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发生的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分析18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栓塞及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内瘘栓塞及狭窄的主要原因,并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3例患者内瘘闭塞获再通,13例重新行动静脉内吻合术,2例改为持久性颈内静脉置管。结论引起内瘘栓塞及狭窄的主要原因有患者透析中低血压、血液黏度增加、内瘘局部压迫不当、内瘘使用过早及内瘘穿刺不当等。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头静脉、桡动脉吻合的动静脉内瘘手术及建立长期血透通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利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头静脉、桡动脉吻合的动静脉造瘘手术的80例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端侧吻合65例,端端吻合13例,放弃手术2例,分析手术效果。结果78例手术患者术后瘘口均可扪及震颤或闻及血流杂音,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术后未能闻及血管杂音;2例患者术后4周内瘘口有血栓形成需要重新手术,内瘘使用首次穿刺透析,最大血流量〉200ml/min者72例,〈200ml/min者3例,动静脉内瘘使用半年至3年,最长使用3年的穿刺近300次,仍使用良好。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头静脉、桡动脉吻合动静脉内瘘手术操作简便、吻合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少,是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非体力劳动者和退休人群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并分析其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9年5月至2019年8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受检者494名数据。均为企事业单位的非体力劳动者和退休人群。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层间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差异。比较维生素D正常组和维生素D不足/缺乏组间在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差异情况。分析血清总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年龄、BMI、血糖和血脂的相关性。结果 494名受检者的血清总25-(OH)D的中位水平为71.68(56.37,87.44)nmol/L;其中维生素D正常者211名(42.71%),不足/缺乏者共283例(57.29%)。男性血清总25-(OH)D水平高于女性,且维生素D营养状况为正常者的人数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45岁组、46~60岁组和>60岁组血清总25-(OH)D的中位水平分别为64.17(50.85,80.29)nmol/L、73.58(57.15,85.89)nmol/L和77.83(63.45,98.02)nmol/L,维生素D营养状况正常率分别为31.44%、46.67%和54.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正常组与不足/缺乏组在BMI、FPG、TC、TG、HDL、LDL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25-(OH)D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r=0.266,P=0.000),但与BMI、FPG、TC、TG、HDL、LDL相关性不显著(P>0.05)。结论 非体力劳动者和退休人群中维生素D不足和缺乏检出率高,建议非体力劳动者,尤其是室内办公职业人群、年轻女性要积极采取措施补充维生素D。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头静脉、桡动脉吻合的动静脉内瘘手术及建立长期血透通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利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头静脉、桡动脉吻合的动静脉造瘘手术的80例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端侧吻合65例,端端吻合13例,放弃手术2例,分析手术效果.结果 78例手术患者术后瘘口均可扪及震颤或闻及血流杂音,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术后未能闻及血管杂音;2例患者术后4周内瘘口有血栓形成需要重新手术,内瘘使用首次穿刺透析,最大血流量>200 ml/min者72例,<200 ml/min者3例,动静脉内瘘使用半年至3年,最长使用3年的穿刺近300次,仍使用良好.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头静脉、桡动脉吻合动静脉内瘘手术操作简便、吻合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少,是建立长期血液透析通路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研究肾病综合征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西医治疗,实验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之上加入中药治疗,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Vmax(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min(舒张期血流速度)、RI(阻力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病综合征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具有安全稳定性及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远期疗效。方法:以西医常规治疗的50例为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口服及中药结肠透析的50例为治疗组。结果:经2年半随访,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15例患者的尿量增加,肌酐(Scr)、尿素氮(BUN)明显下降(P<0.05),有1例患者病情进展到尿毒症期而转入腹膜透析;对照组Scr、BUN明显上升,血浆白蛋白(AuB)下降,尿量减少,临床症状加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有5例患者到了尿毒症期而改行血透治疗。结论:综合疗法治疗CRF在近期、远期都能取得疗效,是控制CRF早、中期病人向晚期进展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1病例摘要患者男性,47岁。发现血肌酐升高12余月,持续腹膜透析6个月,发热1月,腹痛2周。患者1年前体检发现血肌酐为238.00μmol/L,尿蛋白定量1.66g/24h,血压升高,诊为“慢性肾衰竭”,予降压及中药治疗。门诊随访中发现血肌酐进行性上升至722.00μmol/L,尿蛋白增至5.00g/L,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观察中西医结合应用于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一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通过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成三组,每组各有32例患者。组一应用中西医结合法予以治疗,组二应用中医方法予以治疗,组三应用西医方法予以治疗。结果组一32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是90.63%(29/32)明显大于组二的71.88%(23/32)、组三的68.75%(22/32),-P〈O.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组二与组三之间不具差异性,P〉O.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于脑卒中后遗症获得了满意成效,可在临床中放心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患者静息心率(RHR)与心血管、脑血管及肾脏等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 16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其中单纯M S患者40例,伴有靶器官损害患者120例(其中只伴一种靶器官损害的分心、脑、肾损害3个亚组);正常对照组160例为健康体检者.分别分析所有患者静息心率.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除MS伴肾损害P<0.05外,其余各组均P<0.01;与单纯MS组比较,MS伴心损害组P<0.01,MS伴2种损害、MS伴3种损害均P<0.05,MS伴脑、肾损害组P>0.05;MS伴心损害、MS伴脑损害、MS伴肾损害三组间两两相互比较,P值均>0.05;MS伴2种损害组与MS伴3种损害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MS患者RHR与靶器官损害数量的直线相关系数分析表明,r=0.264,P=0.037,MS患者RHR与靶器官损害数量呈正相关.结论 MS患者静息心率与心、脑、肾靶器官损害存在相关性,是预测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血管、脑血管及肾脏损害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