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适合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插尿管方法.方法 将9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9例,在尿管插至约16 cm并有阻力时,对照组注入10~15 mL甘油型润滑油后插管,观察组边注入生理盐水边插尿管,观察两组患者插管成功率、插管时疼痛情况和尿道黏膜损伤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1次插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尿道黏膜损伤出血及疼痛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插尿管时采用边插尿管边注入生理盐水方法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外科观念的改变和腹腔镜技术的成熟与完善,腹腔镜脾脏切除术已逐渐成为外科常规治疗术式。因门脉高压症巨脾、脾功能亢进造成全血减少,脾周围血管增粗、扭曲、数量增多,同时巨脾造成了手术视野狭窄,手术风险明显增加,在腹腔镜下手术操作较困难。因此,常被视为腹腔镜脾切除术相对禁忌证。我院2009年3月~2010年7月成功开展完全腹腔镜巨脾切除术9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目的 了解鄱阳湖北岸都昌县钉螺消长趋势, 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方法 收集2005-2012年 都昌县的螺情资料, 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 结果 2005-2012年, 都昌县活螺平均密度、 活螺框出现率、 感染螺密度和感染螺 面积均呈大幅下降态势, 并维持在较低水平, 与2005年相比, 2008年上述指标分别下降了70.06%、 90.33%、 79.48%和 37.88%, 2012年则分别下降了99.35%、 98.98%、 99.33%和93.93%。钉螺感染率在0.06%~0.53%间波动, 呈先降后升态 势。自2007年起, 各年有螺面积保持在2 052.5 hm2 不变。结论 结论 至2012年都昌县多数螺情指标均降至历史最低值, 但 有螺面积未见减少, 钉螺感染率呈波动态势, 提示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仍然存在, 仍需加强钉螺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目的 了解鄱阳湖北岸都昌县钉螺消长趋势, 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方法 收集2005-2012年 都昌县的螺情资料, 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 结果 2005-2012年, 都昌县活螺平均密度、 活螺框出现率、 感染螺密度和感染螺 面积均呈大幅下降态势, 并维持在较低水平, 与2005年相比, 2008年上述指标分别下降了70.06%、 90.33%、 79.48%和 37.88%, 2012年则分别下降了99.35%、 98.98%、 99.33%和93.93%。钉螺感染率在0.06%~0.53%间波动, 呈先降后升态 势。自2007年起, 各年有螺面积保持在2 052.5 hm2 不变。结论 结论 至2012年都昌县多数螺情指标均降至历史最低值, 但 有螺面积未见减少, 钉螺感染率呈波动态势, 提示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仍然存在, 仍需加强钉螺控制。  相似文献   
6.
2008年3月20日-4月30日某学院发生甲肝暴发疫情.该学院是一所市属、面向全同招生的寄宿式综合大专院校,共有15个系274个班;学生9 992名,教职工700名;宿舍12栋,分为一宿舍区和二宿舍区.为了解疫情发生的原因,笔者进行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巨大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8例巨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临床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胀、腹痛和腹部包块.均经胃镜、CT检查发现.手术治疗7例,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2例,空肠憩室切除术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病变肠段切除术3例.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2例.结果 7例术后病理检查CD117全部阳性,5例CD34阳性,1例切缘阳性;1例未手术者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1个月后复查CT,肿块直径减小30%;1例死于复发、盆腔广泛转移;其余病例随访1~32个月,未发现复发和转移征象.结论 巨大胃肠道问质瘤的诊断可根据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及病理检查结果.完整的局部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对无法切除或转移的患者可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8.
皮肤Rosai-Dorfman病4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皮肤Rosai-Dorfman病(CRD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分析4例CRDD患者的临床表现,对标本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En VisionTM)等观察。结果男2例,女2例,平均年龄50.8岁,皮损位于头面部、四肢或躯干,呈结节状、丘疹状或斑块状,其中1例为多处皮损,无合并淋巴结等其他系统病变,2例术后发生复发。光镜下病灶内见深浅不一结节状区域,浅染区见体积较大的组织细胞,呈多边形或椭圆形,其直径为淋巴细胞的10~30倍,胞质丰富,淡嗜酸性,核膜光滑,有小的嗜碱性核仁,部分组织细胞胞质内见较多淋巴细胞、浆细胞等,3例见中性粒细胞微脓肿形成,组织细胞表达S-100蛋白。结论CRDD是极少见的一种组织细胞增生性病变,其光镜图像有一定的特征性,应与慢性炎症性病变、幼年性黄色肉芽肿、纤维组织细胞瘤、Langerhans组织细胞增生症以及网状组织细胞瘤等鉴别。CRDD术后有复发可能,但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治疗效果,及时准确的评估脑卒中的风险,并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法将我院2013年1—12月的143例短暂脑缺血发作的病例根据治疗所选择的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进行观察,对照组72人,实验组71人,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并分析,对照组用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用氯吡格雷治疗,出院后仍然坚持用药3个月,每月来院复查。结果经过治疗之后,对照组的痊愈率为31.94%,总有效率为95.83%,实验组的痊愈率为30.99%,总有效率为98.59%,在治疗过程中未见肝、肾等功能的异常。结论采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相当,但是阿司匹林的的经济学效益较大,在临床上使用占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和腹腔镜治疗不同直径直肠癌肝转移的效果和影响生存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87例行原发癌切除的发生直肠癌肝转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n = 45)采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对照组(n = 42)采用腹腔镜手术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和患者死亡情况,并对死亡与存活患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研究影响其生存的相关因素。结果 观察组病灶灭活率为81.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38%(P < 0.05),观察组大、中、小病灶灭活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GPT)、碱性磷酸酶(ALP)和谷草转氨酶(GOT)等肝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术前,术后观察组ALB、GPT和GO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9.05%(P < 0.05);观察组术后2年内死亡率为15.56%,低于对照组的26.19%(P < 0.05),两组患者不同直径病灶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单因素分析发现,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死亡与病灶大小、术前癌胚抗原(CEA)、肝外转移、TNM分期、组织分型、转移灶数目和转移灶发现时间等因素相关(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CEA(OR^ = 2.117,P = 0.021)、肝外转移(OR^ = 1.897,P = 0.015)和大病灶(OR^ = 8.787,P = 0.007)是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不同直径直肠癌肝转移较腹腔镜治疗效果好,术前CEA、肝外转移和大病灶是影响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