NF-κB表达量比含雄激素培养对照组表达量低,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氟他胺及含药血清干预后,无雄激素培养黄酮治疗组及含雄激素培养对照组中AR及NF-κB的表达未见提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菊花总黄酮对泪腺上皮细胞可能存在拟雄激素效应,从而使AR、NF-κB表达增加,并通过上调TGF-β1的表达,可能起到在泪腺局部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儿童新型冠状(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间,免疫抑制状态儿童新冠病毒清除时间定量分析研究较少。 目的:探讨新冠病毒Omicron株感染后免疫抑制和非免疫抑制儿童病毒清除的时间差别,为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和精准疫情防控措施提供临床数据。 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 方法:以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住院患儿为队列人群,分为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免疫抑制分为绝对免疫抑制、相对免疫抑制和实施免疫抑制疗法,以免疫抑制组病例的性别、年龄和新冠病毒感染的分型与非免疫抑制组行1∶3匹配。以鼻咽拭子新冠病毒PCR检测拷贝数阈(Ct)值≥35为队列终点。 主要结局指标:新冠病毒清除时间。 结果:2022年4月12日至2022年5月12日在上海市新冠病毒感染定点收治医院符合本文共同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连续病例728例。免疫抑制组33例,其中绝对免疫抑制8例,相对免疫抑制23例,接受免疫抑制疗法2例(不包括绝对和相对免疫抑制患儿)。非免疫抑制组匹配后99例。2组临床症状、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和疫苗接种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6.5±6.8)和(10.3±4.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感染轻型病例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4.0 ± 8.3)和(9.7 ± 3.1)d,普通型病例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8.3 ± 4.9)和(11.2 ± 5.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单日病毒清除率在第9~14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为0.005~0.039)。2组普通型病例单日病毒清除率在第10~15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感染2周后核酸检测再次呈阳性3例(9%),临床分型均较前轻,3例均未接种新冠疫苗。 结论:Omicron株感染的免疫抑制患儿病毒清除时间较非免疫抑制患儿显著延长,主要反映在第9~14天,免疫抑制患儿病毒复阳风险高,提示需要更长的隔离时间和转阴后严格的病毒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短期寰枢椎椎弓根螺钉非融合固定治疗枢椎齿状突Ⅱ型骨折后颈椎活动功能。[方法]2012年2月~2017年12月,选取枢椎齿状突II型骨折后接受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非融合内固定术,并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的患者32例。对比患者自身前后两次手术后颈椎过伸过屈、左右旋转角度,同时参考正常人群颈椎活动度进行比较。[结果]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C1/2椎弓根螺钉非融合内固定术,经影像学确认内固定位置良好,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于初次内固定术后4~15个月,平均(9.55±2.72)个月,32例患者再次入院行内固定取出术。取内固定术后平均随访(16.41±4.25)个月。末次随访时32例患者前屈、后伸、左旋转和右旋转ROM均显著大于取内固定之前角度(P<0.05),但仍显著不及正常人。[结论]短期寰枢椎椎弓根螺钉非融合内固定治疗枢椎齿状突骨折,可有效保留颈椎活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抑制剂治疗炎性关节病患者的不良反应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观察并记录226例在我科病房和门诊接受了TNF-α抑制剂治疗的炎性关节病的患者,其中英夫利西单抗疗程5个月,国产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商品名:益赛普)及其他TNF-α抑制剂疗程为3个月,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采用χ2检验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接受TNF-α抑制剂治疗的226例炎性关节病患者,随访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其中英夫利西单抗和国产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商品名:益赛普)及其他组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5%,71%,52%,P=0)。结论 TNF-α抑制剂治疗炎性关节病其主要不良反应为感染,其次为局部注射反应,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为全身性过敏反应,主要发生在第3,4次接受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的患者,因此,临床使用TNF-α抑制剂时应对患者严密监测。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的广泛使用,激素依赖性皮炎发病有日益增多的趋势,已成为皮肤科的常见病。本病具有多形态损害、对糖皮质激素依赖、反复发作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及身心健康~([1])。虽然该病是一种病因明确的疾病,但是,综观国内外皮肤科专著还没有将激素依赖性皮炎作为一种独立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达芬奇机器人与传统腹腔镜在治疗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优劣势。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胆总管囊肿的10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21例患儿作为机器人组,行传统腹腔镜治疗的82例患儿为腹腔镜组,所有手术均由同一团队完成。其中,机器人组患儿的年龄为(3.85±0.79)岁,范围为1~11岁;Todani分型为胆总管囊性扩张型(Ⅰ型)17例,其他分型4例;囊肿最大径为(36.76±10.13)mm,范围为16~79 mm。腹腔镜组患儿的年龄为(3.71±0.67)岁,范围为3个月至12岁;Todani分型为Ⅰ型70例,其他分型12例;囊肿最大径为(35.98±8.25)mm,范围为10~82 mm。分析两组在一般资料及术前情况、术中及术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①机器人组与腹腔镜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体重、临床表现、Todani分型、囊肿最大径、术前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值、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机器人组的术中失血量、术后第一天及第三天腹腔引流液量、术后CRP值、术后禁食时间、术后出院时间均小于腹腔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芬奇机器人在治疗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方面较传统腹腔镜具有术中出血量少、组织损伤小、恢复快、愈合好等优点,具有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等优点。不足之处为手术总时间较长、费用较高。随着技术的进步及手术医生经验的积累,机器人治疗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将会发挥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9.
原发性阴道癌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1%~2%,阴道恶性肿瘤的10%;癌灶严格局限于阴道,无宫颈癌、外阴癌的临床或组织学证据,或5年内无宫颈癌、外阴癌病史。阴道恶性肿瘤80%为转移癌,可来自宫颈、外阴或其他部位的肿瘤,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滋养细胞肿瘤、卵巢癌、淋巴瘤等。如阴道肿瘤蔓延到宫颈外口,应归类为宫颈癌。既往阴道癌常见于老年、绝经后女性,由于近年来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增多,年轻阴道癌患者日益增多,尤其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高发地区。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病人并发脑出血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48例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3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预后,0~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48例中,预后良好22例,预后不良26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脑出血≥30 mL、入院时GCS评分≤12分、平均动脉压≥130 mmHg、白蛋白水平<30 g/dl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液透析病人并发脑出血的预后较差,需要全面评估脑出血风险,采用及早、有针对性的干预,积极控制脑出血量,稳定血压和白蛋白水平,以期减少并发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