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云冰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6):171-172
目的探讨结合化疗中的类赫氏反应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0月住院初治肺结核病发生类赫氏反应13例。结果其中浸润型肺结核9例,血型播散型肺结核3例,原发型肺结核1例。类赫氏反应表现为高热、咳嗽、胸闷,胸片示病灶增多、扩大,胸膜炎、淋巴结肿大。13例类赫氏反应均发生于强化治疗期。结论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类赫氏反应主要发生在初治结核的强化期。采用地塞米松治疗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
3.
云冰 《中国医药指南》2013,(22):247-248
目的探讨陈旧性肺结核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分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胸外科收治的3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小细胞肺癌主要发病年龄集中在50-59岁之间者占52.9%,非小细胞肺癌合并陈旧性肺结核患者区域淋巴结发生转移者占72.0%,合并其他肺部疾患患者区域淋巴结转移为56.2%。结论陈旧性肺结核可能会加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区域淋巴结的转移。  相似文献   
4.
云冰 《中国医药指南》2014,(16):271-272
目的探讨肺结核伴营养不良患者行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肺结核合并营养不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2例)给予肠内、外营养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营养支持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体质量变化百分比(BMI)、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总淋巴细胞计数(TLC)、T细胞亚群。结果①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与同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MI、HB、ALB、TLC水平变化,差异均(P<0.05)。②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与同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CD3+、CD4+、CD8+、CD4+/CD8+水平变化,差异均(P<0.05)。结论给予肺结核伴营养不良患者予营养支持,可显著改善营养不良肺结核患者的营养状态,有利于结核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已有20亿人感染结核菌,每年死于结核病的成年人,多于艾滋病、疟疾和热带病死亡人数总和[1]。在新发肺结核患者中伴有结核性胸膜炎者占4.7%~17.6%。全国第三次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结核性胸膜炎占结核病总数的2.5%,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占内科住院患者的3.5%[2],其中有少数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虽然经过抗结核治疗,胸水形成包裹、不吸收、胸穿排液后反复生长。我院对排液、化疗等效果不佳的结核性胸膜炎病人,应用高聚金葡素(HAS)[3]胸腔内注射和(或)静脉滴注、肌肉注射,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资料与方法2002年1月~2007年1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术二陈汤加减对2型糖尿病(T2DM)痰浊血瘀证主要心血管高危因素的影响及抗炎效果。方法:将142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口服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口服替米沙坦片,40 mg/次,1次/d;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次,1次/d,并进行非药物干预措施。观察组西医处理措施同对照组,并内服二术二陈汤加减治疗,1剂/d,每周服用5 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4周,再进行24周随访。监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记录48周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脑血管事件和周围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治疗前后体质量(BMI),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弗明汉高危风险评分(FRS)和腰臀比评价;检测治疗前后降钙素原(PCT),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胱抑素C (CysC)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 hPG,Hb A1c,SBP和DBP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P 0. 05),HDL-C高于对照组(P 0. 05);在48周的观察期间,观察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为9. 23%,低于对照组的23. 44%(χ2=4. 775,P 0. 05);观察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的累积发生率为20%,低于对照组的39. 06%(χ~2=5. 639,P 0. 05);观察组IMT,BMI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经秩和检验分析,观察组患者FRS心血管危险情况轻于对照组(Z=2. 165,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s-CRP,PCT,Hcy,CysC和MMP-9均低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内服二术二陈汤加减治疗T2DM痰浊血瘀证患者,可减轻血清炎症因子,能有效控制T2DM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从而起到了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1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冰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5):91-92
目的分析118例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的发病规律与临床特点,加深对药物性肝炎的认识。方法根据服药史、临床表现、血象、肝功能检验、病原学检查、腹部B超检查等在抗结核治疗中出现肝损害的临床相关因素以及误诊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影响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的相关因素有患者年龄、结核病分型、用药时间、初复治结核及合并其他疾病等,治疗预后较好。结论认识影响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炎有多种因素,定时检测肝功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利于抗结核疗程完成,减少药物性肝炎发生。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卷曲霉素在复治肺结核化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含或不含卷曲霉素的治疗方案,对394例复治肺结核随机分组进行督导化疗,停药后随访观察2年。用X^2检验比较不同组别2个月末痰菌阴转、细菌学复发及肾损情况。结果:含CPM方案组(A、B组)阴转率分别为82.84%、89.02%,不含CPM组(C组)为72.47%,两者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肾损发生率:A组3.73%、B组4.88%、C组3.93%,不同组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细菌学复发率:A组4.55%、B组4.05%、C组12.03%,不同组别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含CPM化疗方案,明显提高2个月末痰菌阴转率,从而提高治愈率,同时减少细菌学复发,转变过去不敢用CPM的观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研究化痰逐瘀汤在冠心病血瘀模型家兔干预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无特定病原体级家兔48只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化痰逐瘀汤高、中、低剂量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8只,造模成功后,高、中、低剂量组按照40、20、10g/kg标准分别灌胃化痰逐瘀汤,其余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检查记录各组家兔氧化应激指标、心肌肥厚指数、冠状动脉血管壁形态、心功能、血管活性因子和心肌形态结果。结果:模型组LVSP、+dp/dt_(max)、-dp/dt_(max)和EF均低于对照组,LVED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痰逐瘀汤低、中、高剂量组LVSP、+dp/dt_(max)、-dp/dt_(max)和EF均高于模型组,LVEDP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痰逐瘀汤中、高剂量组GSH、SOD、T-AOC均高于模型组,MDA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逐瘀汤可以降低冠心病血瘀症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改善心肌功能,降低血管氧化损伤,从而使其逐步恢复心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