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近年来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对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危害较大,已经得到医学界公认[1],而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又是导致其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大量临床及动物试验研究结果提示,骶上SCI导致的NB多表现为逼尿肌反射亢进型[3]。逼尿肌反射亢进型NB中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协同失调、逼尿肌过度活跃、尿道括约肌松弛障碍、  相似文献   
2.
关于脑卒中的治疗,现代康复医学主要采用以神经促通技术为核心的运动治疗和物理治疗,但疗效尚不满意[1].近年来,我科采用自身诱导法治疗脑卒中后手指屈伸功能障碍,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的高致残率是当今医疗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同时上肢功能的改善又是决定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偏瘫型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中,由于其健手能完成一些基本生活自理动作,所以在康复早期许多患者比较重视步行训练,而忽视患侧上肢和手的训练,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而本病的治疗,现代康复医学主要采用以神经促通技术为核心的运动治疗和物理治疗,疗效尚不满意.因此,多年来,我们在系统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洗的治疗方法,并取得了一些进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手指点穴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患者上肢痉挛及功能恢复的疗效。 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对症治疗,且未给予抗痉挛的药物;在此基础上,实验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结合手指点穴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单纯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第1次手指点穴结束后,采用Fugl- Meyer运动功能上肢部分(FMA)评分及肱二头肌、桡侧腕屈肌表面肌电的平均积分肌电值(iEMG)测试,观察手指点穴的即刻效应。且在治疗1个月后,2组再分别进行上述指标的测试,观察手指点穴的持续疗效。 结果第1次手指点穴后,实验组FMA评分(12.63±4.64)高于组内治疗前(12.13±4.88)(P<0.05),肱二头肌iEMG(41.64±9.22)、桡侧腕屈肌iEMG(37.06±7.02)均低于组内治疗前(43.67±9.56)、(39.17±7.56)(P<0.01)。治疗1个月后,两组间比较,实验组FMA评分(25.17±5.93)、肱二头肌iEMG(34.42±7.55)、桡侧腕屈肌iEMG(30.63±5.54)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1)。 结论手指点穴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的即刻效应较好;手指点穴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可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明显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效果要优于单纯的常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多媒体教学在康复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方法:河南中医学院2006级康复治疗本科班随机选出的60名学生,分对照组和观察组,由同一名教师分别给两组同学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方法,教师借助实体演示;观察组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选择理论考试、实践考试、课后调查评价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知识点的记忆等理论成绩方面,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实践成绩比较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著。结论:多媒体教学可以明显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但对理论成绩提高不明显,经问卷调查评价,可知传统教学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结合康复疗法对卒中后痉挛患者四肢肌群及髋内收肌张力的影响,确立改良ASHWORTH量表及髋内收肌张力评分为观察指标,明确其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理,为进一步规范和扩大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于1996年制定的"中风病诊断标准"将7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病例,随机分入康复治疗对照组,和在此基础上加针刺的治疗组。在治疗结束后各观察指标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判定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疗效。结果针刺结合康复治疗组较对照组及自身前后对比,改良ASHWORTH量表及髋内收肌张力评分均有显著差异。结论针刺结合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卒中后痉挛患者四肢肌群及髋内收肌张力,而对照组则不能改善髋内收肌张力,由此可知单纯康复治疗可以改善小肌群张力过高的情况,而对髋内收肌等大的肌群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康复治疗学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及中医院校自身优势,进行了课程体系的综合改革实践,力图探索出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督脉穴、夹脊穴电针联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随机分组到电针组、生物反馈组、电针生物反馈组。3组患者均接受基础康复治疗,电针组取穴督脉、夹脊穴,生物反馈组进行电子生物反馈治疗,电针生物反馈组在电针组的基础上加上电子生物反馈治疗。4周后观察3组患者的膀胱容量、膀胱充盈压力、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生存质量评分和国际下尿路功能症状评分,盆底肌的肌电指标等指标。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膀胱容量、膀胱充盈压力、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生存质量评分和国际下尿路功能症状评分,盆底肌的肌电指标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电针生物反馈组疗效优于单一电针组和生物反馈组治疗,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督脉、夹脊穴电针联合电子生物反馈能有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且疗效优于单一电针治疗或单一生物反馈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观察互动式头针对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失语症的影响。 方法 选取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互动式头针治疗。观察2组患者DTI感兴趣区(RIO)弓状束纤维形态及数量变化,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CRRCAE)评定患者的语言功能,采用日常生活交流能力测试(CADL)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言语功能状态。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弓状纤维束的形态及数量、CRRCAE评分、C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弓状纤维束形态改善,数量较多,CRRCAE评分及CADL评分[(54.7±3.9)分]较优异(P<0.05)。 结论 互动式头针对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语言功能恢复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失语症患者应尽早采用互动式头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灸法配合间歇导尿对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间歇导尿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灸法,穴取关元、命门、足三里等.选择残余尿量、尿内白细胞数的定量变化及膀胱平衡状态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为79.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及达到膀胱功能平衡状态例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数的定量变化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灸法配合间歇导尿能明显改善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的膀胱功能,减少患者残余尿量,增加膀胱容量,促进达到膀胱功能平衡状态,但对泌尿系感染的预防及治疗作用与间歇导尿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