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5例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病(Wilson 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铜代谢障碍性疾病,主要累及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1],其发病隐匿,临床早期缺乏特征性指标,误诊率高。收集1998—2004年15例WD患者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认识。1.一般资料:15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12~  相似文献   
2.
1995~ 2 0 0 2年本院共收治Dieulafoy病 8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8例中男 7例 ,女 1例 ,年龄 14~6 0岁 ,平均 4 5 5岁。有上腹痛不适病史 4例。以呕血为主要表现者 6例 ,呕血量 6 0 0~ 2 5 0 0ml ,平均12 0 0ml;单纯黑便 1例 ,黑便量约 10 0 0g ,出血前有诱因者 2例 ,其中 1例为饮酒 ,另 1例为胃大部切除术后。伴有失血性休克者 5例 ,血压为 5 0~ 80 / 30~5 0mmHg ,出血次数 1次 4例 ,2次以上者有 4例 ,病程 1月 - 3年不等。1 2 临床特点 患者均因上消化道出血作紧急胃镜检查诊断为Dieulafoy病 ,胃体小弯侧…  相似文献   
3.
胃大部切除术是外科治疗胃癌、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有效手段。术后易发生残胃病变,尤其是残胃炎和残胃癌已受到普遍关注。我院近10a来共行胃镜检查13525例次,其中胃部手术后患者胃镜检查136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傅岳平 《新中医》2015,47(3):76-78
目的:观察和胃顺气汤联合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和盐酸伊托必利片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将90例肝胃郁热型GER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予奥美拉唑镁肠溶片、盐酸伊托必利片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和胃顺气汤。2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评定反流性疾病问卷(RDQ)量表评分、肝胃郁热证评分和进行食管黏膜内镜检测,对有效患者进行6月的随访,计算复发率及复发时食管黏膜内镜评分。结果:经Ridit分析,联合治疗组胃镜下炎症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RDQ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肝胃郁热证评分和食管黏膜内镜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联合治疗组为25.58%,对照组为68.42%,联合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复发时,联合治疗组食管黏膜内镜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和胃顺气汤联合质子泵抑制剂、促胃动力药治疗肝胃郁热型GERD患者,近期能控制临床症状,远期能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5.
傅岳平 《中国药业》2013,22(11):114-115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医院收治的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13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65例。两组患者均依据病情给予纠正酸碱平衡、输液、输血及胃黏膜保护剂等治疗,并给予配合适当的生活调理。治疗组患者加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 mg口服,对照组患者加用法莫替丁片10 mg口服,均每日2次,根据患者在治疗中的临床反馈酌情调整用药剂量。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再次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4%(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Mallory Weiss综合征又称食管贲门粘膜撕裂征。临床报道尚少 ,现将二家医院近六年来诊治的4 6例病例作一分析总结 ,并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1995年 10月至 2 0 0 1年 12月进行胃镜检查1180 0例 ,共检出Mallory Weiss综合征 4 6例 ,检出率0 39%。男 38例 ,女 8例。年龄 16~ 72岁 ,其中 16~ 4 0岁 4 2例 ,平均 2 8 4岁。除内镜所致 7例外 ,余39例均在呕血发生后 72h内接受胃镜检查发现 ,其中 2 4h 10例 ,2 4~ 4 8h 2 5例、4 8~ 72h 4例。2 诱因及临床表现诱因有酗酒 30例 ,急性胃肠炎 6例 ,幽门梗阻 2例 ,…  相似文献   
7.
本院自 1 995年 5月~ 2 0 0 2年 1 0月以来 ,应用富士能电子胃镜WG— 88FP ,行上消化道检查 7479例 ,并将十二指肠球后作为常规必查部位 ,除 3例因幽门完全梗阻未进入球后外 ,余均能完成对十二指肠球后的检查 ,共发现十二指肠球后各类病变 93例 ,占同期总检人数的 1 2 4 % ,现将其资料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93例十二指肠球后病变中 ,男 5 9例 ,女 34例 ,年龄最小 1 5岁 ,最大 75岁 ,2 0~ 5 5岁68例 ,占 73 1 % ,平均年龄 43岁。临床表现 :上腹胀痛不适 5 3例 ,食欲不振 40例 ,贫血 1 5例 ,饥饿性疼痛 1 3例 ,恶…  相似文献   
8.
胃部手术后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大部切除术是外科治疗胃癌、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有效手段.术后易发生残胃病变,尤其是残胃炎和残胃癌已受到普遍关注.我院近10 a来共行胃镜检查13 525例次,其中胃部手术后患者胃镜检查136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病理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胃黏膜活检标本626例,行病理检查,明确慢性胃炎程度,有无肠上皮化生病变,并行H-E和Giemsa染色,在高倍镜下观察,查见Hp并同时做14C-呼气试验,二者之一阳性者定为Hp阳性.结果 626例慢性胃炎患者中轻度、中度、重度胃炎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分别为26.9%、56.2%、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并发肠上皮化生患者Hp感染率为80.5%,其中轻度、中度、重度肠上皮化患者Hp感染率分别为62.9%、88.7%、85.71%,轻度与中、重度肠上皮化生比较H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慢性胃炎炎症程度与Hp感染密切相关,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程度与Hp感染也存在密切关系,Hp感染是慢性胃炎炎症发生、发展及肠上皮化生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0.
肝豆状核变性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s 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铜代谢障碍疾病,以肝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为主[1],发病隐匿,临床早期缺乏特征性指标,误诊率高.现对我院1998~2004年收治的15例WD患者作一分析,以提高对本病认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