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肾小管性酸中毒(RTA)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后者多见于慢性肾盂肾炎及慢性活动性肝炎(CAH)。由于 RTA 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常不典型,易被临床医师疏忽。现将我们遇到的5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首先要注意病人的年龄、性别、及流行病学史年龄:小孩子特别是10岁以下以上呼吸感染为多见,首先要看看咽喉部扁桃体有无红肿;老年人却以呼吸道感染为多见,肺部听诊不能忽视。性别:婚后女性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40岁以上体型肥胖的女性患者不要忽视胆囊炎胆石症. 流行病学史有些感染或传染性疾病有一定的接触史及潜伏期。注意不同的疾病常发生在不同的季节,如钩端螺旋体病只有在流行季节2周以前有疫水接触史的人才会发病;乙型脑炎多数病人集中在7、8、9月份.  相似文献   
3.
4.
1964年9~10月杭州××幼儿园有32例儿童在临床上表现为无菌性脑膜炎、上感及腹泻型和6例为健康接触者的38份粪便中分离出病毒14株,经鉴定为柯萨奇 B_3型病毒12株,脊髓灰质炎Ⅱ型病毒及未定型者各1株。另自1例无菌性脑膜炎的脑有液中亦分离到1株柯萨奇 B_3型病毒。在16例双份血清中,有12例血清对柯萨奇 B_3型病毒中和抗体滴度有4倍或4倍以上升高;8例恢复期血清中,有4例血清抗体滴度高达≥1∶128。从而经病毒分离及双份血清抗体测定证实系柯萨奇 B_3型病毒感染引起的一次小型暴发。  相似文献   
5.
本市××幼儿园1964年9~10月发生一次由柯萨奇 B_s 型病毒引起的小型暴发,其中伴有头痛、呕吐的5例,曾初诊为“流行性乙型脑炎”,后经病毒分离和双份血清抗体测定,证实系柯萨奇 B_3 型病毒所致的无菌性脑膜炎,现将其流行病学及有关临  相似文献   
6.
7.
患者男性,31岁,农民.因发热5天、少尿3天,于1989年11月16日入院.入院时体检:T36.4℃,BP17.3/12.0kPa,P72次/分.呈酒醉貌,球结合膜充血水肿明显,并可见散在性出血点,上腭出血点呈点状和簇状,齿龈有少量渗血,两侧肾区叩击痛( ).血Hb116g/L,WBC46.2×10~9/L,N94%,PL 25×19~9/L,异常淋巴细胞16%.BUN82.5mmol/L,Cr 825μmol/L.血钾1.47mmol/L,血钠134mmol/L,血氧98mmol/L.尿蛋白 ,红细胞 .血清出血热特异抗体测定1∶1250阳性.入院后24小时尿量少于300ml,诉右腰部持续性疼痛,进行性加重,不能翻身.嗣后,短时间内腹部出现移动性浊音,腹腔穿刺抽得血性液体,B型超声波探查提示右肾形态饱满,下极附近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暗区向下腹部延伸形成巨大液性包块,其范围约13.6×7.6 cm,腹腔内有不规则游离暗区.复查血Hb70g/L,心率140~160次/分,BP5.3/?kPa.即予快速扩充血容量,血压逐渐回升至正常水平,经外科会诊后进行紧急手术.术中见  相似文献   
8.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latelet-derivedgrowth factor,PDGF)是于 1 974年发现的一种由血小板释放的细胞因子 ,它主要由血小板的前体骨髓巨核细胞产生[1] ,还可由多种血细胞、组织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产生。PDGF由 A、B两种单链以二硫键连接组成 ,有三种亚型 :PDGF-AA,PDGF-BB和 PDGF-AB。 PDGF只有通过与靶细胞表达的 PDGF受体 (PDGFR)结合才能发挥作用。PDGFR由 α、β两种亚单位以二硫键连接形成 ,也有三种亚型 :PDGFR-αα、PDGFR-ββ和 PDGFR-αβ。 α、β亚单位与PDGF之间的亲和力各不相同 :α亚单位可与P…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很多学者强调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对肝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实用价值。本文报道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血清抗-HBc,并与慢  相似文献   
10.
Enders与Katz等首先以人胚腎細胞分离出麻疹病毒,他们最初将分离的5株病毒(包括Ed株)經人胚腎細胞传2~23代时試图适应于鸡胚及鸡胚細胞,但未获成功,以后将Ed株再經人羊膜細胞28代、鸡胚6代始成功地适应于鸡胚细胞,这为麻疹疫苗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1958年Smorodintsev等分离的列_4株及1950年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分离的沪191株亦大致是遵循上述一系列传代过程并适应于鸡胚細胞而制备活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